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44章 肯定不是李伟(修订)

第344章 肯定不是李伟(修订)(1 / 1)

次日,汤和便整理军队,与李伟的人马一起起程回大宰府了。


在这一路上,不断的有零散的倭人袭扰他们,不过都被轻松消灭。


两天后,大军终于回到了大宰府,镇守在此的江龙立刻带人迎了出来。


“侯爷,大将军!”


江龙分别向诸人拱手见礼,不过却将李伟放在了前面,汤和也没计较。


李伟开口问道:“城中现在怎么样了?”


“回禀侯爷,我等谨遵您的命令,并未进城清剿,这几天有部分倭人突围而出,不过也被咱们打死了不少,城中现在应该还剩下一万多倭人兵马。”


“嗯。”


李伟点了点头,随后看向汤和等人,笑道:“现在咱们大军齐至,可以好好收拾这城中这些倭人了!”


众人闻言都是露出轻松的笑容。


城中这些人现在就是瓮中之鳖,是随时可以收割的军功。


众人笑过,胡海迟疑了一下,厚着脸皮请求道:“要不,城中这些人就让我们来解决吧,你们来回奔波也都辛苦了,而且火器在城中作战也不方便。”


盛勇等人闻言,都是眼前一亮,目光期待的注视着李伟。


其实胡海这个请求相当于是想抢现成的军功,盛勇等人与李伟关系算不上好,不会厚着脸皮开这个口,但是心里还是很期望李伟给他们这个机会的。


毕竟这次浮桥之战他们损失惨重,几乎没捞到什么功劳,若是城中这些人让他们来收割,也算没白来一趟。


李伟瞧了瞧众人,轻笑道:“行,那城中这些倭人就有劳诸位了!”


胡海和盛勇等人闻言,顿时惊喜不已。


“多谢江都侯!”


“多将李将军……”


众人纷纷开口称谢,心里更是充满感激。


李伟笑着颔首回应。


其实他把这份军功让出来也是有点想补偿这些人的意思,而且胡海说的也不错,城中道路狭窄,不利于火器的发挥,把这事让给他们正好也能减轻自己手下的伤亡。


李伟自己都同意了,汤和自然不会多说什么,胡海和盛勇等人兴冲冲的点齐人马就涌进了城中,开始清剿这些还未突围出去的倭人。


“大将军请。”


李伟抬手,邀汤和一起跟在胡海等人后面进城。


汤和也不摆架子,抬手示意他一起并肩进城。


两人慢步而行,前方不远处则是处处喊杀之声,胡海等人前面一仗打得憋屈,现在更是抱着一种报仇雪恨的心情,对这些倭人毫不手软,能砍死的绝不留活口。


随着两人走过的地方,街巷都逐渐平静了下来,一些手无寸铁的倭人从门缝里观望,丝毫不敢露头。


半天的时间,胡海等人就将这些倭人清剿干净,城中的厮杀声终于平息下来,大宰府彻底被明军占领!


大宰府是倭国与世界连接的西都,数百年来,大宰府经历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幕府时代,到现在的南北朝,期间无数次易手,有时归降幕府,有时效忠天皇,有时被九州本地贵族掌控。


但此时,这个西都却第一次被外敌所占!


这是九州当地大名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在撤退之后,少二普腾等人一边重新组织大军,不断的骚扰大宰府,一边派人向幕府报信。


与此同时,明军这里也一边征讨周边的势力,一边遣人向京师报捷。


大明京师,曹国公府。


李文忠的正妻趴在床边痛哭,他的长子李景隆也和两个弟弟跪在床前抹泪,而床上的李文忠已经没了声息。


淮安侯华中带着四五个医官司站在后面心情忐忑。


前段时间李文忠生病,朱元璋命他带医官负责医治,结果治了这么长时间,不但没治好,反而把人治死了!


“怎么会这样?”


华中向几个医官问道。


这几个医官也是心中惴惴:“侯爷,我等已经尽力了啊,只是国公爷他病情严重,我们也无能为力。”


“废物!”


华中怒斥。


众医官纷纷低头,不敢言语。


正在这时,外面突然一阵嘈杂,随着“陛下圣安”的行礼声,朱元璋匆匆走了进来。


华中等人连忙行礼拜见,李文忠的妻妾儿女也都转过身来带着哭腔行礼拜见。


朱元璋见到屋内的场景,也立即顿住脚步:“保儿他……他怎么了?”


“陛下,文忠他去了!”


李文忠的正妻哭道。


朱元璋心中猛的一沉,一阵强烈的悲痛涌上心头。


虽然李文忠许多地方不顺他的意,但他还是很疼爱这个外甥的,毕竟这是他老朱家为数不多的亲人了!


“怎么会这样?”朱元璋眼眶微红,说着猛的转向华中等人,怒喝:“咱让你们给保儿瞧病,你是怎么瞧的?”


华中和那些医官浑身一颤,连忙跪倒。


“陛下,臣无能,医治不力,请陛恕罪!”华中低头颤声道。


“是无能还是故意拖延病情?!”朱元璋怒目圆睁。


从皇孙离世起,他的疑心就更重了,李文忠现在才四十多岁,就这么突然病逝了,他如何能不起疑!


华中闻言瞬间脸色煞白,惊恐的抬头解释:“不不,臣真的尽力了啊,陛下可以问这些医官!”


“哼,咱看你们就是一伙的,来人!把他们都给咱打入大牢,严加审讯!”


朱元璋根本不听他的解释,立刻命人将他连同这些医官一同拿下,任他如何喊冤也于事无补。


处理了这些人,朱元璋看着床上已无声息的李文忠,不禁悲恸难忍,李文忠的妻妾儿女更是一阵恸哭流涕。


曹国公府哀声一片,平静了没多久的京师再次掀起了波澜。


华中的侯爵是袭封的,他的父亲华云龙也是最早追随朱元璋的淮西旧将之一,华中被下狱后,立即就有许多淮西勋贵联名上奏求情。


乾清宫,孤灯下,朱元璋心中的悲痛还未稍减,便看到了这些勋贵求情的奏书。


“保儿对你们情深义重,现在他死了你们不但不知伤感,还口口声声的为这个华中求情,混账东西!”


朱元璋猛的甩手将这些奏书全都扫落在地,暴怒的大吼,扫落的奏书还怒气难消,不停的来回踱步,边边痛骂:


“悖逆将帅,不法乱臣,统统该杀……”


痛骂了好长一阵,朱元璋才喘着粗气停了下来,眼神中闪烁着寒光。


李文忠是他为数不多可以信任的人之一,虽然这个外甥看不清形势,有时还会被有心人利用,但真到了必要的时候,肯定还是会忠于他的。


现在皇子还未长成,他又失去了一个得力的亲人,一时间他更是警觉性大增。


想到这里,他就不禁想起了远征倭国的李伟。


“也不知道这小子现在打得怎么样了。”






朱元璋长出了口气,嘟囔道。


沉思了许久,他才又坐回到龙椅上,继续翻看其他的奏书。


夜色渐深,空荡的大殿里,只有他一个人,一盏灯,显得有些孤寂。


次日,朱元璋下旨,将医官皆斩,华中除爵流放。


勋贵的求情虽然没能免了这个淮安侯的罪责,但也帮他保住了性命。


对于这个结果,勋贵们虽然没再上奏,但私下里却颇有微词。


李文忠的事刚刚平息,倭国的军报便到了。


倭国至大明京师虽然相隔千里,但有水路直达,派快船三四天便能到。


武英殿里,已经正式升任尚书的何礼恭声的将这份战报呈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看到之后不禁惊喜不已。


“这小子可以啊,打得不错!”


朱元璋边看战报,边开口称赞道。


何礼也明白他说的是谁,立即跟着称赞道:“是啊,这次江都侯可谓是战无不胜,一路上先取松浦又拿下倭国西都大宰府,可谓是功勋卓着!”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呵呵笑了两声。


他也清楚现在的这些朝臣许多都跟李伟有些瓜葛,明里暗里的替这小子说好话。


不过这也是他一手促成的,所以他也没有去怪这个何礼。


而且何礼说的也不算过,这次李伟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不仅连连攻城掠地,更是在浮桥一战中及时赶到,力挽狂澜。


倒是汤和,冒失进军,中了倭人的埋伏,让他不禁有些失望。


还有这个林贤,竟敢通倭!


“哼,将这个林贤诛尽九族!”朱元璋冷厉的喝道。


何礼浑身一颤,低下头不敢多言。


朱元璋缓了口气,收起冷厉的语气,轻声道:


“行了,你先回去吧,随时准备好为大军输送粮草辎重。”


虽然明军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是倭国的态度尚未表明,若是对方坚持死战,那这一仗就得打很长时间了,必须得持续输送粮草辎重。


“是,臣遵旨。”


何礼躬身应是,行礼退下。


数日间,征倭大军取得大胜的消息很快在朝中传开,“李党”分子纷纷交口称赞,为李伟邀功呐喊。


只不过在诸多邀功的声音中,却夹杂了一些对汤和的指责,并且这些指责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朱元璋有些意外,陈肃也颇为诧异!


李伟已经派人给他传过信了,他不敢违背,于是便没按原计划鼓动群臣弹劾汤和,朝中的“李党”也仅是给李伟邀功而已。


但是他没做,朝中却有人替他做了,这不禁令他心中惊异。


原本的捷报,在有心人的引导下逐渐变成了对汤和的声讨,面对这种情况,以李善长、冯胜为首的诸多勋贵不得不再次站了出来,纷纷上书为汤和辩解求情。


朱标得知详情,也特意找到朱元璋求情:


“父皇,信国公他劳苦功高,这次虽然作战有误,但结果总归是好的,尤其是关键时刻领军强渡浮桥,保住了大部分兵力,也算是功过相抵了,还请父皇多加宽宥。”


朱元璋眉头紧锁,翻阅着这些弹劾奏书,脸色阴晴不定。


他倒不是在怪罪汤和,汤和毕竟是开国功臣,而且跟他关系匪浅,还不至于因为一次作战失误就要治罪。


他现在想的是,是谁在推动这次弹劾。


“汤和的事你不用担心,咱自有安排。”朱元璋轻声道。


朱标听到这话,心下轻轻松了口气。


朱元璋放下奏书,随后又以考校的语气问道:“标儿,这次群臣的弹劾你怎么看?”


朱标闻言,顿时愣了下,随即沉思了起来。


这次朝堂风向转变的颇有些蹊跷,本来大家都在为李伟邀功,却不曾想被一些人带偏,成了向汤和问罪了。


要说这背后有人操纵,那无疑李伟的嫌疑是最大的,因为不管怎么看,这事都是他受益。


一场战争,最大的功勋无疑是要归主将所有的,汤和身为大将军,只要大军得胜,不管是谁立下功劳,都少不了他的一份。


而若是没了他,李伟顺理成章的就会接任大将军之职,到时尽揽兵权和功勋,若是此战顺利,回来封个公也不为过。


但是想到李伟那幅吊儿郎当的模样,朱标怎么都不相信他有这种阴谋算计。


“儿臣觉得此事似乎有人在背后操弄,但肯定不是李伟!”


朱标蹙眉道。


朱元璋轻哼一声:“为什么不可能是他?”


朱标别人不提,偏偏提了李伟,这就已经说明他对李伟是有怀疑的了。


朱元璋同样也有些怀疑,而且也跟朱标一样,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平时傻乎乎不通人情事故的臭小子能有这份算计。


只是与朱标不同的是,他对谁都保留一份疑心!


“父皇,李伟你是了解的,他这个人……嗯,没什么心机,应该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朱标委婉的说道,其实他觉得用缺心眼来形容李伟或许更合适。


“李伟这小子看起来是傻乎乎的,甚至当着咱的面都敢指桑骂槐,一副不怕死的模样,为人处事也是不经意间就得罪许多人……”


朱元璋说着,不由的想起从前的一幕幕,想当初他处心积虑的坑这小子,这小子配合的积极无比,甚至还自己往坑里跳,直到后来当了驸马,他想拉这小子把都费劲。


不论从哪里看,这就是毫无城府的愣头青。


但是!


“但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万一他是装的呢?”


朱元璋长吸了口气,眼睛微微眯起。


“这……不可能吧?就算他能骗得了所有人,也瞒不过父皇你啊!”


朱标惊愕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冷哼一声。


若是从前,他确实有这个自信,但是现在,他却不禁有些拿不准了,尤其是汤和还另附了一封密奏,怀疑这小子早就知道了林贤通倭的事却瞒而不报!


其实这种事放在其他将领身上也很好理解,无非是为了争功罢了,但是放在李伟身上,却让他不得不对这个一直给官都不想要的臭小子心生猜疑。


疑心一但起了,许多往事此时再回想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像是李伟在被倭寇袭击后还坚持要去扬州,真的只是为了建城吗?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为了以防万一准许这小子拥有数千兵马护卫,甚至差点直接给他封王。


若这小子真是装的,那他就太可怕了,比李善长这些老谋深算的家伙还要可怕无数倍!


几年之间,这小子仅是靠着装疯卖傻,就让他主动把权势地位拱手相送,如今已经到了丝毫不逊于李善长徐达这种开国重臣的地步,这要真是精心算计的,那简直全天下都无人可比!

最新小说: 从魅魔巢穴开始肝成魔王 从流浪猫分身开始进化 修仙:从边城埋尸开始肝熟练! 长生:从种田刷新词条开始 神农道君 从全职高手开始开挂 北美巡警:美式居合 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新婚妻子发现了我不为人知的过去 我和无数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