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醉枕大明 > 第三十二章 县衙报道

第三十二章 县衙报道(2 / 2)

想起以后这也是自己上班的地方了,今日纪浩倒是仔细看看了这大明县衙的规制。

从生门进来,迎面便是一座瑞兽照壁。绕过瑞兽照壁,便来到县衙的前院。

前院正中一条甬道,东侧两侧各有两排厢房。

这种纵深的四合院套院,不管是官衙还是民宅,都是越里进的院子,住的人地位越高!

是以,这县衙前院只是县衙一干杂役帮闲呆的地方,那些官老爷们都是在里边的。

纪浩顺着前院甬道继续往前走。

甬道的尽头是一道仪门。

穿过仪门,便看到甬道正中里着个亭子,亭中一块石碑,上书“公生明”三个大字。

亭子后面便是县衙大堂了!

绕过这亭子时,纪浩见里面石碑后面刻得是:“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血~红的大字!

这十六个大字正好对着大堂,应该是专门写给大堂上的坐堂官看的!

纪浩知道这规矩好像也是洪武皇帝老朱定下的,天下府县衙署都需要立这块石碑的。

这块石碑对衙门的坐堂官算是一种警戒。

县太爷若是在大堂问案,一抬头就看见这十六个血红的大字,估计是相当不自在的。

此时节当官的有几个心底真正无私的?!

怕是这大堂正对着这石碑,也是县太爷总在二堂排衙问案,没事儿不坐大堂的原因之一。毕竟换做是谁,每天瞅着这么一块石碑,也是心里不舒服的。

大堂和仪门之间的这个院很是宽敞,这便是县衙的正院了。大堂东西两侧各有一排有些破旧厢房。

纪浩绕过这放置石碑的亭子,从左边一排厢房经过时,见那一排厢房的门楣上都嵌着一块石牌,上面分别书写着“吏房”、“户房”等字样,这应该是县衙六科房的吏员们的签押办公的地方了。

纪浩穿过大堂,便来到二堂所在的后院了,

后院县衙二堂的左右两边,也各有一排颇为陈旧的厢房门口,这两排厢房便是县衙里的各位官老爷日常办公的签押房了。

大明以左为尊,县衙二堂坐北朝南,这左手边便是东边,因此这二堂东首第一间最大的厢房是县尊的签押房,其他几位县衙属官按照二尹三衙四老典的顺序,依次在二堂两侧的其他厢房办公。

总体来说,蓬莱县衙的前衙是颇为陈旧颓败的。

“为官不修衙”,是大明文官约定俗成的规矩。

大明的文官是流官,不像武将大都是世袭罔替。

文官在一处任官,一般也就几年的时间,你修好了衙门,屁股还没做热乎就有调任了,平白便宜后任官员,为他人做嫁衣,自己还得个搜刮民脂民膏的坏名声,说不定还会被那些科道御史参上一本,到时更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大家都对这衙门能将就就将就,起码面子上要做出为官清廉的样子。

据说在大明朝,就连内阁大学士办公的内阁值房,也都低矮逼仄、破旧不堪,所以地方上的府县官衙普遍破旧,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文官们日常起居所在的后衙,据说一般还是修缮的很不错的,只不过一般百姓是见不到的。

对于后衙,纪浩自然也是见过的。

纪浩来到县衙二堂所在的后院,先到东首第一间签押房找冯知县报道,顺便还要问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纪浩让县尊签押房门口侍立的一个长随进去禀告一声,很快长随出来告诉他,县尊请他进去。

纪浩整了整身上的衣衫,抬脚进入张知县的签押房。

……

……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