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大时代的中华梦 > 第177章 变革之风-下

第177章 变革之风-下(2 / 2)

一手拿着刀,一手拿着可以满足全家温饱的未来。军政两方的通力合作下,运河两岸和东南的帮派会党在建国之后的短短三个月时间就被铲除一空。随之而来的是华夏组织的大规模迁徙。

1901年华夏迁徙人口只有八十多万,大都安置在了东北平原。1902年复兴党计划将迁徙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两湖、江浙、徽赣、豫冀组织了大量的无产贫民到东北平原、洁雅平原、三江平原。除了这些,大量立功的将士也将奖励的耕地选在的东北。

按照复兴党的统计,在1902年华夏东北地区(不止东三省)将迁徙民众四百万以上。

这些民众到了东北之后可以立即住上崭新的木屋,这些木屋都是东北地方组织民众搭建的,没有战时的军队也在三个大平原的各地构筑民房。

住的地方解决了之后,复兴党又开始向江浙兴起的服装厂采购过冬的棉衣棉被,向暹罗、法属东南亚、荷兰采购粮食,在唐山、鞍山、本溪开办农具生产工厂。

这些东西都会在民众迁徙到东北地区之后赊给他们,然后以来年的粮食抵价归还。

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在国家机器的全力支持下,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中间也出现不少波折。比如到了东北之后发现冬天寒冷第一批移民多少有些情绪,比如乘坐运输船到达东北的时候不少民众身体弱生了病,比如以往闯关东的北方民众对华中华东的移民抱有一定的仇视情绪。

不过这些都被一一解决,有情绪就安排干部去疏导,生了病就安排医生诊治,有矛盾就把双方叫道一起好好的聊聊。

总之华夏的一切全然没有昔日满清之下的暮气沉沉,所有人(某些人除外)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华夏的关中平原也有着艰巨的任务,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因为华夏几千年来的开拓,已经无法承受巨大的负担,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让甘陕周边沟壑纵横。

复兴党作为执政党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解决的办法,甚至于比起搞商业搞工业获得政绩得到升迁,如何防止水土流失他们没有想法。

可韦珣作为后来人,自然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尤其是现在关中地区人口还不算太稠密,解决起来只需要下功夫,三十年后多少能恢复部分生态。

按照韦珣和复兴党高层商议的方案就是:关中地区的官员干部的工作重心不只是要将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将原本搞工业搞商业看财政收入作为政绩考核改为生态的恢复作为考核方向;对于甘陕人口较多的乡镇组织迁徙。

如何恢复生态韦珣也给出了诸多建议,总结起来无非是退耕还林、兴建水利、植树造林。

至于外蒙的车车尔勒格以到河套再到兰州以西,华夏在年前没有动兵的想法,建国之后却因为一个天赐良机而跃跃欲试。

自从满清被赶到了西域,复兴军和复兴党联手严防旗人和绿教进入关中平原,然后内地通过各种手段逼迫旗人向西迁徙,不去的都送到矿场挖矿。

如此一来满清的人口可谓激增。从以往分散华夏各地富庶之地居住到现在聚集在西宁、西域走廊,林林总总加起来三百万有余(包括汉八旗)。

最新小说: 叶倾城陆云 凡人,睡个觉就成神 逐梦的云 都市之极品神厨 三少爷要逆天改命 为什么高中不能有趣? 海贼草帽团最强仓库管理员 司少甜妻,宠定了 道长请留步 镇狱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