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小郎君 > 189 人不如树

189 人不如树(2 / 2)

虞进想起来了。自己听赵锦介绍这个人,介绍的时候是用不屑的语气说的。

袁炜!

说起来,这人也算是自己的同乡,他是浙江慈溪人,嘉靖十七年进士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迁侍读学士。

袁炜为人冷漠、骄横,官运却是极佳,先是破格升迁礼部右侍郎,第二年,加太子宾客兼学士;四十一年,万寿宫建成,升为少保,礼部尚书;四十三年,晋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

升迁之快,有如青云直上。

他升得快,并不是他做官出色,而是他擅长写青词,从而深得嘉靖喜欢,还被召入内阁,与李春芳、严讷、郭朴等人有“青词宰相”的名号。

嘉靖对他非常信任,四十一年开科,还把主考官的重任交给他,从而让他的声名更响。

能把上届科举的主考官请来评判,不得不说这诗会筹备组的能力。

过完年又是三年一次的科举,很多学子早早磨拳擦掌,准备再次向仕途冲锋,这次是袁炜担任评委,说不定会提示一下科举的要点,要知道,他就是那个圈子的人,又深得皇上宠信。

难怪游人中,那么多士子打扮的人。

就在虞进思绪间,四个壮汉抬着这位袁大学士快步通过,虞进想看看轿里的人,可是那轿帘一直没打开。

赵锦说袁炜骄横、目中无人,看到所言非虚。

那么多人徒步上山,就他一个搞特殊。

等袁炜走后,虞进一行继续向前走。

虞进拍了拍了拍徐邦瑞的肩膀开玩笑道:“徐兄,对袁大学士这么尊敬,怎么,想考状元?”

“算了,考得好没用,考得不好反而让人笑话,这些机会,还是留给那些读书人。”

考到功名,能进内阁那已经很了不起,可就是进了内阁,那地位也不能和世袭罔替的国公相提并论。

徐家兄弟这次来的目的,和虞进一样,就是增加自己的声望,拓展自己的人脉。

做国公也可以进步的,只是做个闲职,位置不重要,油水又少,像朱希忠,他是成国公,可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现在还在敏感时刻,出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那是何等荣耀。

“哈哈,那是,那是。”虞进点头附和道。

众人边说边走,虞进突然“咦”地叫了一声,突然指着前面说:“咦,那些人在拜什么,拜土地公公吗?”

就在前面一个巨石旁,一群人,有男有女,正给一颗大树上香,不顾地上又湿又脏,很是虔诚地又跪又拜,头脏了,衣服湿了也浑然不觉。

华夏自古有拜土地的习惯,有的地方建有庙宇,有的就挑一棵大树或者大石,不过离寺庙这么的地方设个土地,好像不太合适吧。

徐家兄弟走在前面,没听见,小沐则是高兴地说:“少爷,少爷,我知道。”

“好,小沐说。”

小沐故作神秘地说:“少爷,你知这是什么寺吗?”

“潭柘寺,对了,也叫嘉福寺。”虞进马上回道。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o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后来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而潭柘寺一直是民间的叫法。

“我们都把它叫潭柘寺,就是诗会也叫潭柘诗会”小沐解释道:“潭柘寺的由来,是山前有柘树,山后有龙潭,所以才叫潭柘寺。”

虞进心中一动,连忙问道:“这就是柘树?”

“少爷真是聪明,一点就通,没错,这就那棵最有名的柘树,柘树全身都是宝,茎皮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根皮入药,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淤止痛;树干可以做家具,结实耐用,就是那柘树的叶,拿去喂蚕,蚕吃了后能吐出优质的蚕丝,《齐民要术》说,柘叶饲蚕,丝好,做琴瑟等弦,清名响徹,胜于反丝远矣。”

“老百姓有咳、痰、风湿骨痛、淤肿等,来这里弄一点皮回去煮水喝,往往一喝见效,非常灵验,这些年医治了不少百姓,百姓感恩,觉得这是有神灵保佑,于是经常来上香。”

虞进看看那棵伤痕累累的百年老柘树,再看看那顶渐行渐远的小轿,摇了摇头,压低声音说:“这年头,有的人还比不上一颗树。”(未完待续。)

ps:今天有点牙痛,明天再爆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