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武侠修真 > 幸福武侠 > 第二十二章 不可比

第二十二章 不可比(2 / 2)

“游师兄,负责抄书的人眼睛简直瞎了。那一个不堪入目的版本怎么可能是老师写的?”

……

一个个高声嚷道。

游酢脸色难看至极,两个版本的《论语集注》他又不是没看,哪里有搞错,可是这怎么回答?难道说那一本,你们认为差劲至极的真是我们老师写的?

“各位师弟,师侄!”

杨时出现在门口。一开口声音清晰传入众人耳里,顿时一个个都安静下来,伊川书院第二代中杨时威望最高。

“这两个版本的《论语集注》我已经看过了。”杨时微笑说道,“很好,两个版本都很好,各有擅长。”

“呃……”

一个个瞪着眼,各有擅长?你哪里看到各有擅长,差距可是很明显的。

杨时微笑说道:“虽然其中有一个版本似乎要技高一筹,但另一个版本其实也没那么差。只是相比较之下才让你们觉得太差。”

“杨师兄,你这话什么意思?”其中一人询问。

“这两本书报社和沈记书局,并没有弄错,你们切不可无故生事。”杨时沉声道。

“啊!”

四周一片寂静!

而后很多书生的脸色都难看起来,特别是其中一些整本的读完了两个版本的《论语集注》的。

“杨师兄,你确认是如此?”

“杨师兄,你是不是不想让外人看笑话,所以准备息事宁人?其实没什么好怕的。我们不能因为怕人说我们斤斤计较便吃哑巴亏……”一些书生说道。

“胡闹!”杨时脸一沉,“此事如此重大。关乎老师的名声,我能委屈求全吗?还不退下!”喝退众书生后,杨时脸色很有些不好看。

“师兄,我们去找老师吧!”

“嗯。”

……

此刻程颐家中,吕大临、谢良佐走入程颐书房。

程颐悠哉悠哉的看着书,见两人进来才将书往旁边一搁。微笑着询问道:“差多少?”

“老师,您知道了?”吕大临叫道,又看了谢良佐一眼,两人看了书后可是提心吊胆来见程颐的,就是生怕程颐大受打击。毕竟程颐年事已高。

“知道什么?”程颐一笑,心中也疑惑,自己这两个弟子这一次来,脸色怎么不怎么欢喜,难道刘琴的书与自己发布的水平相差不大?

“显道,你来说,两个版本是不是相距不远?”程颐看向谢良佐。

“是不大。”谢良佐说道,微一沉吟,“老师,你看过刘琴的版本了吗?”

“他们说没买到,所以没看。”程颐微笑道,“你们俩有没有带书来,带来了便拿出来吧。”

谢良佐微一皱眉,明白了,定是程颐家人不知该如何让老爷子知道真相,所以便推说没买到书。“老师,书在这里,不过,刘琴写的似乎要比老师的好一点。”谢良佐说着从身上拿出一本书,双手恭敬递上。

程颐接书的手一僵,脸上笑容也停住了。

“显道,你说什么?”

“老师,刘琴写得似乎比我们的要好。”吕大临也连缓声说道。

程颐手停在半空两个呼吸后才一把伸出接过谢良佐手中的书,笑道:“是么?那我倒是要看看,她真能超过我的?”他缓缓翻开书页,手有一丝微颤。

吕大临、谢良佐对视一眼,眉头都皱了起来。

程颐看完序言,微微一笑:“不怎么样嘛,至少这个序,就未必比我的好。”

“论作序,自然是老师技高一筹。”吕大临缓声说道。程颐没理两人,自顾往后看,忽然他眉头皱起,而后一页页缓缓翻看着,这眉头便一直紧锁,直到最后一页翻完,程颐视线落在书上,似乎僵住了。

秦朝抄袭的是朱熹版的《论语集注》,这一个版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以程氏之学为主,这程氏之学指的就是程颐、程颢两人的学问。

朱熹的老师李侗,拜杨时,及杨时弟子罗从彦为师,也就是说李侗是程颐的二传弟子,朱熹是三传弟子,这其中经过了杨时、罗从彦、李侗这几代人之后,形成的朱程理学,基于程颐、程颢,又高于程颐、程颢。

再加上朱熹写《四书章句集注》,其中《论语集注》是他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其用功之勤,为诸书之首。

此书成书之后有三大特点,除了第一点是以程氏之学为主,兼采时人之说外。第二点则是承袭、增损改易汉唐古注。第三点是通经以求理,既注重探求经文之本义,又注重义理阐发,从而将训诂学与义理学熔为一炉,避免了对经文的穿凿附会,使其阐发的义理建立在对经义的解释之上。

四代天资横溢的经学大家,再加朱熹40余年的逐字用心,才造就了这一部《论语》学史上最有影响的经典。

而程颐为了殂击刘琴,写《论语集注》才多长时间?(未完待续。。)

ps:(又到了周末,忍不住求一求票,多少有个保底吧!投了吗?)

最新小说: 原剑客 简心沈桀修 神医王妃睥睨天下千云溪 道与天齐 封弦唐千缈 封弦唐千缈 神级相师 最强时空建筑师系统教化诸天 修真建筑师 五行山异妖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