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三百七十八章 招揽

第三百七十八章 招揽(2 / 2)

庞学林道:“帮我把从10月21日到12月8日这段时间空出来,这段时间我要闭关,不要让任何人打扰到我。”

“闭关?”

左亦秋微微一愣,有些不解。

庞学林道:“我搞研究的时候不希望有人打搅。”

“哦。”

左亦秋脸上露出恍然之色,随即,左亦秋又道:“对了,庞教授,上周您让我联系的那位曹源博士,他下午抵达江城和您见面。”

“曹源下午到?”

庞学林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他找曹源,自然是为了超导方面的研究。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有天才的话,那么曹源无疑是其中之一。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起经过基因优化剂改造之前的庞学林,曹源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曹源是西川省人,从小就展现了过人的学习天赋。

因为天赋异凛,十一岁被深城的一所实验中学看中。

在实验中学中,他仅用三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全部的课程。

三年之后,十四岁的曹源以668的成绩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本科阶段,曹源依旧成绩优异,获得了中科大的郭沫若奖学金。

十八岁那年,曹源本科毕业,获得了麻省理工的offer。

进入麻省理工后,曹源虽然与自己想要进的物理系失之交臂,却意外进入了麻省理工电气工程系,跟随导师Herrero读博,然后在HERRERO手下对双层石墨烯的相关特性展开研究。

二十二岁,曹源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杂志发表两篇关于石墨烯超导的文章,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

同年,曹源登上《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的未知。

曹源后来的经历庞学林不太了解,这段时间他查超导方面的资料时,隐隐感觉到曹源的那个发现,对于他寻找一种具备普适意义的超导理论至关重要。

因此他托人问了下曹源的情况,这才知道曹源已经是中科大的副教授,独立带领一个团队搞凝聚态物理方面的研究。

于是庞学林干脆让左亦秋联系上了曹源,希望能和他见一面。

他倒没想到,曹源会主动赶过来。

下午两点半,庞学林在办公室里见到了这位只比自己大两岁的天才少年。

曹源中等个子,身材消瘦,带着眼镜,人看起来很精神。

两人年纪相当,又同属于学术界的新生力量,很快就熟络起来。

寒暄片刻之后,庞学林笑道:“曹教授,我这次之所以邀请你过来,是想问你一下,有兴趣加入钱塘实验室吗?”

“加入钱塘实验室?”

曹源微微一愣,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

他之所以在接到左亦秋的电话后,主动赶到江城,主要是对庞学林他们团队的大尺寸高纯度单层石墨烯制备技术比较感兴趣。

他也才回国一年多,目前在中科大带领一支团队搞石墨烯超导方面的研究,但中科大那边制备石墨烯采用的是CVD外延生长设备,不管是纯度还是缺陷,都和江大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的石墨烯有不小的差距。

他还指望着能从庞学林这里搞点高纯度的单层石墨烯回去,却没想到庞学林打起了挖角的主意。

来钱塘实验室工作,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

特别是柯顿·沃克和庞学林合作搞定锂空气电池后,学术界想和庞学林合作的人有如过江之鲫。

要是曹源回国之前,庞学林向他发出橄榄枝,说不定他当场就答应了。

只是现在他刚回中科大一年多,中科大那边给他的福利待遇以及科研条件都非常不错,而且他又是中科大培养出来的,对母校很有感情,庞学林突然向他抛来橄榄枝,他自然有些犹豫。

庞学林一眼就看出了曹源的心态,微笑道:“曹教授,我的意思不是让你从中科大离职,而是我们钱塘实验室和中科大一同合作,帮你共建实验室,当然,你同时也算是我们钱塘实验室的一员。我唯一的一点要求就是,希望你能按照我给出的相关理论分析,帮我寻找碳纳米材料领域可能存在的超导体。”

“啊?”

曹源微微一愣,连忙点头道:“当然没问题!我回去之后马上找校领导提一下,我想我们学校应该会很有兴趣和钱塘实验室的合作。”

“那就好!”

庞学林笑了起来。

根据他所知,2014年曹原就加入了Pablo Jarillo-Herrero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该团队当时已经开始进行将碳片层堆叠和旋转至不同角度的尝试。

曹源的主要工作是考察在堆叠的双层石墨烯中,如果将其中一层相对另一层旋转极小的角度后会发生什么。

根据一种理论预测,这种扭曲会极大地改变石墨烯的行为,但许多物理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

曹源决心创造出这种以微妙角度扭曲的双层石墨烯,并发现了一些奇异的现象。

对石墨烯施加微弱的电场并冷却至绝对零度以上1.7度时,会让能导电的石墨烯变成绝缘体。

然后只需稍微调整一下电场,扭曲的双层石墨烯就能成为一个超导体,让电子实现零电阻流动。

从庞学林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曹源在这个实验中,用原创的方法先将单层石墨烯撕裂,组成方向相同的双层石墨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校准。

此外,他还通过调整低温系统,达到了能让超导态更为显著的温度。

事实上当时凝聚态物理学界,同样也有团队注意到了转角1.2左右的时候双层石墨烯体系的鞍点会降到费米面附近,而且紧束缚的结果和试验结果明显不符,这也意味着体系存在强关联。

但没人想到对这个体系进行降温,并且做输运。

由此可见曹源的这份工作并非源自运气,而是实力使然,他们实验做的很细致,也非常清楚自己的预期。

而且曹源强大的动手能力,也成为这项成果的关键所在。

这也是他能够成为那两篇论文一作的主要原因。

这样一位天赋实力俱佳的实验物理学家,正是庞学林需要的合作对象。

接下来,庞学林和曹源又聊了一下超导方面的议题,就帮他扩充实验室设备以及相关团队达成了一致意见,当天晚上,庞学林还专门让左亦秋预定了一家酒店宴请曹源,两人相谈甚欢。

至于后续与中科大的一些接触以及具体合作内容,庞学林就交给手下的团队去处理了。

在出席完首座金龙电池工厂落成典礼以及庞学林数学研究中心的揭幕后,庞学林又花了五天时间,面试了一百多位希望入职钱塘实验室以及江城高等研究院的学者,然后开始进入闭关状态。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