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北周遗孤 > 第二百二十五章 迁都

第二百二十五章 迁都(2 / 2)

听到杨广册封,杨林上前领命,当天杨广将杨林留在宫中,司徒剑与王生坐陪,席间杨林端起酒杯朝天敬了三下道:“先帝绝世人物,打下了这诺大的江山。如今在我等手中绝不容失,陛下我此去不斩敌首誓不还,日后望陛下思及先帝教诲,保我大隋基业万古长青。”

杨林显然也感受到了杨广的变化,此番离去之时特有此言,听到杨林之言,杨广心中难受,居然起身端了一杯酒朝着杨林道:“叔父放心,我必让我大隋千秋万世!”

杨林听到杨广之言,心中欣慰,一口饮下杯中之酒,随后转身离开皇宫直奔军营而去。

第二日杨广正式下诏,封杨林为世袭罔替从一品靠山王,同时封常胜将军韩擒虎为正三品上将军,统领拱卫长安的大军。

三日之后杨林出征,杨广亲自前往北门外送行,自从当日杨林在后宫之中提酒敬先帝之后,杨广整个人仿佛变了一个模样,每日三更起五更眼,兢兢业业。

杨林离去前,转身深深凝望了长安城一眼,随后头也不回,率十万大军直朝幽州而去。

在众大臣中央的王生见杨林远去,眼中闪过一道冷意。如今朝中三大支柱,杨素前往洛阳督建新都,杨林前往幽州以防高丽来犯,朝中只有司徒剑独木难支。

话说两头,杨广当日下令收回佛门封赏,没多久诏令便传遍了天下,长安城中清凉寺中一少年佛陀得到消息之后,起身离开了清凉寺,直奔白马寺而去。

长安城通天观中,王生感觉到清凉寺中那股气息离去,不由松了口气低语道:“真是天助我也,这佛门虽然兴盛不久但确是有几分门道,这不阿更可说是佛门之子,在其身上我隐隐感受到了一丝威胁。”

不阿离去除了王生之外唯有司徒剑与杨广有所感应,司徒府中杨林离去之后王生便试图在朝中安插人手,长安东城守城将军之职便由王生推荐王盛国担任。

王生手段莫测,又深得杨广信任,朝中百官敢怒不敢言,随着不阿离去,本来一心国事的杨广再次动起了无名之火,也许是大隋帝国注定衰落,杨广身边杨素、杨林都不在,最终任由杨广发展,日后其逐渐变成了一名为所欲为的暴君。

司徒府中,司徒剑感受到不阿离去,心中激荡,此时司徒剑不由想起了当年自己仗剑江湖之事,如今自己身居庙堂,为了国家安定儒门中兴,司徒剑无法如不阿那般随心所欲。

思念良久,司徒剑一口饮下了杯中之酒,随后来到了一座祠堂之中,那祠堂上供奉两件物品正是儒门至宝——打王鞭、亢龙锏。

随着司徒剑参拜之后,那两剑至宝之上丝丝金光溢出,与长安城上空那龙脉融于一体,原来躁动的龙脉因为司徒剑的参拜慢慢稳定下来。

杨林离开长安后并未直奔幽州,而是率十万大军先向北准备平定突厥之乱,杨林手持囚龙棒,一路所向披靡。

宇文化及得到玄冰诀之后,日日修习,其体内真力慢慢转化为玄冰之力,宇文化及借杨林行军之机,每次冲锋都杀在前方,屡建功勋,还未到幽州,宇文化及已被杨林封为千夫长。

高丽大军大胜杨广之后,轩辕成下令大军固守顺州,自己与轩辕彻天一起回返了国都。经此一役众人只当短时期内大隋不会再轻易北伐。

不曾想没过多久前方斥侯便前来禀告,隋朝有靠山王杨林亲自率军,其目的地正是幽州。听到来信,前番随轩辕成往战顺州的八大将军有三位请命前往御敌。

轩辕鎏知道那杨林不是易与之辈,当即应下了三人之请,这三人正是高丽名将巴木,达尔康,洛天阳。

三人领兵十余年,各个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得到消息之后。轩辕鎏亲自送往,三人以巴木为首,率五万大军直奔顺州而去。

公元606年春,杨林大胜突厥,下令大军就地安营扎寨,待天气转暖之后方才率军前往通州。

杨素征集了十余万能工巧匠,半年时间洛阳宫宇基本完工,在杨素的要求之下,洛阳城外引洛水到来,兴修了数十米宽的护城河,杨素命钦天监司礼择好良辰吉日,亲自上表奏请杨广择日牵都。

长安城中杨广收到杨素奏表心中大喜,当即将迁都之事告知了满朝文武,半年多来满朝文武皆以司徒剑与王生马首是瞻。

听到杨广之言,二人并未开口反驳,反而一致同意,最终杨广敲定于三月十八日迁都洛阳,满朝文武随行前往。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