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擎宋 > 第327章:大府衙小府衙

第327章:大府衙小府衙(2 / 2)

看那派到杭州调查乐大人的官员递上来的奏报,乐天不止是治军有术,安抚民心刷政绩也是有两手的,让杭州百姓子弟免费享受初等教育,给县学生员发放禀粮,最后竟然不要朝廷拨钱,竟靠募捐修了钱塘江堤,自大宋开国至今,治下千余县里唯有乐天这么一号人物能办得到,在官家眼中这简直就是能臣中的楷模。

但朝堂上衮衮诸公也不是瞎子聋子,乐大人对王府尊的反击也是有所耳闻的,能使有错在先的王府尊失去了管制乐知县的能力,这乐大人绝非寻常之辈,如此一来钱塘县的位置在杭州府里就显的有些特殊了。

有人会说既然王府尊接连失误,又节制不了乐大人,换一位知府不就行了么,但朝中不乏明白人,乐大人能将王府尊折腾到颜面尽失,只要一言不合,也一定能将继任者折腾到这般地步,再者说乐大人身后还有郓王的影子,便是有心谋取杭州知府一职的官员,在想到这些以后不由的敲起退堂鼓。

乐大人是能臣,但又与王府尊格格不入,其他官员又不想去杭州遭那个罪,倒不如让王汉之接着当他的杭州知府。限于资历,乐大人暂时又升无可升赏无可赏,索性便不升乐天的品阶,给乐天以正七品同知杭州府事的虚衔,这样一来,乐天的顶头上司是两浙置制司而不再是王汉之,倒也不再有府尊管不了治下的尴尬。

一府两署,品阶不变,乐大人挂着一个同知府事的头衔,从名誉权力上来看,管制着钱塘县,又节制杭、秀、浙三州水军,名头上相当的般配。

想通了一切的乐大人心中感叹,这徽宗赵佶在后世常被冠一个昏君的帽子,此番看来对事情的分析也是透彻的很。

钱塘县衙门前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爆竹声,在一众士绅商贾百姓的祝贺声中,“钱塘县县署”的牌匾被摘了下来,被挂上去的是“杭州府同知分署”的匾额。

看热闹的百姓人山人海,钱塘县衙成为杭州第二府衙的消息立时间传遍了整个杭州城,连日间街头巷尾酒楼茶肆又热闹了一番,共同的看法是乐大人在钱塘的所做所为是得到朝廷认可的。

除此外还有一个消息也在杭州府里流传着,背地里捅乐大人刀子的王府尊受到了朝廷的申斥,正在杭州府衙后宅闭门思过呢。

更有内幕型的消息传来,在王府尊闭门思过之时,暂由乐大人这个同知杭州府事的小府尊来代理府衙事务。这个消息就有些意味深长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乐大人被朝廷当做栋梁之臣来培养的,只要在知县的位置上熬满三年不出差错,或是升迁内调为京官或是调往他处稍小些的州府当个太守也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扩大乐大的权力对于王府尊却未必是什么坏事,常言道:祸兮福之所倚,即然王府尊己经节制不了乐大人,朝廷将钱塘县从王府尊的手里割出去,也算是将烫手山药从王府尊的手里抛了出去,避开了与乐大人的纠缠,对于王府尊来说也是桩幸事,要不然以王府尊这般年纪,被乐大人气出好歹的也绝非是什么不可能之事。

自此以后,在杭州府的地面上,百姓们称杭州府衙为大府衙,乐大人的钱塘县衙被称为小府衙。

就在外界都以为乐大人春风得意的时候,在小府衙后宅的乐大人却对着那个五品诰命的圣旨苦着一张脸,正室虚席以待,现下一个五品诰命的封赏再次让乐大人后宅家眷骚动起来,对着这个五品诰命感兴致的依旧是秦姨娘与王小妾,谁让在五房妾氏中二人的出身最好。

虽然对这个五品诰命不存奢望,曲小妾、盈姨娘、姚小妾三人便对于乐大人立正室也是呈积极态度,言称不论是秦姨娘还是王姨娘,只要老爷立一个便是,事实上三人更希望立秦姨娘为正室,毕竟三人与秦姨娘相处时间最长,深知秦姨娘是那种温婉性子,岁数又比王小妾大些,主理家中事务也是最合适的;反观王小妾是大户人家的女儿,过惯了好锦衣玉食的生活,讲究太多,岁数又是最小,有些事情难免考虑的周到,所以三人觉得不大合适被立为正室。

自家妻妾的想法,乐大人心中清楚的很。眼下自己可以说是春风得意,有了官家的赞赏,甚至可以说是前途无量,甚至朝中有不少官员也是看好自己,这虚席而待的五品诰命更对那些真正的大家闺秀有着不小的吸引力,自己难免不会被当做金龟婿来看待。

但话说回来,乐大人真的娶了真正的大家闺秀,对于自家这些出身并不是什么大家大户的小妾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

事实正如乐大人所料,在得知乐大人未娶正室的消息之后,有不少官宦家庭开始闻风而动,着出媒婆前来说媒。

看来,正五品诰命的诱

惑力不是一般的大。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