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博弈 > 第四十八章 口舌之争

第四十八章 口舌之争(1 / 2)

那声不屑的声音很成功的将曹丕和荀恽的目光引了过去,唯独郭奕嘴角挂起一丝诡笑,连头都懒得回。

当荀恽看到说话的人是杨修之后,脸上不由地闪过一丝担忧,上次出兵的时候,郭奕和杨修两人结下梁子,未想到今日又碰到了他。

杨修之前他看到郭奕和人在此说话,心里想到之前的不快,便想来寻寻郭奕的晦气,只是当他看到和郭奕交谈的人是曹丕的时候,心里却不免有些打退堂鼓。

曹操最喜欢四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彰、曹冲,曹丕和曹植皆以文采被人称道;曹彰喜欢舞枪弄棒,和军中将领常常混在一起,颇懂军略;曹冲自幼聪慧,且心性善良。

自曹操在官渡战败了袁绍之后,眼看河北不日即将平定,他手下不少年轻之士便有了活泛的心思,杨修便是其中一员。

后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袁氏一族袁安在汉章帝刘炟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这先祖的名头为袁绍带来无尽的光荣,并且曾帮助他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

而杨修的父亲杨彪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九月,接替淳于嘉任司空、录尚书事,后因地震免。之后于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七月,代朱儁为太尉,录尚书事。

可以说杨彪曾经占据了三公的职位很长一段时间,虽说在曹操掌握大权后拜为太常,离开了三公的职位,但也占据着三公的头衔。

杨修自幼便聪明异常,之后得到曹操的重用,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自己要发扬光大杨氏一族的名声,他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做到三公的位置上,甚至曾幻想过自己的子子孙孙都会是三公,袁氏四世三公,他更想杨氏一族可以五世、六世都会有人位居三公职位。

这个梦想虽说很遥远,但是杨修一直在追求,从未放弃。

他曾经想依靠与曹丕,但是发现他心机颇重,绝非泛泛之辈,深怕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位置后,自己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转头开始扶持曹植。

两人相交时,曹植年龄才八岁,心思单纯,没有太多的想法,杨修便如在一张白纸上画画一般,将自己的想法和所学一股脑的灌输到了曹植的身上。

事情的发展和他预料的一样,曹植在什么事上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完全依赖与他,而他自己因为经常在曹植嘴中可以得到曹操的一些想法,仕途也是一帆风顺,成为一时炙手可热的人物。

许昌权贵子弟不少都依附在他的门下,他的出行、言行、做派被看做是年轻人的代表,就是军中不少将领也与他交厚。

但是得到这些他犹不满足,他希望可以获得更大的权利,很快他便将目光转向了年龄比他略长的郭嘉,他期望可以如同郭嘉一般得到曹操的信任,甚至想取而代之。

可是,曹操对郭嘉的信任如同曹植对杨修一般,杨修几次背地里针对郭嘉的小动作都被曹操识破,并遭到了斥责。

几次之后,杨修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像郭嘉一般被信任,得不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郭嘉便成了杨修的梦魇,他恨死了郭嘉,继而恨上了郭氏所有的人。

一个月前,他本想借机羞辱郭奕,未想到却反被羞辱,他感觉那是人生中最大的污点,自己二十七岁,年龄近乎是郭奕的两倍,却偏偏输给了他,而他又是郭嘉的儿子。

每当他想起那件事情,心里如同被火烤一般难受,他暗地里发誓一定要两人身败名裂,一定要郭嘉父子两人在他面前跪地求饶。

如今他站在郭奕的面前,一张脸却阴晴不定,他看了看曹丕,行了一礼,本想借机整治一下郭奕,未想到曹丕也参与其中,有力无处使的感觉让他难受之极。

曹丕看到杨修的样子内心阴险的一笑,杨修和郭奕的不和,他多少听别人说起过,他心里暗暗的计较一番,决定利用这次机会。

随着曹丕年龄的增长,他一直将曹植当做自己的潜在对手,特别是曹植有了杨修帮助之后,他的危机感日甚,急于寻找可以帮助自己的人。

此刻他想的倒也简单,自己的父亲最中意的继承人只有他和曹植,若是郭奕和杨修交恶,郭奕肯定不会投向曹植,那唯一的人选便只能是自己。

“德祖(杨修的字)来的正好,你和小奕先谈,我还有事,告辞。”

曹丕扔下一句话,自己就进了府衙,暗暗派自己的小厮留意郭奕和杨修的动态。

杨修见曹丕离开后,看着背对自己的郭奕,脸上闪过一丝冷笑,说道:“郭奕,未想到我们两人又见面了,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郭奕站起身,微微转身看着杨修,脸上轻笑着,仿若邻家少年,“德祖大人说的极是,人生到处是偶遇嘛!比如说我这次出征,军队里的庖厨养了一条狗,有次我不小心踩到它的尾巴,它很害怕的跑了。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