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大唐斥候 > 正文 第一章 姹紫东来

正文 第一章 姹紫东来(2 / 2)

华亭县位于大唐的东面,靠海,南方的大江在华亭县入海。华亭域内河叉交错,水溢横流,土地绵软,在大唐统治者眼里属于边地。华亭县产盐,有不少盐农,盐属于官家专营,本地商贾多靠经营水产和葛布。华亭大江入海口产鲈鱼,肉质白嫩鲜美,远销附近的扬州、苏州等地。也有渔民下海打渔,产自华亭附近海域的大黄鱼是鱼中珍品,深得达官显贵的喜爱,捞到后即放入冰鉴,运送至各府。

冰鉴在冬天运输鱼鲜还不错,可在夏天往往只能出百里,鉴中冰融后,鱼鲜就难保存了。令狐家经营鲈鱼、黄鱼多年,家中伙计十余人。到了夏季黄鱼产卵时节,黄鱼最肥,生意最好,不仅要请渔民出海捞鱼,还要尽快将捞到的鱼用冰鉴封存好,快马加鞭送往所需之地。而徐家经营夏布,华亭潮湿,靠海之地风都有咸味,所穿衣物易腐损,夏布是大众所需,徐家的夏布除了自家织布外,往往还要前往扬州等地进货,才能满足需要。

华亭是个小地方,如今徐家儿子在长安天子身边当差,官至六品,这可是华亭边地的大事,乡民奔走相告。令狐家知晓后,令狐老爷子赶紧来到徐家祝贺,两家商议着徐臣和阿嫣婚事不宜再拖,阿嫣已有十九,早已到了出嫁的年纪。可徐臣未归,这婚事如何是好。还是徐老爷子明理,不用令狐家提起,便决定修书一封,着人将阿嫣送往长安完婚,少去那些繁文缛节的排场。

令狐老爷子一听忙向徐老爷子抱拳以表感激,虽说对自家闺女深爱有嘉,不忍其远赴他乡,可比起一个近二十还未出嫁的姑娘在家来,掂量掂量就知哪头重哪头轻。徐家本想由自己着人送阿嫣前往长安,可令狐老爷子说,按祖辈规矩理应自家人前往相送。

回到家后,令狐老爷子将与徐家相商的意思向夫人和儿子说明,夫人立即抹开了眼泪,声泪俱下地说到:“阿嫣从小到大在身边长大,从未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这可如何是好。”

儿子也说:“要不等徐臣回家后再完婚不成。再者徐臣在家书中也未说与阿嫣婚约一事,不知他在长安具体情形,冒昧将妹妹送去,不知妥不妥?”

令狐老爷子听了更是心焦,可也由不得夫人和儿子的主张,便大声斥道:“妇人之见,阿嫣已是徐府中人,徐家说送往长安就送长安。女大不中留。我现在与你们商议的是谁去送阿嫣。按理,此等大事,里应由炆儿亲自前往。无奈我年事已高,家中生计皆要靠炆儿张罗。只能另选一人。”

令狐炆欲向父亲请求,由他亲自送妹妹去长安。

令狐老夫人停止了哽咽,用手势制止他。老夫人说道:“此去千里,路途遥远,家中能托付的恐只有族叔了。”

“夫人与我想到一块了。勇弟自解甲以来,来家中帮忙张罗生意三十多年了,精诚有加,所办差事从未有什么差错,与我情同手足。且他年轻时入伍,去过长安,可保嫣儿周全。”

“他是炆儿、嫣儿的长辈,如此妥当。”夫人补充道。

如此之后,令狐老爷子找到正在忙事的令狐勇说起此事,令狐勇先是沉默了一阵,后答道:“如此大事,兄长叫我前往,是对我莫大的信任,我无二话”。

令狐勇早年为兵卒,离乡十余年,回到华亭后从不与人说在军营中的事,也没人知道他在军营中干过什么,有过什么官职。他回乡后,感念族兄,便一直在令狐家中,从伙计做到主事。不知何故,他也一直未娶,膝下无子无女。

阿嫣得知自己要去长安,喜不自禁,她倒不因自己可以去见那位夫君徐臣,她对徐臣已快忘得没什么印象了。她是觉得好玩,长安,大唐皇帝居住的地方,该是怎么样?是她无法想象的。在她十九岁人生里,都围在华亭,尽管不顾劝阻跟着渔民出海打过鱼,也跟哥哥用冰鉴去扬州送过鱼,在她看来,这都是小见识。她想着不久将到长安,长安一定雍容大气,富丽堂皇,繁花似锦……想着,就在梦里乐出声来。

三月末的一天,江南已绿树成荫,天有闷闷热,阿嫣与令狐勇登上北上之船,父母、哥哥一家人在码头上送行,母亲早已泪眼婆娑,不停地叮嘱。而父亲则向亚父行大礼,“一切都拜托兄弟了”。亚父则还以大礼,神情凝重,仿若千重在身。

船起镐后,在大江中逆水向扬州划去,父母亲人久久伫立在码头。

阿嫣与令狐勇一路西行,过扬州、亳州、开封、洛阳、已经走了近六个月了。她们离长安越来越近了。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