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和珅狂想曲 > 第六章 兄弟报名

第六章 兄弟报名(2 / 2)

“并且这一项,当拟出一个简单易行且通用的评判标准,用以最大程度避免人为的主观判断。毕竟是多个考场同步进行,一旦参杂了考官的主观人为因素,那么多少会使此次招生失去些公平。我相信咱们大部分的考官都是清正廉洁的,但事事无绝对,并且保不齐某个考官还会无意负责到自己的朋友子侄。即使是为了避嫌,这一点也需要大家讨论三思。”

听到英廉大人如此说,众人在思考之后也觉得有些道理,于是纷纷跟着点头应是。

“不啰嗦了言归正传,老夫觉得这第一项应该……”

另一边,和珅在经历了那一晚与英廉的谈话之后也并没有闲着。除了用去一天心不在焉的思考之外,报名开始的当天一早,他就拉着半大的弟弟一起去了报名现场。

与一群家长、孩子、仆人、管家排了足足有两个时辰的队,和珅才终于将自己和弟弟的名字报了上去。万幸的是,和珅心里一直嘀咕的情况并未发生,英廉那个老头说的还真没错。负责登记的书记官用复杂的神色看了眼和琳后,并未拿他的年龄说事,也并未找茬不让他们报名。而是一板一眼验证了他们的户籍与身份后,照例为他们做登记颁发了考试用的专属号牌。

和珅有些惊讶,自己和弟弟拿到的号牌竟是二百三十三和二百三十四。怪不得今日排了这么久的队,仅仅才过这么一会,报名的人数竟就如此的恐怖。也不知考核当日会有多少个学员与自己兄弟同台竞争,但他清楚知道每次咸安宫官学录取不过也就只有那三五十人。即使仅仅看已经报名的数量,此次最少也会是四比一的惨烈竞争。

其实和珅是真的挺看重那二两银子贴补和每季发下那些米粮的。相较于求学而言,他自认为论天下文采没有几个人能超过纳兰哥哥,品天下武术一样没几人能击败察哈尔灿。有了这两位兄长的悉心筑基与指路,日后自己只需循序渐进、勤勉不绝即可不落于人后。

但这两个兄长毕竟离开了京城,自家弟弟的教导却多少还得依靠这咸安宫官学的力量。他本打算在下次招生之时厚着脸皮上门恳求,再依仗着父亲的官职关系,想方设法通融让弟弟早些考试。可万万没想到,就在这一次,在弟弟仅仅只有四岁之时,却被他讹来了这么个入学的机会。

和珅深知自家的情况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本事,弟弟四岁入学和八岁入学所得到的收获和这四年间的历练,对他而言足足可称得上是天差地别。

和珅自己也是刚从这四年中走过,如非上天眷顾接连遇到贵人有了连番的奇遇与收获。他与别家子弟间所积攒的差距可就真的一言难尽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自然有着深刻的道理。

总之他这次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将弟弟送进这国家级殿堂。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