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大宋天子门生 > 第二十一章 此方事罢彼又来

第二十一章 此方事罢彼又来(1 / 2)

张世安的手不停地颤抖着。

但是在座的人并未因此便小看他,相反,很是羡慕地看着他,或者说,看着他手中那册厚厚的书籍。

早些时候沈耘的趣÷阁迹大家都已经看过。

很多人都在想,若是有这样一册书,满满的都是那种筋骨毕现的字迹,该是如何的惊艳。如今,他们看到了。

坐在张世安身边的刘清明早已按耐不住,也不管上官面前是如何的失礼,径自伸长了脖子,凑在张世安身边,耳边听着张世安不停地喃喃自语。

“龙章凤篆,简直龙章凤篆。既有书体之章法,又兼心性之雅致,能写出这等趣÷阁迹的人,定然是个风骨俨然的饱学之士。”

但凡有些意趣的,都好以字观人这一口。此时张世安便是心痒难耐,忍不住要对写这些字的人品评一番。

刘清明也不例外,此时居然也没有了对于上官的敬畏,当即反驳道:“不然,这墨香浑不似金贵之物,况且有这个兴致誊抄此物的,多半是个寒门士子。”

“若是个饱学之士,怎会落魄到替人抄书为业。想来必然是科考无望的闲云野鹤之辈。”

对于科考这一关,刘清明是非常看重的。

虽说如今他以三十五岁之龄当了成纪县的县令,但科场之上却是风云人物。三年前的春闱,这位可是二甲第七名,进士及第。

相较而言,四十多岁的张世安反而是三家四十多名,进士出身。若非仗着为官的时间长一些,哪里有刘清明前途远大。

青年笑而不语,只是看着两人因此争论,最终没有个结论,找到他的头上:“范公子,你倒是说说,这字迹的主人到底是何身份?”

乘着张世安和刘清明两人争论不休的时候,其余人将那两本书取过,三五人凑在一起开始品评。

至于那青年,此时则一脸的笑意:“二位稍安勿躁,说来也真是巧,这字迹的主人,倒还真是二位治下。”

二人很诧异。

尤其是张世安,自己在秦州这几年,不说呕心沥血了,对于当地的教化,也算是看的颇重。民间但凡有出彩的寒门士子,平素也多有奖掖。

不曾想,居然还有遗珠在野,反倒是让人家捡了便宜。

“我等治下?岂不是成纪县人氏?刘清明,你要给我个交代,这等人才,就算科考不中,不是还可以举荐来做个幕僚之类。”

张世安心里早就不爽了,刘清明这厮仗着科举名次,平素没小看自己这个上官。只怕今日此人,也是因为刘清明的傲气才声名不显的。

这话说的,刘清明可就有些不痛快了。

“府尊莫要平白给我污我,须知这成纪县虽是秦州州府所在,平素州学加上县学却也不过聊聊数百人。我一介知县,到任两年,哪年吏部考功司在教化这方面不是给我上等。”

两人因这一件小事吵的脸红脖子粗,还真是让在座的文士们瞠目结舌。

不过文人的事情嘛,偷不如窃,吵不若争。

争论如斯,到底还是没有争出个所以然,而青年脸上却有些尴尬了。当下也不卖关子:“二位息怒,却也不是教化之过。倒是因此人年轻又家境贫寒,学问不足,以是才声名不显。”

刘清明了然。

这下子自己算是真的占了上风。不过,张世安也适时被青年安慰了一番:“张府尊先前看过的进士集,此人五天之内便抄录完毕,更是有过目不忘之能,我家全叔再三考验,居然都对答如流。”

“那岂不是说,若给他一屋子书,他也能在数年之内看完而后倒背如流?”张世安来了兴趣。

寒门士子,本身就与他一样的出身,再加上天赋出众,若能在自己手里名声显著,岂不是妙事一桩?

青年点点头:“确实如此,而且言语之间颇有见地,许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此番科考连发解试都未曾过。若三年之后,一路平步青云,也未可知。”

青年家学渊源,能得他如此赞扬,在座的文士们纷纷好奇起来。

“不知究竟何人,能得范公子如此赞赏?”

“却是牛鞍堡人氏,唤作沈耘,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当日连私章都没有,后来补了一个,带过来的时候我却拿着他的字与诸公去城外吃酒了。”

说来这也是雅事一桩,相互间不停错过,青年却对沈耘越发的欣赏。

“改日定然要将他唤来,考验一番学问。若是学问尚可,不若便让他入了县学,平素也多扶持一番,也不至于误了英才。”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