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擎宋 > 第371章:杭州官商民眼中的乐大人

第371章:杭州官商民眼中的乐大人(2 / 2)

“这乐小儿当真不是东西!”韩氏在骂乐天的同时瞥了陈建一眼,常言道:知夫莫若妻,陈建那一闪而过的目光,立时被韩氏捕捉在眼中,冷笑道:“你怕是非常羡慕那乐小儿妻妾成群罢……若不是妾身给你连生了几个儿子女儿,怕是老爷你早就存了纳妾的心罢?”

对于强势的韩氏,陈建很是底气不足:“老夫品行一向是看在夫人眼里的……”

“别以为妾身不知道,你常借着应付公事的名义去吃花酒……”

“应酬公事,这也是本官的无奈之举……”

“看,说露馅了罢……”

*******************************

“王兄,你寻了个好女婿啊……”

“王兄,这是在下孝敬乐大人的些许敬意,还请王兄代为转交……”

“王兄,前些时日在下受了那逆贼胡惟之的蛊惑,对乐大人多有不敬之处,还请王兄看在你我多年的交情上,替在下在乐大人在前美言几句!”

……

连日来,王佐王员外府上来人络绎不绝,都是此前与胡员外写联名书参劾乐天的余杭、仁和两县商贾。

胡惟之真的通匪还是假的通假,王员外、白员外等人着实说不清楚也参不透,但却知道胡惟之落的这般下场,与乐天有着密不可分的干系,心中不由庆幸自己跟对了人。除此外,几人又何尝不知道乐天有杀鸡骇猴之意,乐大人不会容忍有人与自己做对,更不会容忍有人背叛自己。

通过胡惟之这件事,杭州城的商贾们终于彻底的明白一个道理,民告官,难,难于上青天;而官整民,易,易于反掌,才是历史的现实。

一个官,哪怕是一个离任的官,也不是轻易可以得罪的。

透过这件事,很多商贾更是看出了乐大人手段,心中绝不会再有任何想法,更清楚那份收在两浙路提刑司的逆匪账簿,谁知道乐大人会不会在上面添上几个人名。

很快,杭州地界的商贾们在得出前一个结论后,又看到一个问题,杭州知府、钱塘知县自弹弃职而去,留下两个空缺,朝廷一时半会不会派员前来任职,乐大人还未离开杭州,这两个印把子怕是要落在乐大人的手里。

总之,想到这里,那些曾参与联名参劾乐大人的商贾不由的捏了把汗。

民间百姓也是在观望着这件事。前些时日,杭州官场、商贾一致参劾乐大人的事情闹的沸沸洋洋,就在乐大人摇摇欲坠之际,突然间情势却是逆转了过来,足以让人称奇。

乐天主政的是钱塘,由于征税一事,仁和、余杭两县百姓对乐大人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钱塘百姓轻傜伇的日子还是让两县百姓很是羡慕,但却建立在征收自己税赋的基础之上,但又羡慕钱塘有个好知县。

听以乐大人无事,钱塘百姓尽数拍手欢庆。

什么苍天有眼,什么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什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等在百姓的口中欢呼出来,总之在钱塘百姓的眼中看来,乐大人无事就是朝廷清明,乐大人有事便是朝廷昏庸……

***********************

“历史真的被我改写了么?”手中捏着从汴梁送来的飞鸽传说,乐天口中喃喃道。

依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十一月十八蔡鞗迎娶茂德帝姬过门,两年后蔡京才会致仕,如今蔡家与皇室的联姻破灭,蔡京致仕,显然己经偏离了原本的历史进程。

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宋来说,蔡京致仕谈不上是什么好事,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个时候的大宋在徽宗的治理下己经千疮百孔,而且朝中奸臣妖孽也是特别的多,走了他蔡京,后面还有王京、李京、白京……

自明年后北地的京东东、西两路、河北东、西两路暴

乱、起义频发,后岁更是有方腊起义来动摇大宋的统治基础,八年后更有金兵大肆南侵,大宋的国祚还是与历史一样,时日无多了。

对于朝廷给自己差充杭州府事、署理钱塘县事的任命,乐天心中却是持着一种无谓的态度,这个时候将这个任务扔给自己,虽说官升一品,朝廷的意思是让自己收拾烂摊子,如今自己在钱塘的名声己经达到了顶点,再博取官名也没什么意思,况且杭州府衙事务众多,自己一个不慎便会将自己辛辛苦苦博来的清誉毁于一旦。

突然间,乐天有一种孤单与无助感,日后的大宋几乎遍地狼烟,自己想要寻个清静之地也不大容易了。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