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询问案情(1 / 1)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第282章:询问案情“这都快半个月了,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为了搞清楚两件案子的进展,李璟特意派人叫来刑部尚书和包拯,向他们询问案情进展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案。

李璟也是没有想到,原本只是查内帑丢失钱财,怎么还牵扯到户部的人命案?

“圣人,这个跟内帑丢的钱失没有关系,他们二人的死虽然是他杀,却跟内帑没有半毛钱关系!”

“两名死者的死因是情杀,凶手也是户部的人……”

刑部尚书说道。

人命案的两名死者,是被他们的同僚所杀,主要原因是他们三个,同时看上一个姑娘。

其中一人为了能独自占有姑娘,才想到要被两名死者解决掉。

可担心下毒容易引起别人注意,也容易走漏风声,或者露出马脚,从而被人发现,凶手不想坐牢,便想到了这个办法。

凶手在一本古籍里,看到有关磁石致人死亡的记载,便打算用磁石来解决竞争者,这样不容易引起别人怀疑。

于是,凶手就悄悄弄来一块磁石,将磁石敲碎,打磨成一粒粒细小的硬物,悄悄的混入死者饭中。

等死者将磁石吃下肚子,磁石就会留在体内,最后导致内脏受损,吐血身亡。

李璟听后唏嘘不已,为了一个女人至于这样吗?

“那内帑案呢?查的怎么样了?”

李璟没有过多过问人命案,反正已经解决了,该怎么处理有刑部和大理寺,用不着他这个皇帝来操心。

内帑案事关他的小金库,这才是他要关心的,他好不容易积攒的钱,说没就没了,换了谁,谁能接受。

没有直接下令把少府监的所有人砍了,他就算十分克制了。

主要是杀了他们也没有用,还不是照样找不到丢失的钱。

现在最重要的是查清内帑案,看看是谁盗走了他的钱财,是少府的人监守自盗,还是户部的人偷梁换柱。

“这个……”

刑部尚书不知道该怎么说起。

“暂时还没有任何进展,臣等已经在努力了!”

包拯如实回答。

“难道就一点线索都没有吗?”

李璟皱眉问道。

查了半个月了,不会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吧!

那他们这半个月都干嘛去了?

刑部和大理寺的办案能力,未免也太差了吧!

“线索倒是有,都是一些小线索,关键性的线索,我们现在还没有头绪。”

刑部尚书说道,经过他们不断努力,但案情进展还是不太顺利!

对于内帑案该怎么破,他们到现在依旧一头雾水。

“那两名死者,是否跟本案有关?”

李璟眉头微皱,问出心中的疑惑,要是两名死者跟本案有关,那他们的死,真的是死于情杀吗?

如果不是,那会不会是背后黑手,借另外一个人的手,来个杀人灭口?

“那两名死者的死,确实跟本案有点关联,经过臣仔细调查,两名死者跟本案的关系不大,已经排除杀人灭口的嫌疑。”

包拯叉手行礼道。

李璟点了点头,对于查案的事情,他一窍不通,比不了眼前的两人。

既然包拯说排除了杀人灭口的嫌疑,那肯定就不会是杀人灭口。

这样一来,又该怎么去寻找线索,继续推进案情呢?

“臣觉得,要想查明此案,还是需要从少府监下手。”

包拯继续说道,少府毕竟是为皇室服务的机构,要想从少府开始调查,必须要有皇帝的首肯。

“查案的事,你们比朕更懂!该怎么查,就怎么查,谁要是敢阻拦你们,绝不姑息!”

李璟摆了摆手,让刑部尚书和包拯自己去查,他全力支持他们。

“臣等告退!”

刑部尚书和包拯行礼退下!

“圣人,这办案的事情哪里有那么顺利,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他们一定能够,把真凶揪出来。”

西门阳见李璟呆坐在御座上,还以为李璟是在为案子进展不顺,而忧心忡忡,便宽慰几句。

李璟抬头看向西门阳,这些他都清楚,他也没有为了还没破案而忧心。

他只不过在考虑,进行军队改革的事情。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军,装备了新式武器,步枪、轻机枪等。

原来的军队编制,以及训练,已经不适合装备新式武器的新军,李璟这才打算进行军队改革。

“去把徐达和狄青给朕叫来!”

李璟吩咐道。

“诺!”

西门阳领命而去。

……

“希仁,你说这都过去这么久了,我们去少府监,真能查的到线索吗?”

出了紫宸殿,刑部尚书心里没有底,对于查清楚内帑案,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不管怎么样,我们也必须去少府调查一下,就算对方清理的在干净,也一定会有疏忽的地方!”

“这或许就是我们查清楚内帑案的关键,或许我们想要的线索,就在少府监也说不定。”

包拯笑道,他没有刑部尚书那样悲观,真要是查不出来的话,他相信圣人应该不会太过责罚他们。

大不了贬出长安,大不了从头再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你的意思,内帑里的钱丢失,是少府监的人监守自盗?”

刑部尚书惊讶道,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可能呢?

“桓尚书,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我什么时候说过,是少府监的人监守自盗?”

包拯被刑部尚书的话惊到了!

怎么什么都往外说,他可没有说是少府监的人监守自盗,怎么赖到他的头上。

“难不成,你已经有什么眉目了?不然怎么会想到去少府监搜寻线索?”

刑部尚书明显不信,要不是去认定少府监的人监守自盗,包拯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去少府监?

“往往最让人忽略的地方,越能找到我们需要的线索。”

包拯摇了摇头,不管怎么说,内帑案的源头是是少府监,哪里可能有什么被忽略了。

刑部尚书呆愣在原地,见包拯已经走远了,急忙追了上去。

刑部尚书心里还有很多疑问,需要询问包拯,希望包拯能够为他解开心里的疑惑。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