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小郎君 > 167 主动请缨

167 主动请缨(2 / 2)

“下官附议,这的确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高拱和陈以勤都是官场上的混刀肉,他们都明白一件事,现在双方陷入僵局,是时候考验对方的内心,哪方忍得住气哪方就占据主动,裕王暂时不适宜出面,但总得有人去破这个僵局。

虞进虽说官职低,不过为人机智,又识大体,笼络他,也是向都察院示好,掌掌握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赵锦,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裕王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脑子乱成一团,哪里有什么办法,别人替他想办法,那就是最好的办法,看到高拱和陈以勤都没有意见,马上高兴地说:“好,虞校书,你就放手去做吧,本王很看好你。”

本想说本王是你的后盾,不过转而一想,又怕搞不好受到连累,对裕王来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做多错,少做少错,要是不用做,那就没错。

“遵命。”虞进恭恭敬敬地说。

高拱摸了一下胡子,饶有兴趣地问道:“虞校书,那鞑靼使团的人如此嚣张,不知你有什么办法对付他们?”

虞进摇摇头说:“回高大人话,暂时没有什么办法,不过,是人就有弱点,只要找到他的弱点,对症下药,那就事半功倍。”

“呵呵,那老夫就静候虞校书的好消息了。”高拱也就随口一问,对虞进并没有抱多大希望。

裕王想到虞进最近陪自己读书,没功劳也有苦劳,私下送了不少泰升境给自己,就是做赚钱的买卖,也不忘给自己留下最大的一份,现在又主动挺身而出替自己排忧解难,心里有些过意不去,等高拱说完,也在一旁补充道:

“虞校书,不管这事成不成,你的这心意,本王记下了。”

还不算刻薄,总算说了一句暧心的话,历史说裕王是一个老好人,登基前没什么劣迹,登基后也没什么苛政,反而替臣子担了不少责任,现确有仁者的风范。

“谢殿下。”虞进恭恭敬敬地说。

从裕王府出来,被凉爽的夜风一吹,虞进感到整个人都清醒了很多。

这次主动挺身而出,算是给裕王的一份投名状,虞进明白一件事,朱希忠和温胜,都是顺时势而出现的过渡人物,锦衣卫也只能算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驿站,一个曾经帮自己渡过难关的驿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想像不到当朱希忠退居幕后,快快乐乐地做的成国公时,自己会被新上司怎么安排,是清洗还贬远?

要是派自己去鸟不拉屎的地区或做危险任务,那自己肯定是不会去的。

趁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还不如好好搏一下,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机遇,再不主动出击,那简直就是浪费。

相比起别人,自己的运气是很好很好很好了。

看看身后灯火通明的裕王府,再看看那条孤清而笔直的马路,虞进若有所思地笑了笑,然后毅然踏上了马车。

“什么,虞进,你,你竟然主动请缨揽过鞑靼使团这件事?”虞进房间内,青儿吃惊地说。

听到虞进说要和鞑靼使团打交道,青儿当场就大叫起来。

别人避都避不及呢,那些使者,仗着胜仗的余威,在大明飞扬跋扈,就是礼部官员也敢出老拳,谁愿意和这些蛮夷的人打交道?

虞进倒好,主动请缨,青儿都有些无言了:人家连裕王也不给面子,你一个小小的九品校书,凑什么热闹。

虞进一边泡着脚,一边懒洋洋地说:“没错,有什么问题?”

“这水深着呢”青儿在一旁的说道:“虞进,你知不知道,裕王和鞑靼使团谈判,其实就是景王在后面推动,还有,有情报说,鞑靼使团首领色勒莫,在赴宴前收到一封神秘信件,然后行为就反常。”

说完,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别人避都避不及,你也不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趟这浑水,说不定一下子就淹死你。”(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