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新山海录 > 第三十八章 安边韩氏

第三十八章 安边韩氏(2 / 2)

韩宰英一开了口,也就不再瞒田无期,倒是把来龙去脉说了个七七八八。高丽,在大元之时,为大元朝的驸马之国。国王儿时必须为质子在大都十年,才能回国继位,而继位后必定娶元朝公主立为皇后。

安边韩氏在高丽也是延绵多年,是出了名的望族,韩氏女尤其出色,无论是身段学识,每代中总有出类拔萃之人被选入宫中。在前唐,前宋之时,韩氏女多为皇后。

而在大元之时,却只能为妃,甚至有时连妃都算不上,甚至顺帝时候接连几个妃子都被元后鸩杀。因此,韩氏在高丽的地位也就一落千丈,几乎成为笑话。本以为大新破元之后,安边韩氏能重返顶级贵族行列。哪想高丽王却依然不肯纳韩家女。

见恢复荣光迟迟无望,安边韩氏索性就倒向了同为北方派的全州李氏。李氏家主李成桂乃是咸兴人,与安边同属于朝鲜的东北海域,两家交往颇多。李氏多年来在抗击大元入侵时练就了精兵强将,在高丽以武示威。

高丽皇族王氏则是定都在老家开城,属于西南体系,崇尚儒家,佛学,对兵家、道家无甚好感。更为重要的是,高丽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可划分为贵族、两班、良人、贱人四个等级。

门阀贵族互相联姻,垄断国政,享受免税免役的特权,高丽忠宣王所公布的十五个“宰相之宗”就是高丽后期门阀贵族的代表,前宋使记载高丽“仕于国者唯贵臣,以族望相高,余则或由进士选”。

两班指的是中下级官僚和地方乡吏,为具体政务的执行者。

良人指的是京、府、州、郡、县的居民,以农民为主,占高丽国民的大多数,也是赋税徭役的主要负担者,也被称作庶民。

贱民则是乡、部曲、所、驿、津的居民以及奴婢、禾尺(柳器匠或猎户)、才人(演员)等,其来源主要是与高丽开国时候王族的敌对者(以百济遗民为主)。

当然,这四个阶层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阶层,叫棒子。

这也是后世“高丽棒子”一次的来源。棒子这个阶层最是低等,乃是贱中之贱。

棒子在高丽门阀眼中,不过就是能言会走的牲畜,可以随时虐杀。即使是良人和贱民也看不起棒子,以之为不详。

各阶层在世袭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流动,如乡吏通过科举及第并获重用,几代后成为新的贵族,或国家将一些乡、部曲等升格为州县,其居民全部免贱,或一些奴婢通过积累的财富或立下的功劳免贱,等等。

安边韩氏虽然是贵族,却因不受待见滑向了两班。而两班之首的李家自觉功勋卓越,却迟迟不能为贵族,因此都有不满。两相相加,再加上地理位置又近,自然互为盟友。

不过两家虽然结盟,但整体还处于弱势,被高丽的守旧贵族势力打压的喘不过气来,再加上这几年高丽又颇受倭寇侵袭,李家和韩家首当其冲,受损颇重,更是日子难挨。否则韩宰英作为韩家优秀的二代弟子,也不会亲自出来跑商。言谈中,他也透漏出来,他这次来大新跑商只算是顺路,更重要的是要去长安准备参加来年的春闱,也就是大新的科举。

“呵,你一个留学生还能在大新当官?”田无期这点还真不知道。大新国内能进京赶考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举子,这韩宰英的言谈举止倒也算得上名流。

“田院主说笑了,我去年便在高丽中了举子,若能在来年京城春闱中进士,得贵国重视,家里的处境就会好很多。说来要感谢这君子六艺,亏得在下也曾演习过骑射,否则今日还真难逃一死。”韩宰英倒是感慨良多。

“对了,你是不是有个妹妹叫韩彩英?”田无期灵光一现,想到了前世的豪杰春香,呵呵一笑,随口问道。

“啊?倒的确是有个族妹叫彩英,院主如何得知?”这回倒是韩宰英大吃一惊了。

我尼玛只是随便问问,我还想问问你那旮沓有木有喜善,泰熙,泰妍,知恩,允儿,信惠呢?田无期顿时有些无语了。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