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1 / 2)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

我们在太行山上

……”

这首当年由冼星海填词的革命歌曲,曾激励了无数华夏儿女为了民族自强,而抛头颅洒热血!悲壮的歌声飘出车窗外,仿佛一直回荡在巍巍太行的苍茫岁月之中。

杜聿驾驶着新买的SUV一路飞驰,享受着属于他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他此行的目的是去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赏坝上草原风光!他沿着京石高速南下,然后西转进入张石高速,但特意在进入太行山前下了高速,为的就是能走一走飞狐径这条上千年来,连接了华北平原与蒙古草原的燕赵通胡要道。

自从张石高速通车之后,从冀北省前往口外的车辆大都上了高速,让大致与高速平行的飞狐古道一下子变得车马稀少起来,越发有几分沧桑的味道!

现在的飞狐径经过整修,早已不似古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而成了宽敞、通畅的坦途。但望着公路两边百岭互连、壁陡崖峭,杜聿依旧涌上几分豪迈的气概!

因为车辆稀少,杜聿不知不觉中就把车速提了上来。前方是个S型弯道,他正准备脚踩刹车、慢速过弯,突然路边窜出来一个人影!杜聿下意识的猛打方向盘想要避让,结果汽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反而一下子甩出了车道,猛烈地撞向了路边的一块岩石……

※※※※※※※※※※※※※※※※※※※※

在满眼土黄色的泥墙茅草屋中,村子最东头那栋青砖青砖青瓦的院子特别显眼。这就是杏树洼大队为知青们修建的知青之家。当然,其实看乡亲们自己住的房子,就能猜到杏树洼大队富裕到哪里去!知青之家之所以修的比较特别,还是因为307厂从中贴了不少钱。

按照党中央对知识青年们提出的“扎根农村干革命,安家落户炼红心”精神指示,要“扎根”首先要“安家”,要“安家”首先要有住房。

而在七十年代的农村,想要有一个能遮风避雨的住房并不是一件易事。以杏树洼大队为例,村里的泥墙茅草房大部分还是解放前就建好的老房子。大家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来修房子?

而上级对于建造知青安置房的政策是,集体为主、国家铺贴。其中关于补贴部分,每个省的标准都不一样。307厂子弟都是首都户口,所以执行的是首都标准,每个插队知青有300元的安置费。

这趣÷阁安置费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建房补贴100元,交由生产队掌握。

第二部分是购置农具和基本生活用品补贴80元。这部分也不是现钱,而是直接由供销社代发物资,包括木床、棉絮、被单、草席、蚊帐、锄头、扁担、蓑衣、马灯、锅碗瓢盆等,林林总总有十几样。

第三部分是生活补贴,每人每月发放10元生活费,以及45斤口粮,其中粗粮、细粮各半。但这部分补助只发放12个月,到了第二年就跟当地农民一样,吃饭靠挣工分了。

尉县农村建房子都是采用干打垒结构,先用石块砌出地基,再在地基上每侧各夹一块木板做框架,往里面填入用麦秸和黄泥和成的黏土,打垛成墙。然后在土墙上架起木制的大梁及檩条,钉上木椽铺上茅草。如果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在土墙两面贴上青砖,在茅草上盖一层青瓦。

最新小说: 海贼草帽团最强仓库管理员 司少甜妻,宠定了 道长请留步 镇狱龙王 神医下山,开个饭馆养女儿 都市之第一剑仙 我的老婆是战神 七零硬汉太会宠,小娇娇受不了了 都市冥王归来 护花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