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补第九十四章 改成免费了,因为删了1000多字放不出来,又不知如何改

补第九十四章 改成免费了,因为删了1000多字放不出来,又不知如何改(1 / 1)

(删了一些,改了一些,弄成四不像了,将就看下,和追订了的兄弟道个歉)

苜禾农牧签订外贸大单的消息,在商界和畜牧界等媒体的推动下,迅速的传入千家万户。

草什么时候这么值钱了?

随后又是各路草业科学家站出来解释苜蓿是为何物,为什么苜蓿草对牛奶生产这么重要。

但这些科学家写科研论文是一把好手,但在如何吸引媒体注意力方面就差点意思。

导致火力不足。

而这时赵曼玲的文章则通俗易懂的解释了科学家们想表达的意思。

牛奶不好喝和乳蛋白率低的原因是因为奶牛没吃上优质牧草。

国内有优质苜蓿吗?

那肯定有,岛国等外商都不远万里来国内进口呢,

人们很快讨论起了牧草,

但很快又被新的事件转移了注意力。

有关部门收到了几份来件。

一些信息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流露出来,引起了社会群体的热议。

几乎一夜间,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就变了。

不论是跨国巨头,还是其它几位大哥大,都陷入了麻烦之中。

但大哥们业务能力强,处理起来轻车熟路……

这次也只是稍微麻烦些。

有些东西,社会上看到了,也就看到了。

其余几家也有样学样,有的靠良好的关系度过难关,有的负责人亲自到场交流……

媒体们的报道重心开始转移。

但这也可能是一个的暗示,是大病来临之前的阵痛。

公众会把自己的情绪潜藏于内心的角落,等待着某天再次将内心的伤疤撕开。

在国内市场上,消费者已经产生了恐惧……

还有的则是直接选择不喝。

但更多的人知道这是生活必须品,只能不停地更换品牌。

兰市。

牟宸是一名高中生,但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个子也不高。

他穿好校服,背上书包,大声喊道:“妈,我走了。”

“等等,儿子。”

一位腰间系着围裙,脸上挂着和蔼笑容的妇女走了出来。

手上还端着杯鲜牛奶,“来,把牛奶喝了。”

牟宸疑惑的说道:“我们家不是在学校定了学生奶吗?”

从卧室又走出来个魁梧中年男子,眼神一凝,说道:“叫你喝你就喝,哪那么多废话?还会害你不成。”

“哦。”

包兰瞪了丈夫一眼,“学校的牛奶不要喝,试试这个,陇省本地的奶,每天早上新鲜到户。”

牟宸接过杯子,闻着淡淡的奶香,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喝吧。”

牟宸先是浅尝了口,浓郁的天然奶香味让刺激着他的味蕾,感觉整個人都升华了。

随后忍不住一口闷了。

“你慢点喝。”

牟宸满足的大了个饱嗝,嘴角还带着奶渍,说道:“这牛奶太好喝了。”

包兰笑了笑,“好喝就行,以后每天就喝这个配送到户的了。”

“太好了。”

“好你个大头鬼,还不去学校。”

牟宸兴冲冲的走了。

丈夫抱怨道:“河西牛奶太贵了,照这小子的喝法,一个月牛奶都得喝两三百块。”

包兰也头疼,外地来的y利、牛一箱才卖24元,节日促销还外加两袋奶,本省同样价格的地产鲜奶,也会加一袋奶。

但上市两年多的时间里,河西牛奶最低档的牛奶每盒都要45元,高档的每盒7元,而同类的只有25元。

订送到户的鲜牛奶就更贵了,250毫升的鲜牛奶,每天最少需要7元。

包兰说道:“现在国产奶谁还敢喝啊。”

想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丈夫沉默了,“河西牛奶不也是国产的吗?”

“那能一样吗?要不是没钱,我还想订大瓶的呢,你就不馋啊?”

丈夫不敢吱声了。

河西乳业虽然名声不显,即使是在本地也没多大的市场份额。

但这两年来也做了不少免费推广活动,其口感醇厚,带有浓浓的天然奶香味。

喝了河西牛奶,再喝其它的奶就如同喝水一样,完全没味。

河西乳业在本地的广告也与众不同,蓝天白云下,茫茫草原轻风吹拂,阳光和煦水草丰茂,花白色的奶牛或悠闲的啃草,或慵懒的躺在地上。

最关键的是嘉禾集团早已成了本地的明星企业,苜禾农牧的盐碱地改良和优质牧草出口更是家喻户晓。

河西乳业是从苜禾农牧脱离出来的公司,其肯定是不缺优质牧草的。

牧草也是自建的规模化牧场,不会和其它公司抢奶,奶源让人放心。

但就是太贵了,有调查显示,零几年大城市居民平均每周花在乳品三上的消费是40元。

河西牛奶的价格贵到让很多人承受不起。

包兰看着眼前魁梧的丈夫,又想着身材矮小的儿子,抱怨道:“小宸现在都还没长个子,再不喝多喝点奶,以后不长个了怎么办?”

“那以后就定河西的牛奶吧!”

“哼,我们局长家的女儿喝的都是河西最高档的鲜牛奶,那品质才是传的神乎其神。”

“我也在单位里听说了,限量供应,还得有关系。”

……

天涯论坛。

05年的天涯社区已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会员数达300万人,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网民生活的一部分。

用户属性也更加多元,社区论坛内容也更加丰富,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赵曼玲作为一名新兴的网络媒体人,每天浏览天涯社区也是她必不可少的爱好。

近几天,奶业的战火也烧到了天涯社区。

她看到一个网友发表的帖子,贴子的层数已经很高。

【一个奶业工人的良心话:离职后,我没喝过一滴奶。】

我所学的专业是乳品工艺,曾在某老大级乳业集团工作,职位--收奶员。

我先讲一下收奶的过程。

奶农的牛奶由当地附近村镇的奶站化验收集,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农钱。

品质的指标不外乎ph值,蛋白质,干物质等几项。

奶站是私人老板的,

由奶站用罐装车混装后运到工厂,然后由工厂取样化验,测算指标同样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站钱。

……

……(省略)

……

……(略)

……

……

……略……

……

……

……

读完,赵曼玲只感觉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但这个帖子的内容有些地方她并不是很认同。

……

……(省略几百字)

……

看到这,赵曼玲不自觉的笑了出来,随后又笑不出来了。

她也体会到了这种苦。

但这时,她又想到苜禾农牧大量出口的苜蓿,想着,“苜禾农牧养牛不?”

“那么好的草,不拿来养牛可惜了。”

赵曼玲又跑到本地社区下开了个帖子,问现在还有什么比较让人放心的牛奶品牌啊。

很快,就有网友回复了她。

“我喝燕塘。”

“三元每天配送的鲜牛奶也不错,巴氏鲜奶口感醇厚。”

“我家也是每天配送的鲜奶,厂家在郊区就有牧场,从挤奶到我家要不了12个小时。”

赵曼玲想到她每天都是踩点上班,“就没有盒装的高温灭菌奶推荐吗?”

……

……(略)

……

……

“没事,别听人瞎说,……。”

“有些大品牌还是不错的。”





“我亲戚从老家给带来的奶,感觉特好喝,在我老家那边还小有名气。”

赵曼玲顿时眼前一亮,连忙问道:“什么牌子的?”

“河西乳业的,有好几个子品牌,其中有个牌子的牛奶被我妈吹上了天。”

河西乳业?

赵曼玲感觉有点熟,她好像在哪里看得到,想了一瞬,“苜禾农牧!”

“河西乳业是嘉禾旗下的!”

“怎么一直没有注意到。”

“下班去超市看看。”

她又看起了其它信息,让她意外的是她那篇【华夏奶牛不配吃苜蓿吗】,也被搬运到了论坛里。

同样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笑死我了,奶牛居然不配吃草,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是有失偏颇,我是崇明岛养牛场的员工,牧场养了2000多头牛,平常也都是买苜蓿和羊草喂牛,

但草价太贵,甚至根本买不到草,饲料价格也每年都在猛涨,成本高涨,但原料奶又太低,牛场也快倒闭了。”

“我以前在澳洲留学,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到中午都不饿。回国早上喝一杯牛奶,十点就饿了,就是蛋白质的含量少了。”

“那苜禾农牧还大量把优质牧草出口到国外?”

“奶牛场觉得草贵,但是种草的又不赚钱啊!”

看了一会儿,赵曼玲也没理出个头绪,只觉得好复杂,她还是找她的牛奶去了。

但找了一圈,才发现粤省没这个牌子的牛奶卖。

我怎么这么难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大乳企的公关也取得了效果,地方媒体和各种官方媒体对奶业的关注少了下来。

但老百姓总得有个发泄的地方,天涯等新兴的网络媒体就成了最大的聚集点。

而另一边,有关部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抽检。

草业界人士的报告也递交给了g务院,但却迟迟没有结果。

主要提出了四条意见,简要概括:

一,确立苜蓿产业的战略地位;

二,发展大规模的苜蓿产业基地,实施“苜蓿-奶业”安全工程,推广规模养殖的“苜蓿-奶业”模式。

三,通过补贴,扶持奶牛饲养户广泛开展‘种植苜蓿,饲喂奶牛’行动。

四,培育苜蓿产业龙头企业。

【意见】的内容远不止这四条,其中免不了涉及各种是非。

引起了相关利益方的激烈争执,只是也不好打口水仗。

“当前乳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尊重相关事实和g情。”

“散养不是标准化养殖,往往就在房前屋后,卫生环境不好,牛奶采集后保存条件有限,生鲜乳菌落群数更容易升高。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扩大养殖的规模,特别是优质规模化养殖的比例,改变奶源供求关系。”

“那不是倒退吗?”

国内原先也是有大牧场的。

只是从1987年时,就提出了‘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模式,把奶牛卖给农民,农民再把奶卖给企业。

随后逐渐演变成了奶农-奶站-企业的奶源供应模式。

“提高标准,倒逼质量提升,想法是不错。”

……(略)

……(略)

……(略)

……(略)

而在草业方面。

也明确了不可能有补贴,按草协的方案,每年需财政扶持资金10亿元左右。

粮食补贴政策去年才推出,国家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刚有所提升。

贸然推出种草补贴政策,只会导致更大的粮食危机。

但草业科学家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和建议。

“美利坚是全球最大的苜蓿种植国家,正是因为苜蓿为美利坚奶业、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植物饲料蛋白来源,美利坚才有可能将附加值高的大豆大量出口到我国。”

“摒弃种草占用良田,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荒滩、荒地等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苜蓿对中低产田的改造作用和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领导想到了还在沦陷之中的国产大豆,想到了苜禾1号。

又了解了翻情况。

国粮和农发集团的2000万亩盐碱地改良,推进的并不顺利,各种扯皮纠纷,哭穷喊穷。

地方上闹得就更凶了,每年的中低产田改良都要上级财政拨款,更何况是难度更大的盐碱地改良。

粮食、经济作物、大豆……现在又来了牧草。

土地资源有限。

所以还是只能从盐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入手。

民间力量的力量得发动起来了。

相关的规程紧跟着开始制定。

……

就在国内乳业陷入泥潭时,嘉禾集团却大张旗鼓的宣布要进军全国乳业,引起了各方震动。

“德隆畜牧牵手河西乳业将重现活力。”

“嘉禾集团踌躇德隆畜牧并购。”

“整合天山畜牧业。”

“河西乳业进击全国市场,自建超大型牧场,配送中心。”

随之而来的是河西乳业的广告宣传,虽没有铺天盖地,但却选择了精准投放。

许多人都被那悠闲自由的奶牛吸引。

奶业的热点还未散去,前期的几次出圈也让嘉禾集团、苜禾农牧等字眼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个信息仿佛肉弹冲击,震得奶业群雄脑瓜子嗡嗡的。

今年各地奶价大战,各种‘战役’打得人们眼花缭乱,嘉禾却要在这时大肆扩张?

搞没搞错啊?老表?

奶业群雄很快冷静了下来,对嘉禾的大肆闯入却并不看好。

“国内的奶业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连帕玛拉特、达能、卡夫、联合利华等国外巨头都先后离开了国内市场。”

“河西乳业连陇省市场都没有占据,谈何进击全国。”

“河西乳业在陇省都说不上话呢。”

“陇省乳业市场现在是四面楚歌,四足鼎力,奶源危机,结局未定。”

“买一赠六,降价促销,新品促销……”

“还来?”

“现在我是无利经营。”

“大佬们,以前是每年搞两三次价格战,现在是每半个月就要来一次,遭不住了啊。”

“奶业可不是种草,河西乳业这下得交学费了。”

“岂止交学费,搞不好嘉禾集团都要被拖入泥潭。”

“我喜欢河西乳业,因为它不打价格战,从来都是高高在上。”

“附议,我袋装纯牛奶从每袋1元降到06元,河西乳业还是每盒卖45元。”

“。。。。”

“那么贵?有人买吗?”

“奶牛场破产了,出售高产优质奶牛,腰斩大甩卖,每头6000元。”

“我上个月喊价5000元,都有价无市,无人问津。”

当然,也有很多人期待河西乳业的产品上市,比如说赵曼玲。

……

兰市。

穿着防护服,郭阳带队走进河西乳业的第五牧场。

四周群山绕,绿荫掩映。

牧场坐落于一座推平的山头上。

高大宽敞的棚舍挂着一排排通风扇,几十头奶牛正在活动场悠闲的散步,也有的正卧着休息,地面上铺满了稻壳、木屑做的垫料,看起来非常的松软。

认真看了一圈,郭阳也松了一口气,近半个月时间里,他挨着把所有的牧场都看了个遍。

没有发现问题。

河西乳业苦练内功的成效出来了。

单头牛产奶量大幅提升,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准,蛋白质含量等指标也遥遥领先。

郭阳看向河西乳业营销负责人付秋雁,说道:“今年的广告宣传就先这样保持下去。”

“但明年的营销计划要先出来,另外,奥运会的独家乳制品赞助商资格,河西乳业一定要拿下!”

最新小说: 徐氏家族,符道求长生 大修复师 HP之神话巫师时代 神秘复苏:我两条途径成神 绛苏念:终忆绝城系列之一 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明末:我,李自成,重夺天下! 半岛:我才不想当偶像 华娱之一番为王 我能回到过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