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小郎君 > 071 唱个歌行不?

071 唱个歌行不?(2 / 2)

等了一会,一个叫姚林的学子大声吟出自己的大作:

十里长亭十里长,长亭以外是他乡。

陌山陌水陌人面,夜夜孤枕话凄凉。

“尚可,多加磨砺,必有长进。”赵锦点点头,给了一个公平的评价的。

这首诗的想法不错,意境也有,就是显得有些狭窄,有些小众,送离家远游的人还合适,送朋友一类就有些牵强。

如果送别一个人,而这个人要回自己家乡的,那第二句就不合适了。

姚林面色一红,马上低头表示感谢,又保证说一定听从赵大人的教导云云,赵锦自然又是鼓励几句。

有了这两个人带头,余下的学子也变得踊跃起来,纷纷吟起自己的诗句,如“折柳赠知己,长亭送故人”“长亭云初晴,送君又一程”之类的诗纷纷念了出来,有的平庸、有的小有新意,可惜一直还没有出现让赵锦眼前一亮的作品。

一来他品味太高,二来临时起意,那些学子没有准备,又要赶时间,质量也就难保证。

明朝不能和唐宋相比较,主要是大多数学子的精力都放在八股文上,有人说,在明朝,诗词是锦上添花的道具,而八股文才是富贵的敲门砖,所以,很难有唐宋那样的辉煌。

不知不觉,在场大部分的学子都念出了自己的作品,只有一小部分还在哪里抓耳挠腮,有的急得脸都红了。

令赵锦和谢安意外的是,虞进也还没有作诗。

许县令看到那些急得脸都红还没拿出诗的学子,知道有些人是慢热,再说前后也花了一个多时辰,赵府的人都来催了,便笑着说:“大人,时辰差不多了,不如开始评哪首最优吧。”

赵锦闻言点点头说:“嗯,不错,估计有些学子一时紧张,或灵感不足,我们就不等了,开始评吧。”

谢安闻言心里一急,虞进还没有作诗呢,这个踩了狗屎运的家伙,还真让自己猜中,就是一个沽名钓誉、腹中无墨的人,哼,正好让他出丑,声名扫地。

“赵伯父,这时这么多人可以不做,不过有一个人不能不作,不如我们还是等等吧。”谢安笑着说。

“哦,哪个?”赵锦有些疑惑地说。

谢安把躲在人群中的虞进一指:“就是伯父所说的初见哥,别人可以不作,不过虞兄肯定不行,我们还等着品赏他的大作呢。”

尼玛,又拉自己下水?

虞进连忙摇头道:“不好意思,虞某才疏学浅,最近又没有灵感,就不拿出来献丑了。”

“不行,虞兄这是骄情了。”

“就是,赵大人都点了名的,你不给赵大人脸面?”

“对对对,别人可以偷懒,但虞兄一定要让我们拜读一下你的佳作。”

“初见兄,你的名气都传到京城了,这事可不能让你任性。”

“赵大人有心提携后辈,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是不肯放虞进,这就是众矢之的后果。

站在虞进旁边的马宁,虽说也没有作诗,可是大伙都把他给无视了。

赵锦也哈哈一笑,看着虞进开玩笑道:“盛情难却,众命难违,初见哥,你要是不表示一下,老夫也不放你走。”

寒一个,没想到堂堂左都御史也这样说,自己想走都不行。

太霸道了吧,可惜,自己没有叫板的勇气和本钱,有心作诗,可是这水平也是惹人笑的,就是打油诗一时也没凑得一首,尴尬得不行,而一旁的谢安还不肯放过自己。

翻白眼也就算了,还不时煸风点火,看到那张脸就想抽。

突然,虞进脑中灵光一闪,心中很快有了主意,走到赵锦前行了一个礼说:“大人,学生有个不自之请。”

“哦,说吧。”赵锦倒是很好说话。

除了一见面训斥了许县令,其余时间赵锦一直都是和颜悦色。

虞进开口说道:“学生一时没有想到好的诗句,实在惭愧,大人,不如学生给你唱个歌替代吧。”

(咳咳,两首小诗是炮兵东拼西凑来.....这回没剽窃哦)

;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