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新山海录 > 第六十章 秦国公主

第六十章 秦国公主(2 / 2)

田无期道:“这么说来,太子以大义占了天时;魏王因北方强军占了地利;楚王有钱,算他占了个人和;这鲁王天时,地利,人和,啥也没有,凭啥跟这三家争?难道就凭他那个艳绝天下的老娘?别说,他娘长得还真的是让人心痒,那姿色,就是以我……”

田无期说道杨妃之时,不由有些眉飞色舞,带上了些江湖评价。周正哲和邹有海听得面面相觑—没想到小师叔(院主)还有这等爱好……

邹有海笑眯眯地道:“倒是差点忘了,听闻这天下第一美人曾为院主奉酒,怕院主也是我见犹怜吧?”

田无期嘿嘿一笑,砸吧了下嘴巴道;“是不是天下第一我不知道,但的确是美人儿,皇帝老儿艳福不浅。”

邹有海咳嗽了两声,看到田无期嘴巴里开始越来越不着调。为了防止楼歪,邹有海赶紧说道:“鲁王既然内有杨妃,若朝中或军中再有一二强援,也难说不能成事。既然现有的世家,军将他都站不上边,那新贵他更加要不择手段的拉拢了。”

田无期了然道:“比如我。”

邹有海点头默认,道:“恐怕院主今日在御花园与秦国公主的偶遇也是有人刻意安排,只是不知是陛下还是杨妃?”

田无期道:“为什么不是公主本人?”

邹有海摇摇头道:“秦国公主今年只有十五岁,尚未成年,恐怕没有这么妖孽吧。另外,院主可知秦国公主因何得封国公主?”

田无期道:“这我哪里知晓?愿闻其详。”

邹有海道:“今年年初正逢青黄不接之时,河南,西北等地因旱灾大饥,饥民涌向长安,一时关中拥挤不堪,哀嚎连连。偏偏京畿地区去岁收成也不好,哪里有余粮接济?正逢陛下要为公主上封号开府,公主便进言,愿以建造公主府的费用收购粮食,设立粥棚,赈济灾民。陛下大为感动,中枢也颇为震惊。几番进退,到底是陛下最后随了公主之意,以敕造公主府的费用折成米粮,在长安城外的万年县设立数个粥厂,赈济灾民。”

田无期喃喃道:“这姑娘看起来傻呵呵的,不像是这么有心计的人啊。”

邹有海道:“院主说什么?”

田无期道:“算起来,我见这个秦国公主已有两次。说实话,对她还是蛮有好感的。晤,无关男女,只是觉得她的眼睛颇为干净,没有杂质,不像是邀买虚名之人。”

邹有海点点头,道:“院主有此番顾虑到也正常。皇家之女,难保心思深沉。不过,如果只是这样,城中百姓也不会以其为活菩萨了。”

田无期挑挑眉头,道:“哦?还有后续?”

邹有海道:“正是。要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边青黄不接的灾民还没赈济完,四月里北疆又被北元打成了筛子,陕北,陕西甚至河北的难民又涌入了长安。要说之前,甭管真情还是假意,皇室里也有几位后妃和公主跟风赈灾了一次。这次兵乱,皇室束手无措,形势又是风声鹤唳,所有人都觉得这赈济难民就是个无底洞,再也无人出面救助。”

田无期蛮有兴趣地道:“怎么?秦国公主又跑出来了?”

邹有海笑笑道:“可不是嘛。据说这位殿下这次没有禀告皇帝陛下,而是直接偷偷卖掉了陛下和杨妃给她的所有赏赐,筹得白银两万两,全数用来收购粮食和草药,救济灾民。京城中但凡有排面的当铺据说都收到了宫中流出来的首饰和配饰。要不是陛下曾经赏赐过一副璃龙护凰玉瑗太过出名,被京城第一当铺的‘守拙堂’大朝奉一眼认出,这事还被蒙在鼓里呢。而且这位殿下还怒斥了想掩饰灾情,把灾民赶走,甚至是虐待灾民的长安县县令,直接掀了长安县县令的桌子。这也导致了陛下大怒,将正五品的长安县令以贪墨渎职之罪满门抄斩,正三品的长安府尹,以及吏部右侍郎革职查办,其余三品以下的官员和吏员倒台的不下百人。”

“呵呵,这么猛?咱们的皇帝陛下这是借鸡下蛋,还是借刀杀人?估计一个长安县县令抄家出来的家产就足够赈灾之用了。别说还有这么多牵扯人员。”

邹有海哈哈大笑道:“院主果然是睿智!正如院主所料,仅仅一个长安县县令就抄家抄出了纹银二十万两!整整是公主殿下倾家荡产所得之后的十倍。陛下借机整顿京城吏治,朝廷内外一阵紧张,不过好在没有过多涉及正三品以上的大员,事情也很快结束了。不过,城外的灾民,甚至城内的百姓都因为这位公主而捡得一条性命。一时之间,京城内外为这位只有十五岁的公主立了不少生祠,殿下便被成为‘活菩萨’。皇家,尤其是陛下也因此被百姓感恩。陛下龙颜大悦,特封其为‘秦国公主’,以作嘉奖。”

田无期冷笑一声,道:“三秦之地,关中根本。一个‘秦国’封号,就赚取民心。这皇帝的手腕倒是不差,危机公关做的的确是有一手。”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