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 第九十二章:官药所

第九十二章:官药所(1 / 1)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正文第九十二章:官药所首要的是要把医学技能给学到手。

东南现在的局面越来越乱了。

有了医学技能的知识。

不光能保护到自己。

还能帮助卫里的人。

来县城的时候。

张洛问过张长伟了。

晋江县城里的医馆不多。

县里就三家。

一个是官家的官药所。

还有二家是本地大族开的。

王家医馆和晋江医馆。

官药所在北宋的时候就开始设立了。

到了南宋时,大的郭附县。

官衙都会在地方设立官药所。

明代的官药所和墓园一样。

是每座城市的公共标配。

可惜,在明末清初之时。

地方的官药所被毁坏的太严重。

这一项利于百姓的设施。

就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官药所于弘治年以后。

所有的田大多都被兼并了。

这也让官药所从一个公立的医馆。

成了一个只能卖药。

和看小病的小医所。

毕竟失去了最重要的药材来源。

官药所的松动破败。

也让民间大量的大夫医生户籍。

离开了官家医馆。

有的用着自己的学识。

自己开了家医馆。

其他的干脆放弃当了大夫。

读书考功名去了。

张洛在主街道转了一会。

打算还是先到县里的官药所去看看。

他只是想要解锁技能的。

没想真的去看什么病。

官药所位于城东。

离主街不是很远。

张洛带着小矮马。

没几步就来到了官药所的门口。

作为官府出钱建的地方。

官药所的外貌还是可缺可点的。

木牌之上写着官药所三个大字。

字体雄厚偏粗。

听说这字还是太祖皇帝亲自定下的样式。

不是听说官药所已经不行了吗。

怎么看外在还是蛮不错的嘛。

张洛小步走进所里。

只见到官药所里一片空寂。

只有三四个病人在看病。

【官药所地点发现,医学技能可解锁,是否接收知识?】

“接收知识。”

目的的达到了。

张洛也没有兴趣再待。

正打算直接离开。

却见到身后走进来三个人。

挡在了张洛的去路上。

二位身着医官服的老人。

一左一右。

伴随在一位带着面纱帽的女子身后。

正恭敬的说些什么。

张洛自觉的把道让开。

看着中间的那人。

见这人走路姿势有些轻盈。

身子骨偏细些。

肯定是女子无疑了。

福建的风气没其他地方那么古板。

一些女子穿着些遮身的衣饰。

还是能够出门的。

不过能出去和真的出去还是两马事。

能享受到性别自由的。

唯有地主官宦人家的女子。

一般的平民女子要是冒然出阁。

还是会被人所唾弃的。

张洛本想看一眼走马上离开。

但刚要抬腿。

就因为这几人的对话停住了。

张洛听见这纱帽女子。

对着右边的医者说道:

“吴大夫,大明自开国以来。”

“官药所要设多堂以便民利。”

“怎么晋江县的官药所。”

“只剩下止热堂了?”

“李姑娘,我,我这里。”

“情况是大不一样啊。”

“所里的银子挣的太少。”

“大夫都去其他医馆了。”

“这仅剩下的止热堂。”

“还是我和金大夫二人在支撑着。”

“其他堂口实在是无法再开了。”

这女子转过头问道:

“新知府来了之后。”

“不是给官药所把往年的官银补齐了吗?”

“怎么依然是老样子。”

“唉,李姑娘,知府衙门的银子刚拨下来。”

“药田的田主们就找上门来要债。”

“官药所这些年欠的银子太多了。”

“还债都还不完了。”

“是啊,是啊。”

另一边的金大夫也出声应和道。

张洛见吴大夫说话时的内容。

推断吴大夫应该是所里的提举。

和一个小医院的院长差不多。

见这吴大夫官服上的补丁。

都快比上康教谕了。

手上还涨满了血包。

张洛用着刚接收的医学知识。

看出了这是烧药被烫伤留下的痕迹。

唉,堂堂一个官药所的提举。

药都要自己动手熬制。

真的是过的挺惨的。

纱帽女子疑惑的问道:

“为什么欠银这么多?”

另一边的金大夫叹着气说道:

“每次月初放药的时候。”

“就不知从哪冒出来一堆乞丐。”

“把药都领走了。”

“再放到街边去卖。”

“要是发的药不够。”

“他们还要把我两拖到衙门去。”

“每月的用药大半都在月初时放完了。”

“哪还有银子可赚。”

官药所是官府的惠民机构。

月初的时候会给老百姓发一些止热的药物。

这本来那么好的一项福建举措。

却被一帮流氓乞丐给弄臭了。

每月一号的时候。

一堆的流氓乞丐会冲进官药所里。

把送放出来的药。

给抢进自己口袋里。

再把抢来的药放到街上。

按好几倍的价格再卖。

这样一来。

需要药物的百姓们反而拿不到药。

这些流氓把这个当兼职赚钱了。

要是发现送放的药材不够。

他们还会直接上手踢打两位大夫。

白纱女子颤抖了下身子。

“这些乞丐官府衙门不来管管吗?”

“别说了,那些人一抢了药。”

“就一哄而散了。”

“官衙的差役哪抓的过来。”

“而且这些流氓乞丐背后都有大帮派在。”

“我和吴大夫两人都六十好几了。”

“哪是他们的对手。”

吴大夫也叹了口气道:

“我的几个聪明弟子。”

“都到别的医馆了。”

“在官药所呆着。”

“让自家孩子吃饱饭都不容易。”

“况且就算没人来抢药。”

“官药所也没银子赚了。”

“所里的药材就这么几种。”

“看不了几个病的。”

吴大夫家父在时。

所里还有几亩可种药的田地。

靠着所里的自给自足。

官药所里的收入还能成正比。

再加上父亲的一点人脉。

一些小的地主士绅。

生了病也都会花银子请他来看病。

几十年后到了吴大夫自己这。

仅剩的几亩地都被官府给收走了。

官府每月给官药所的拨银。

一欠就是半年。

吴大夫和金大夫二人。

为了能让官药所再开下去。

把家里能当的都当了。

若非自己的儿孙。

还能在边上帮忙。

县里的官药所真要提前成为历史了。

白纱女子看这吴金二个大夫的苦样。

点了点头算是相信了二人的苦言。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