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武侠修真 > 剑饮沧海录 > 第114章:万物静观皆自得

第114章:万物静观皆自得(1 / 2)

李牧羊目前正陷入十分诡异的状况,在距离午后三刻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的情况下依然深陷堕泪碑文之间,不得苏醒。这种情况下,他很容易会被灵境战场的主人朱赤鱬踢出,从而失去争夺灵境炽气、角逐玄珠的资格。

但就在林青鱼发出那声惊呼的前一瞬间,堕泪碑上有六团光芒骤然而起,激射而出,落于李牧羊身躯之内,光团最终化作六缕明若星辰的光线,将人与碑彻底相连,在光线连接堕泪碑的那端,隐约有一枚“静”字大放光彩,与李牧羊已成共鸣之势,瞧着神秘无比。

六枚“静”字,寓为何意?

众人呆呆瞧着,只觉得神妙异常,只觉得这少年与堕泪碑大有机缘。

————

然而众人心中如何想象,李牧羊却是一概不知。先前炼化那“阴阳一炁自浮沉”七字,得了一道天地剑意入体,更有神秘女童与其神念相连。然而,在此之后,遍寻碑文却再难有所感应。直到目光落在一枚“静”字之上。

这一碑文寻寻常常,但在某一瞬间,李牧羊心底深处却忽然间产生了一种极度的渴望和仰慕,就像是干枯的大地渴望一场从天而降的甘霖,一尾缺水的鱼儿渴望一湖清澈可见的碧水。他猛然间发现:这个字不寻常。其实,能出现在堕泪碑上的碑文,每一个字都不寻常,只是看个人的悟性与机缘而已。按这种最常见的说法来看,这枚“静”字碑文和他,必然有着说不明道不清的某种缘分。

“静”字多义。本有恬静平和的隐士风流,也有娴静端庄的淑女风采,又通“靖”,意为平定镇抚。由静之本意转为动之本意,凭空多了几分肃杀威势。

李牧羊自幼在申屠知元先生的那座听雨楼内饱读诗书,虽然从来便是一身牧羊儿气息,却从不缺心中万千沟壑。“静”字入目,如沐春风,在瞬息之内,他的脑海已经浮现过很多印象深刻的画面与气息。

首先是一座山峰与一片明月。

月光皎皎,峰峦如聚,寂无人声,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满山桂花馥郁,轻轻飘落半空。明月缓缓升到半空,在一瞬间照入山谷幽涧,惊起了几只栖息山鸟。山鸟的清脆鸣叫,开始长久回荡在空旷山涧。一时间,月光照入山涧,天地一片明朗,在这个寻常却不平凡的春日深夜里,与山偕老,美如梦境。当这幅画面出现在李牧羊心神中时,四枚碑文依次点亮,宛若一道璀璨星光,横亘于星河万里之间。

是为:夜静春山。

碑文之光,似山溪潺潺,聚于“静”字,凝为一团光辉,却似乎对李牧羊不屑一顾。

————

或是心血来潮,或是碑文指引,或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李牧羊目光巡视,又有一枚“静”字扑入眼帘,宛若活物。少年大惊,心中大寒,却自然而然想起申屠先生临走前赠送的四十九道剑气通天,当日剑气通天四字之下录有巴陵旧事,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把酒临风。

夜醉,登斯楼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水,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遂而歌之,词曰:“明月出东山,流光斩人间。渺渺兮予怀,望铁剑兮天一方。

中有四字,记录千里明月落在万里人间,江河之上。清澈水底同样藏着一轮明月,像一块绝世无双的美玉。

是为:静影沉璧。同样四枚碑文依次点亮,汇成一团,围绕于“静”字左右。

李牧羊神情复杂,静影沉璧四字与四十九道剑气通天有诸多巧合,按申屠先生所言,此剑源于大衍学宫深处,而堕泪碑却是绝代大妖朱赤鱬之物,两者究竟有何关联?一念既起,万念皆生,李牧羊强行压制万般杂念,继续寻找下一枚“静”字。到了此刻,他早已明白这枚“静”字与自己大有机缘,而这份机缘很大可能将会在所有“静”字出现之后才会显形。

————

最新小说: 神洲侠峰 神级系统我的宗门通洪荒 潜苍 扶苏公子请留步 我的微信有个天庭红包群 吞天神鼎 折尘洗剑 仙人培训学校 废材郡主惑天下:诱拐腹黑师父 道侠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