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崇祯大帝国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查一查就知道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查一查就知道了(1 / 2)

第一卷风雨飘零

“孙爱卿请奏。”

看到孙承宗的苦瓜脸,崇祯皇帝乐了。

若非他心里有底,指不定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

河南战场的情况,早有厂卫密探先一步送达宫中,个中情形细节比卢象升上奏兵部的详细客观。

并且还有御马监的奏报加以佐证,今后前线将领想要虚报冒功,那简直真是找死了。

所以说,情报工作很重要啊!

耳不聋眼不瞎,谁也别想蒙骗,心里才能有底气啊!

“启禀皇上,宣大总督卢象升一举荡平蝎子块,剿灭老回回部并斩杀贼首马守应,功勋卓著,兵部拟下文对有功将士进行褒奖。

另兵部将下文督促川陕巡抚孙传庭,务必于年前在滁州就地剿灭高迎祥等流寇。”

崇祯皇帝的国防部长孙承宗一脸严肃的说道。

相比于卢阎王的功绩,老孙头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至今尚无捷报传来,寸功未建。

尤其是此时的他,声名不彰,是崇祯皇帝走后门把他一手放到这个位置。

孙承宗知晓内情,说话已经很客气了。

否则,估计兵部就不是督促二字,而是用呵斥了。

可纵使如此,兵部对他不满是肯定的,要求他限期完成剿匪任务。

“犒赏有功将士,可。

督促孙巡抚,不必!”

龙椅上,崇祯皇帝对国防部长孙承宗做出指示。

至于原因,他没有说。

也没法说。

其一是他信任老孙头。

尤其是得到他资助的情况下,四万的秦兵对付高闯王这个流寇,崇祯皇帝觉得很轻松。

其二,这个原因不仅没法说,反而还要封锁。

因为,崇祯皇帝压根就没想在此时灭掉所有流寇。

尤其是在滁州。

他已经暗中下旨,吩咐老孙头把流寇赶到南直隶去。

没办法,不这样做,教育不了人,也搞不到钱啊!

左良玉都想养寇自重,崇祯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若是有人知道崇祯皇帝的真实想法,一定有人说他是傻逼,脑袋进水了?

皇帝老子要养寇自重,这他娘的不是扯淡吗?

可惜,崇祯皇帝就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在崇祯皇帝的眼中,大明的主要敌人从来就不是流寇,也不是关外鞑虏,而是东林党和江南的这些大地主大财团。

享受国家利益,却不知道有国。

坐拥千万资产,却不愿捐献分毫。

该死!

北方打得要生要死,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南方却歌舞升平,朱门酒肉臭路,这不行。

所以,崇祯皇帝打算放高闯王、张献忠、李自成这三个魔头,到南直隶转一圈。

让承平已久的南京城感受一下战争的残酷,看看他们在屠刀下,是否依然无动于衷?

看看兵临城下,有谁不愿意交保护费?

真要这样,让高闯王打下南京城,杀他个人头滚滚又何妨?

这就好比建奴打下南京城后,这些富商官绅被杀怕了,才知道钱财无用,转而为南明朝廷捐钱捐物了。

都说北京城富足,其实作为陪都的南直隶,亦不逊色。

就好比后世的北京和上海,谁比谁有钱还不一定呢?

反正在崇祯皇帝的意图中,南直隶这帮孙子不出钱,那就要他命。

他倒想看看,对这些人来说,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当然,动手的不可能是大明军队,而是工具高闯王他们。

不过,这其中的操作也充满变数,需要看情况而定。

可是不管如何,有老孙头和卢阎王在,崇祯皇帝觉得挺安心。

殿内,国防部长孙承宗并不知道崇祯皇帝的战略意图,还以为皇上他老人家宠信老孙头的原因。

再说今时不比往日,纵使孙传庭不堪用,宣大总督卢象升却已腾出手来,可以支援他。

因此,听了崇祯皇帝旨意,孙承宗脸上古井无波,俯身领旨后,转而开始议定好的第二项议题。

“启奏皇上,最近宣、大边关,有监察御史来信汇报。

言除了朝廷指定同北虏开展的互市外,有许多大明的私商冒着风险,暗地同北虏展开商贸,其中甚至有人贩卖兵器。”

彻底清除晋商,是崇祯皇帝亲自布置的第一要案,现在已经徐徐拉来帷幕,正敲锣打鼓一环紧扣一环进行中。

而孙承宗负责的是打草惊蛇步骤。

毕竟,崇祯皇帝除了知道八大晋商,其他的可是两眼一抹黑,需要惊动他们,锦衣卫才好往下查。

“此类奸商,不重国危,传旨下去,若再发现此等事情,一律抄家灭族。”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