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江海风云 > 第一章 元七厂

第一章 元七厂(1 / 2)

1、元七厂

钱海万没料到,自己写的一篇通讯报导,彻底改变了他在元七厂的命运轨迹。

这天上班,钱海夹着公文包跨进敬业大楼,乘电梯直达七层秘书科,走进他一人独享的办公室。

他的女友,有六年之恋的袁小雪不知从何处冒出,紧随其后进了办公室而后反手把门推上。

一双充满愠色的黑眸,愣愣地瞪着钱海。

钱海避开她的眼神,耸动一下瘦弱的肩胛,问她刚上班就来找他有何大事?

小雪把卷在手中的报纸朝桌上一掷,冷冷地说:特地登门恭贺你“大作”发表,请过目,请欣赏!

钱海眨眨眼说:不就是一篇通讯报导,自己写的用得看吗。

小雪说:了不起呀,又一次制造了轰动效应!全厂人都在“拜读”,都在议论。你成窜红的大明星了。

钱海听不得她嘲讽的口气,梗着脖子反问:写错了?不该写?别忘了,元七厂秘书除了做好份内事外,还得全方位报导咱厂最近动态最新成果,这是厂部下达的光荣任务。再说我是报社通讯员,有义务报道新事物、新精神。

小雪责问:文章应为时而作。为何不看看厂内形势?不想想你写的对象?

钱海分辨:我写的是巫晓辞职经商的新鲜事,无论怎么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退一步说,即使写的对象再另类,也算技术科科长。

小雪说:何苦把一名电工扯上科长,人说他官帽是大胡子送的,大胡子一下台他跟着完蛋。再说,谁见过只当半年的短命科长?技术科又有谁承认他?

钱海说:大胡子是全厂职工推选的厂长,别的厂长享受不到这分荣耀,他所任命的干部包括巫晓很有权威性,用不着谁承认。

大胡子叫姜雄,元七厂第四任厂长,是元七厂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公推厂长,他一上台就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半年后这位改革弄潮儿被迫辞职离开了元七厂,巫晓回到电工班继续干电工活。

小雪绷着脸说:我问你,凡写厂里人和事的文章,都得经过厂部预审,你经过这道程序吗?

钱海说:文责自负,用不着预审。

小雪说:你算老几,你能扭转厂的规定?我问你,有没有想想厂里某些人对你的文章怎么看?怎么想?

钱海赌气地说:写文章得看人脸色,那世上再无文章可写。

小雪伤心地说:你多次犯忌,该触霉头了!你秘书干不长了!

钱海满不在乎地说:危言耸听!我是公认的一技笔,程局“钦定”的第一秘!不说前程似锦,至少一马平川。

小雪说:别自鸣得意,自命不凡。问你,国企改革大会的厂长发言稿为何不让你执笔,而是新来的唐娜?

钱海望着窗外灰蓝的天空面呈愧色。

唐娜是年初厂办主任帅冰从人才市场挑选来的才貌双全的女秘书,她一上岗基本上接替了钱海的第一秘工作。第一秘任务是为厂长、书记撰写发言稿、报告和文章;整理厂长、书记的讲话和指示,层层传达;有时编辑成册出版。

小雪说:没想到的事多着咧,元七厂再也容不下你这舞文弄墨自自视甚高的家伙,你再无出头之日,不谓言之不预也,走着瞧!

小雪越说越气,气不可忍,甩门而去。

这话说得太绝太损,钱海来火了,握着双拳,冲着她骨感清秀的后背、自然卷曲的黑发示威性地挥动以示抗议,而后有气无力坐下,

也不知过了多久才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彩旗飘飘、鲜花遍地的广场开始回忆人生轨迹,责问自己难道一开始就选错了路?

钱海省师大毕业被分到市少年体校,在体训部管理体育训练器材。他从小体质嬴弱,不爱运动,想调离少年体校找专业对口工作。因爱好写作,第一想法是当“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的记者,却发现自己手不妙、肩不铁,难以做一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记者。譬如钱海喜欢看那些内容厚重、案情复杂的社会调查报告,这是由高水平的调查记者深入第一线写的,调查记者是险危职业,因采访、调查重大事件,因曝光真相,伤害了一部人利益,会遭到打击报复,甚至会牺牲在岗位上。

钱海第二想法是当秘书。当今社会的秘书,是领导者、主事者身边的综合辅助工作人员。秘书以辅助决策,沟通信息,办文、办会、办事等为主要职能,是领导者和主事者的参谋和助手。

按照秘书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划分,可分为文字秘书、机要秘书、信访秘书、通讯秘书、事务秘书、生活秘书等等。

生活秘书是为高级别的领导人或专家提供生活帮助和服务,主要职责是负责安排领导或专家的起居、休息、医疗保健和各项公务活动的日程。

对生活秘书的要求:细心谨慎、工作高效、礼仪周全、服务周到、穿着得体、做人低调、精力充沛、超强记忆力。做好一个生活秘书很难,它不仅需要秘书一般素质,而且还需要一些其它特有的素质,尤其是更具生活味儿的人文关怀。

钱海愿望是想当生活秘书,当生活秘书可以近距离接触、观察领导者、主事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心理心态和不为人知的秘密,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品质,能以秘书为体裁或以秘书的角度写出深受读者欢迎、畅销的文章和小说。

所以,当元七厂招聘秘书时钱海毫不犹豫地报名应聘,录用率为三十比一,面对激烈竞争,他使出浑身冲劲——冲着“好单位,好名声、好福利”的元七厂而去。

元七厂是“国营江城电子元件七厂”的简称,隶属电子局,共有十多家电子元件厂,以数字排行称谓。元七厂有上千名员工,在其鼎盛期资产达两亿多元,以各种名义发放的奖金远远造过了工资。元七厂生产电容器、计算机、半导体收音机等电子产品,是江城电子行业的龙头,省级先进企业,目标是国家二级企业。

元七厂是大工厂、小社会的典型,拥有食堂、医务室、幼儿园、浴室和图书室。厂东面有占地二百多亩的宿舍区,内建四幢三层宿舍楼,有露天篮球场和室内健身馆。宿舍楼专供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职工免费住宿。此后又征地兴建了四栋五层的职工楼,开创了电子系统福利分房先河。

所有一切得归功于元七厂创始人程云飞,他执掌厂三十多年,因领导有方,业绩瞩目,被评为市劳模和人大代表,此外他头顶企业家、经济家和改革家多项桂冠。

元七厂享有花园工厂美称,得益于厂前身是苏北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学校,优美的风景、舒适的环境在众多厂家中独树一帜,主景有三绝——敬业楼、迎宾馆、独秀园。

走进朝南的厂门,可看到开阔的操场后高耸着十八层造型别致敬业楼——像一艘乘风破浪航行的远洋舰。这是第三任厂长刘水的杰作,他接任后把原先两层的旧办公楼拆掉,斥资两千多万元兴建了敬业楼。楼后是四排三层高的生产车间,车间楼之间有园艺水平精湛的绿化带。

迎宾馆前身是学校实验室,敬业楼竣工第二年刘水又斥资一千多万改建成独门独院的豪华迎宾馆,专用于接待贵宾、政要和外商。

厂北有占地十多亩的植有奇花异木的独秀园,园内有绿树环绕的荷花池,堤岸设有小桥、赏景亭,独秀园原是供学子休息、散步、赏景的好地方,而今厂部为追求经济效益,拟夷平独秀园、填掉荷花池兴建城区第一商贸高楼——独秀大楼。

元七厂在江城是人人羡慕的好单位,谁都以能进该厂工作而倍感自豪。志在必得的钱海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通过了文化考试关和程云飞主持的面试关——应聘者认为是“鬼门关”,因为程云飞是红学家,他的试题多数来自红楼梦一书。钱海侥幸过关是他事先获得程云飞的爱好,把红楼梦重看一遍,默记了重要的章节和大量的诗词,加上临场即兴发挥,深得程云飞的赞许与器重。

钱海做了程云飞的专职秘书,成为厂史编委成员之一,还是程云飞经济理论著作《改革之春》再版统稿人。钱海进厂后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中以元七厂改革为题材的报告文学《腾飞》、《辉煌的历程》赢得广泛声誉,搏得厂第一秘位置。喜欢评论手下爱将的程云飞夸他,就你外语翻译水平在电子系统, 独占鳌头。

因钱海是厂长身边人,在众人眼中是最被看好最有前途的青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钱海做了五年多秘书却始终得不到提拔重用。四年前程云飞调任电子局局长,离厂前突击提拔了一大批年青干部,且安排在厂内重要岗位上,钱海不在其列。继任的四位厂长也没提拔他。钱海断了被提拔念头,只想做好本分工作,没想到,一篇通讯报导把他推向风口浪尖。

这篇贴草皮的通讯被排在晚报头版右上方,肩题是:打破铁饭碗 创业走新路;正题是:我市第一位国营企业干部巫晓辞职经商

钱海报导了巫晓辞职经商消息,没交待时代背景,其实没必要交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神州大地掀起一浪又一浪经商潮,潮生潮涌势不可挡。有人说是全民经商,这话或许夸大了,但党政机关纷纷办公司却是不争事实。他的文友,在区工商局工作的岑郁透露,每临经商高潮,领取营业执照者暴涨,执照来不及印刷只得从外地空运调剂。

巫晓辞职经商或许受到经商潮的影响,他先后向厂长办公室打了两次报告,一份是停薪留职经商报告,没批。第二份辞职报告是由钱海转交厂办,厂办副主任帅冰说要研究后再作决定。钱海认定巫晓此举意义不凡,于是就写了这篇报导,见报后很快在元七厂传开,反应之强烈当推厂技术科。

元七厂技术科以人才济济、技术力量强而闻名全系统,有其三大特色:学历高。大专以上水平,有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是高学历高职称汇集之地;规模大。设六个科室和高科技产品开发部,六室一部的面积几占一层楼;人员多。六个正科长,六个副科长,另加四个科长助理。技术员达五十多人。厂内干部对科技科趋之若鹜,皆因技术科名声高,补贴多,常有出国考察机会。

姜雄上任伊始把庞大的技术科精简为四科室二十多人,以“不拘一格降人才”为由,对技术科人员(包括其它科室)进行调整,把巫晓调到技术科,提名为副科长,成为厂内特大新闻,在技术科引起轩然大波:一个在电工班干了八年不显山不露水的电工能胜任人才荟萃的技术科领导吗?能干好吗?所幸没干长,只干了六个月,虽说时间不长,巫晓给人留下深刻印记和不尽的话题,褒贬不一:有人说他踏实能干,有人说既狂又傲,有人由衷佩服,有人不屑一顾。

卢剑锋——高科技产品开发部主任,对巫晓评价甚高,说他是敢于打破技术科排资论辈、敢于针贬元七厂体制弊端的第一人。

巫晓辞职经商再次引发技术科热议,最激烈的当数高科技产品开发部,开发部占四间办公室及一会议室,仅有四人:卢剑锋、转业军人韦建军、技术人员王伟和进厂不久的毛敏。

王伟是元七厂三大怪人之一,因厂内有十多人与他同姓同名,又因他头大,人称王大头以示区别。王大头第一个看到报导,眼睛一眨,大头一晃,一声不响地把报纸递给韦建军,建军扫一眼标题,拍桌子嚷道:不得了,了不得!这可是七厂爆炸性新闻。

毛敏跑过来看报导内容,连声惊呼:哇,伟大的麻雀真的飞走了!

麻雀是毛敏送给巫晓的雅号。在国人评选何种鸟为国鸟时,有人提名喜鹊(已被朝鲜评为国鸟)、红腹锦鸡、丹顶鹤、鸳鸯、白鹭、等鸟为国鸟。巫晓力挺麻雀为国鸟,还写散文诗《麻雀颂》,说麻雀随处可见,身子小、模样不美,但个性倔,生命力强,当年全国把麻雀当四害予以消灭,仍断不了其根,挡不住其繁衍。推崇“麻雀的骨气”,要么拥有自由,拥有蓝天,要么去死,决不苟活,彻底摆脱被奴役被玩弄被异化的命运,这在动物界里极为罕见。没想到某互联网国鸟评选,麻雀以35%的优势名列第一。于是毛敏称他为麻雀,巫晓当仁不让,说他貌不惊人,个性奇特,思想另类,还真像麻雀。

韦建军说:另类麻雀自有不同的道路。当年首都百万军民消灭了几百万只麻雀,全国各地紧随其后,麻雀难逃覆灭命运,后来的麻雀是从苏联引进的,个儿比原来的小,不正宗。

毛敏说:麻雀的脑神经搭错了,好地方不占乱扑腾,飞出元七厂能混出个啥名堂?能打出个什么天地?

王大头说:我看好这只麻雀,迟飞不如早飞,等大树被蛀空再飞就迟了。

卢剑锋不发表意见,在深思不同的话音。

这时走廊对面技术六科走出一个年约三十许的文雅女子,长圆脸,短发,皮肤白皙,纤巧鼻梁上架上一副眼镜,特显智性女形象。毛敏见她立即起身招呼,奕科,这边坐。奕科做了个优雅的手势没坐,笑问,好热闹,你们在说啥?争论啥?

韦建军说:巫晓辞职经商了,再也用不着费心费力去赶他。

奕科从鼻子里哼一声说:像这他这种另类人物值得去撵吗?!在厂里混不下去只有另找新路。她转向卢剑锋:卢部长,写报导的钱海是你的至交,辞职的巫晓是你赏识的人才,一个离厂而去,一个为他唱赞歌,你有何感想?

卢剑锋用眼角瞄她一眼,没答。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