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光荣革宋 > 第九十八章 风满楼

第九十八章 风满楼(1 / 1)


李德明半眯着眼看着卫慕山喜,以往李德明出征总是让卫慕山喜留守灵州,后来占据了兴州,卫慕山喜依然将灵州作为自家的自留地,这样让他很不满,但是却也知道当时还要靠卫慕家提供武器,没想到卫慕家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了,到了兴州还是一副自大的样子,现在想巴结我是不是晚了。

“中书令,部族军出征都是自带兵器和粮食,你这样做卫慕家会吃亏的。”李德明坐在椅上不屑的说道。

“卫慕家是大王的家臣,提供武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卫慕家的光荣,请大王恩准。”卫慕山喜跪在大厅中说道,这时他不得不拿出手中的王牌了,“臣愿意将灵州冶铁坊献给大王。”

李德明听到这句话后,立刻走到大厅中扶起卫慕山喜,“山喜啊,大家都是一家人,你要供应一万人的军械我是不答应的,这不是让人指着我李德明鼻子说不念亲情,你就供应五千人的器械就可以了,至于这冶炼坊你就交给刘仁勖吧。”

卫慕山喜心中十分不舍自己的作坊,但是想到七叔说的卫慕的根本是人不是作坊,“微臣惶恐,谢大王体恤。”

“杨文素,传令给曹贤顺,给他这么长时间休息也应该让他活动了,告诉他让他出兵占领肃州牵制回纥,要不是他不干就等着脑袋落地吧。”

李德明环视了手下的臣子,“此次作战一定要消灭掉残余甘州回纥,此战只能胜不许败,谁要是拖了大家后腿就犹如此案。”李德明说完抽出直刀,一刀看在眼前的桌子上,桌子的一角被削掉滚落在地上。

这是所有人齐齐跪在地上,

“此战必胜。”

四月二十八的下午,徐硁急匆匆的来到瓜州,徐硁是和曹贤惠一起赶过来的,因为平息了一年多的西北战事再次打响了,这不得不让他提前赶回中原,这一站也几乎关系到瓜州的存亡,大家都必须认真的对待。

“贤侄啊,想必你也知道了西北就要打起来,你尽快收拾东西回中原吧,有什么需要的你现在就提出来,因为李德明已经让我发兵甘州,帮他牵制回纥人。”曹贤顺直接开门见山说道,他是前天接到李德明的信件便立刻派人找曹贤惠和徐硁到瓜州。

“曹伯父,小侄没有什么要求,就是西北打起来不知如何回到中原,请曹伯父明示。”徐硁抱拳说道,他在沙州也待了很长时间知道除了河西走廊之外,也可以延甘泉水一直南上进入西青海地区,只不过这段路很难走,而且进入吐蕃地区后会经常十几天都见不到村落没有补给,除了军队和几百人的大商队没人愿意走这一条路,这条路太危险了。

“老夫这里有一个计划,需要你参详一下,要是贤侄觉得没问题,我们就按照这个计划来办,要是不行,只能延甘泉水南上。”曹贤顺拿出一副舆图,徐硁和曹贤惠走到桌前。

“老夫打算将计就计,将你们回中原的队伍放入补给的队伍中一直东进,到达甘州之后,看情况再定,要是我军能驻扎在焉支山就好,要是不能你们只能独闯焉支山在南上扁都口进入青塘,最后沿湟水进入大宋的疆土。”曹贤顺在舆图上画出一条路线。

徐硁眼前一亮,这的确比走青海那片无人区好太多了,而且这条路能带走更多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这里离兴州近很多,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卫慕鸿带她一起走,但是风险也是很大的,那边毕竟正处于战事的核心区,稍有不注意就会被卷入战争的旋涡。

“小侄觉得此计可行,只要能安全到达焉支山南麓就已经成功八成了,然后全力南上过了扁都口就出了党项的控制区域。”徐硁觉得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

“那好,我五月初三一早发兵东进,你要在五月初二下午到达瓜州不得有误,不然我是不会等你的,这是李明德给我的最后期限。”曹贤顺非常坚定的看着徐硁,既然定好计划就不容中间出错,“贤惠,我外出作战期间,你留守瓜州,特别要注意西边和北边,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瓜州是我们的根本。”

徐硁和曹贤惠应声答应。

四月三十的下午,徐硁一回来就先到石窟中找到黄都师,看着这石窟从无到有,然后一步步的变成现在这种模样,徐硁心中感慨万千但是现在是要说离开的时候了,黄都师看着满脸遗憾的徐硁知道该来的事还是来了。

“黄都师,今天是我们在沙州的最后一面了,我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来沙州,在沙洲的日子承蒙照顾,请受徐硁一拜。”说完徐硁躬身施礼。

黄都师也躬身回礼,“徐官人客气了,与徐官人在一起的日子,老夫技艺大进应该是老夫谢谢你才是。”

“黄都师,我明天一早便要离开这里,这是二十两黄金作为工钱,请您收好。还有一件事要麻烦您帮忙。”

“徐官人请说。”黄都师接过黄金,必定这是很多工匠的生活来源。

“请黄都师画完后将内室封死,我怕党项人会过来破坏,因为李元昊对我十分痛恨,封起内室这样他们至少还能留下点在里面。”徐硁不禁有点悲伤,这些都是他的心血啊,想必李元昊杀入这里时肯定会破坏自己的画作的,他可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黄都师不知道他和李元昊之间的过节,但是既然徐硁说了他会照搬去做,向徐硁拱拱手说道,“请徐官人放心,黄某一定会将内室封好让他们看不出来。”

徐硁拱手说道,“就拜托黄都师了,刘三郎和黄六郎我会带走回中原,你就放心吧。”

黄都师心中感慨说道,“其实老夫心中一直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徐官人能否答应,就是能不能多带几个孩子回中原。”

徐硁诧异的看着黄都师,他可是一直阻止敦煌画技的外传,怎么改了心思?“可以,不知道有几人,我的能力有限怕是带不了太多,还有尽量是十岁左右的,太小的我怕撑不住旅途的艰辛。”

黄都师朝徐硁拜了一下,“敦煌一派的传承不能只拘泥于沙州这个小地方,只有让中原人看到才能记住我们,不然等党项人打来,我怕中原人会忘记我们了。”

徐硁看着摇头远去的老都师有一种莫名的悲哀,在抬头看着笼罩在一边晚霞之中的莫高窟,这或许是真的最后一眼了。

徐硁回到院子的时候,徐方已经准备好了马匹和骆驼,看着徐方带着刘三郎和黄六郎大包小包的正整理着东西,徐硁走了过去让他们停下,“这些衣物什么的都不要了,我们只能带着四个箱子,我的那些画作留半箱就行,其他的全部送人吧,三十斤的棉种和敦煌中找到的画轴,张大刀的骨骸,这些一定要单独放好,其他的马匹需要驮补给物品。”

徐方很不解徐硁的决定连自己的画都不要了,“四郎,怎么回事?”

“我答应黄都师明天带几个孩子回中原,你带着些东西孩子往哪放,人永远都比东西重要,将这些明天都散去吧。”徐硁说完看着刘三郎和黄六郎,“你们以后有伴了,但是要做好榜样的作用。”

刘三郎和黄六郎本身在这世上已经没有了亲人,虽然对中原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是就他们两个人是来自沙州毕竟会感到孤单,明天有更多的人随性去中原这个他两极大的安慰。

瓜州城在晚霞中渐渐进入了睡眠,但是两匹快马打破了平静向着瓜州城奔驰而来。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