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 2)

胡锡桢也没客气,放下身上的担子,便跟着张大娘往她家走去。

这时,张有道正在堂屋里抽起了烟袋,见自家婆娘走进来后,便说道:“都安排妥当了吗?”

张大娘答道:“啊,都说妥了,我让他过来吃个早饭,顺便把咱家一些使不上的家具,让他搬过去,这过日子,不得有个桌子、凳子、床啊什么的嘛,要不怎么住人呐,再打扫打扫,收拾干净,往后再搭个锅灶什么的,便能自己过日子了。”

张有道点头的时候,胡锡桢正走了进来,他也没有坐起来,便直接看着胡锡桢说道:“既然我家婆娘已经跟你说了,我也就不多说了,你先去帮忙,吃早饭的时候,我再跟你说说地的事,既然来了,要留下,那我也就把一些事情跟你说说清楚。”

胡锡桢连忙点头称是,清脆的答了声:“唉,谢谢村长!”便往厨房走去。

到了厨房,胡锡桢便往灶堂走去,二话没说,拿起柴火,吹着火折子,便扔进了灶堂,不一会儿,青烟升起,锅便慢慢热了起来。

别看生火是个不起眼的活儿,这可也要讲究一点小技术的,一般用不好的人,光是点火,有些人点个三五次,都不一定能点的好,而灶堂里的架柴火,添柴火,也是一门技术活,正所谓”火要空心,人要忠心”,这是一些生活中的常识,而对于现在用惯了煤气的人来说,自然不需要了解这个,旋钮一打开,火就来了,根本不需要担心火会不会停,除非煤气费没交。

张大娘在那个时候,自然不知道有煤气这回事的存在。但她却知道,生这种大锅灶,是需要一点技术的,她的生活经验这么丰富,自然也能从锅的温度上,感觉到灶堂里的火,是基本持续升温的,不由对这个年轻人,在心里又是默默的赞扬了一下。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锅略显稀薄的粥,便做好了,而这里灶堂里的火,也渐渐的熄灭了,如果说,之前张大娘对胡锡桢生火的技巧略为赞扬,这回对他控制灶堂里火的技巧,又再次赞扬了一遍,起码他在生火的时候,能凭借对锅里飘出的粥香味,便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减柴火,这一点,就算是她自己,有时候也不一定能控制的恰到好处。

张大娘对胡锡桢的赞扬,自然也没说出口,只是在粥好的时候,对着还在灶堂里的胡锡桢说了一声:“粥好了,走,跟我把粥盛出来端出去,吃早饭了。”

胡锡桢答应了一声,“唉!”便走了出来,因为不知道张大娘家里的碗筷放在什么地方,便在锅前等着张大娘,拿好碗筷,往里面盛。

这时,在堂屋里的村长,也知道里面的早饭做好了,这时的他,已经拿出自己的小酒,满上一杯,就着小菜,慢慢的滋了起来。

张大娘和胡锡桢,也已经端着盛好的粥,走进了堂屋,端上了桌子。村长抬起头,说了一句:“坐下吃吧,喝酒吗?”

胡锡桢自然知道,村长的这句话是对自己说的,赶忙笑着答道:“谢谢村长,我不会喝酒的。”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