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团队齐聚(1 / 1)

拍电影,拍一部好电影,拍一部好的科幻电影。

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想要调用管理如此多的人力,考虑到大大小小成百上千个环节之间的流转和配合,无数的从未有过的设定和制作方案等着评估、拍板,每个镜头都是庞大的设计量和庞大的特效制作量……

如此种种,步子不迈得稳一点,不努力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业化、模式化制片流程,又怎么能行呢?

毕竟在这一点上,华夏影视圈如今是最为欠缺的。

作为圈内人,王皓知道,现如今的华夏影视制作行业,更多的其实还是老带新、师傅带徒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模式。

大家遵循的都是“江湖习气”的干法,墨守成规,老一辈怎么干,新人也就跟着怎么干。

这一方面是师徒传承有自己的利益在其中,另一方面也是大环境如此,盘子太小,暂时还没有发展的空间。

当然,工业化模式也不是没有,但程度不深,在专业化的分工、各类人才的专业性、相关影视工业技术等方面,和欧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甚至于未来十几年,也依旧面临着这种状况。

王皓就知道,前世郭导在拍摄小破球时,也头疼于国内的科幻电影制作人才之稀少,体系之欠缺。

这足以说明,他未来如果想要拍摄科幻电影,将会很难得到业内的支持和帮助,完全没有能够借鉴和依靠的地方。

他将会是国内这种类型片的开拓者,也意味着他必须现在就开始努力,从头搭建起华夏科幻电影工业的框架。

所以借着这次拍摄《活埋》的大好机会,王皓不仅招揽了一批青影的工作人员,更是拉来了好几个本校不同专业的大四学生,让他们一起参与到制片过程中来。

为的,就是让他们记录从电影筹备到影片拍摄、后期制作等过程中,王皓等人遇到的所有问题。

这个方法,他还是从前世郭导拍《流浪地球》的经验中学过来的。

工业化的发展就是这样,只有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然后根据问题制定标准,才能一点点丰富并完善自己的电影工业化制作流程和管理经验,才能完成更新与迭代,为后来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所以《活埋》这只麻雀虽小,王皓也要尽量做到五脏俱全,好全方位锻炼自家班底的实力。

至于他为什么能拉来好几个本校的大学生帮他做这件事?

2000块钱找一個农民工或许不好找,找一群大学实习生还不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王皓以前也以为京影的学生是天之骄子,可真正接触之后,他发现即便大学扩招还没开始,学校里的这帮同学,就业形式也依旧很困难。

正如之前所说的,如今华夏的制片行业,主要还是师徒相传的手工作坊模式,刚刚毕业的影视行业大学生,在经验和阅历上,反倒是不如那些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学徒。

再加上如今“大片时代”才刚刚开始,还不是未来全年票房接近数百亿的时候,许多京影本校的毕业生,都很难找到工作。





所以有了资金的王皓一开价,说是要拍长篇,立刻就有一堆人来报名。

就如今这些人,还是他筛选了一遍的结果,不仅人品不错,对于科幻电影这种类型片,也都有着一定的兴趣。

而这些新招揽的人,加上李魁和张扬,可以说就是他以后起家的班底了。

所以在复勘的时候,他不仅约上了青影厂配给他的工作人员,更是叫上了这些人一起。

如此多的人挤在室内摄影棚里,围着那几个拍摄用的长木箱,根据现场情况和剧本,讨论起了机位、拍摄手法、光位、光源、布景、道具等问题,大家畅所欲言,现场虽然是嘈杂一片,但气氛却格外的和谐。

不过《活埋》的场景比较简单,大部分都在摄影棚里造景即可。

因此这次的勘景倒也没用多长时间,不过半天的功夫,就全部确定下来了。

只是人员难得第一次到齐,趁着这个机会,王皓晚上又拖着他们一起来到了校外的某个酒店里,同时还不忘喊上黄垒这个主演。

虽然他们这只是部电视电影,但好歹也算是部长片,不是短剧和微电影,即便没办法大张旗鼓的弄个开机仪式,这开机前的一顿饭也是免不了的。

好在组里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轻小伙子,并不在意这些,有的吃就不错了,反正也不用他们花钱。

就这样众人齐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后,《活埋》剧组也算是彻底走上了正轨。

于是聚会后的第二天,下午,在京影某个闲置的大教室里,王皓就召集几个主创,开始了第一次的剧本围读。

本来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步骤,那就是进行选角工作。

可不要小瞧了这一步,一部电影想要票房大卖,好剧本的作用至关重要,好演员也是不可或缺。

只是王皓早在电影立项前,就已经找上了黄垒,而这一部《活埋》又是独角戏,因此选角这步自然也就省略了。

“好啦,大家都到齐了,咱们就开始吧!”

王皓看着教室里的一众主创人员,笑着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的到来,最近几天里,剧组的工作一直都在各位的操持下,有条不紊地推进了下去。

摄影器材的清单都整理出来了,美术组也已经把道具准备妥当,各项工作进展得都十分顺利,所以接下来我们的重心将是拍摄前的剧本围读,以及前期的彩排。

这方面,压力主要还是落在了我们的主演黄老师身上。”

王皓伸手虚引,坐在他身旁的黄垒连忙站了起来,对着众人点头致意。

虽然他平时是京影的老师,在座不少人都曾听过他的课。

但此时的他,身份也只是剧组中普通的一员。

而众人看到黄垒,立刻就鼓起了掌,同时也为王皓的神通广大暗暗咋舌。

能将黄老师请来当主演,他们参与制作的这部电影,可就越来越有盼头了。

最新小说: 我为下一世攒灵根 我在明末有座城 长生见闻札记 赛博触手怪的打工日常 调制世界末日从豌豆射手开始 诸天从宁安如梦开始 轮回乐园之傀儡 家父李隆基 半岛:我真的是咖啡店社长 戮天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