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清医神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医院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医院(1 / 2)

说到这耿健康,就不得不提到杜院使以及那赫赫有名的太医院了。

太医院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大多认为其就是一个为皇家服务的医疗机构。

但实际上,太医院除了为皇帝皇子后妃以及宗室进行医疗服务之外,还有着对医药方面的行政管理以及署理医学教育的职能,除此之外,太医院每年还会定期向军队和地方派遣医官,以便对这些地方医疗的事业进行指导和监督。

因此这太医院的实际权力还是很大的,只不过太医院的权力虽大,其官员的品轶却并不高,太医院的执掌被称为院使,为正五品官员,这耿健康的师父杜无悔便是目前太医院的院使。

院使往下为左右院判,均为正六品官员,一般来说这左院判要高于右院判,如果院使出缺的话,只能由左院判递补,右院判是没有资格的,当然如果皇帝非要指派右院判当院使的话,那左院判便也只能哭着接受了。

院判往下才是御医,御医一般在十到十五人之间,在雍正以前,御医一般为正八品,但雍正皇帝比较重视医学,故而将御医提升到了正七品。

御医之下便是吏目,吏目负责太医院内很多细致事务的管理工作,因其分工不同,有的吏目为八品官,有的吏目则为九品官,吏目往下则为医士,医士一般为四十人左右,医士再往下便是医生了。

其实在太医院里,这医生说白了就是一种打杂的职位,什么公文的缮写,药物的切片,炮制,甚至洒扫以及其他的杂事统统都归医生来办,这些医生其实更像是后代的实习生,医生的人数是相对较多的,例如负责切片的医生就有二三十人,其他方面的人数也不少。

上述在太医院里面供职的医官在民间均被称作太医,但实际上,真正能给皇家和宗室去诊病一般都是御医这个级别的大夫,因此御医在京城里还是很受重视的,例如徐灵胎在给乾隆皇帝诊病之时便是被直接封为御医的。

至于那些医士,他们只能从事一些一般的医疗服务,例如太医院派往养济院和育婴堂的大夫则大多数都是医士,除此之外,太医院派往外地及军营中的大夫也多半是医士,这些医士受重视的程度就相对较低了,很多能力一般的医士到了地方的话,反而会被当地的大夫所压制,这些人最终能不能出头,就完全看个人能力了。

至于今天前来养济院的这位耿健康,由于他目前尚不满四十岁,还达不到御医的标准,故而在太医院里仅仅做了一个正八品的吏目,不过,他这个吏目那可不是一般的吏目,且不说他是杜太医的首席大弟子,更关键的是他还执掌着太医院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机构——生药库。

太医院的生药库每年负责向全国各地采购道地药材,由于是向皇家提供药材,因此各地的药材商可谓是趋之若鹜,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试图让自己的药材和太医院挂上钩。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