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强秦 > 第二百章 司马家族

第二百章 司马家族(2 / 2)

感情的事,是对是错。

哪里分得清楚,说得明白。

李原是幸福的,因为被一个人爱着,就是一种幸福。顾芸娘是幸福的,因为能够爱一个人并被接受,这也是一种幸福。

――。

陈仓道。

这条贯穿秦岭的道路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主角,不过,随着新秦的意外崛起和汉王刘邦shili的东移,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典故也无迹可考了。

主角都纷纷不在,典故也就烟消云散。在这个严寒的冬天,结冰难行的陈仓道上,一队秦军正护送着几辆牛车在努力的前行。

从相对温暖的汉中,到越发冷凛的关中,这支小分队以坚韧的毅力在一点点的挪动着,仅仅十余天功夫,出发时健壮的拉车黄牛身形暴瘦,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这也怪不得它,任谁拉着一车铁石在山道上翻越,也不会感到轻松。

在队伍中间,秦国大兵造司马印冒着风雪骑马而行,瘦削的个子、挺拔的身躯,若不是晒得黝黑的脸庞。那就是一个十足的令女子心仪着迷的人物。

沮水新建兵造分部的前期测量和初探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已经基本完成,司马印在闻知了李原回到咸阳的消息后,决定带着一车的铁石前往关中,看李原亲自看一看铁石矿的成色。

自从奉命担任秦国兵造的负责人后,司马印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项前期工业jishu革新上面。从一个军事官员,转变为一个jishu官员,这其中不是没有痛苦,不是没有不甘,但司马印都挺过来了。

大秦的兵造系统在秦末动荡中。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匠师、匠工的流失是最为关健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裹胁到了关东的邯郸、西平还有汉中一带,就算项羽和刘邦不重视兵造,他们手底下的谋士也不乏有见地的人,李原能够收拢的是那些心向大秦的匠人,至于看不清时局走向、或者老家在关东的匠人,那只能够让他们自生自灭去了。

国力决定一切。

随着秦国shili的一点点复苏和强大,兵造得到的支持也越来越大。青铜矿的开采jishu炉火纯青,让一众匠师感到了荣耀。

然而,这在这时,从关中的邯郸、西平一带传来匠师郭纵等人冶炼出了铁器的消息。这又让秦国兵造的匠师们发急起来。

以秦国兵造的规模,在冶铁工艺上面,却落后于关东的邯郸、西平等几个地方,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事实上。若不是关东一带战乱频频,大量装备铁制兵器投入不够,秦军就极有可能要持着落后的青铜武器与持有铁制刀剑的诸侯军作战。

是匠师不给力?

还是其它的原因所致。

间或两者都有。

感受到压力的司马大造一边整肃兵造内部。重新修订奖勤罚懒的措施,恢复秦国之前将匠工的名字刻录在打制的兵器上的做法,并将其推广到了其它物器之上。

同时,司马印和莫平大匠师用大半年的时间,一心一意踏遍关中的山山水水,试图找到一处适宜开采的铁矿,可惜,关中本来就属于贫铁矿地带,加上这个时代落后的采矿jishu,司马印他们一直没有什么收获,一直到秦、汉之间和谈协议签订之后,秦军顺利进入到汉中的西部一带。

“沮水有黑石从山间滚落,其状如石,砸之不碎。”司马印在得悉了这一传闻之后,抱着zuihou的一点希望,翻过陈仓道进入汉中,这个时候的汉中西部,是羌人、秦人杂居的地方,民风膘悍,稍有冲突,性烈的羌人就有可能报复杀人。

司马印冒险进入,着实需要很大的勇气,随同他一并南行的,除了兵造的大匠师莫平还有一众被挑选出来的匠师外,还有来自河内司马家族的族人。

司马家族延续几百年,到了司马印这一代,主要出现了两个有影响的人物,一个是殷王司马卯,曾经是张耳手下的一员大将,在转而投奔了霸王项羽之后,得到重用被封为殷王,封地在河内郡的朝歌。另一个就是秦国的大匠造司马印。相比历史上留下声名的司马卯,司马印的存在对于司马家族来说,更象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作为一个有名望有理想的大家族,人才的投资很是关健,在反秦一方有人支撑着,在强秦一方若是没有人,那岂不是很危险,本着这一思路,司马印迅速的被家族所重视,并且家族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从河内郡搬迁到了关中居住。

有了家族的背后支持,司马印的干劲十足,这次在沮水发现了优秀的露天铁矿石,意味着秦国兵造在冶铁jishu上最大的原材料瓶项被挪走,所以,这次咸阳之行,对于司马印来说,至关重要。

只要能够持续不断的投入,司马印有信心能够抢在邯郸、西平之前,成大批量的打制出一批能够装备军队的铁制刀戟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复兴中的秦国,开始在农业、商业和兵器制造业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超越对手的苗头,相比还停留在打打杀杀阶段的项羽、刘邦,李原已经领先一步。(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再次感谢我的大盟主投月票支持,xiexie!其它兄弟,你们的票呢,投了吧,每一票的支持都是作者写作的动力所在。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