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探索》

第四百一十五章 《探索》(2 / 2)

文小刚主要从事量子霍尔液体、高温超导体、拓扑序/量子序及新的物质态,基本粒子的起源的方面的研究,在麻省理工,他和李雅达算是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

“这家伙怎么过来了?”李长青有些惊讶道。

庞学林不由得为之一愣,李长青的语气,看起来和文小刚还挺熟悉。

“长青教授,你认识文小刚?”

李长青笑着说道:“我和他以前是中科大的同班同学,我本科学的是物理专业,当年和文小刚一同考CUSPEA,我没考上,研究生就转到了化学方向。他是我们那届第一名,也是我们班混得最好的一个家伙。我和他也有十几年没见了,上次见他,还是我去麻省理工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庞教授,他这次突然来访,我估计是冲着你的那篇超导体理论的论文来的。”

庞学林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不管他为何而来,总之我们先去看看。”

三人来到庞学林的办公室,便看到一个脑袋微凸,身材高大的男子,已经在办公室旁边的会客室等候多时了。

他的身前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左亦秋正和他说这话。

“庞教授。”

看到庞学林他们进来,左亦秋率先起身。

这时,文小刚也跟着起身,和庞学林握了握手笑道:“庞教授,你好,我是文小刚。”

“文教授,你好,久仰大名。”

接着,李长青也迎了上来,笑着说道:“老文,好久不见。”

“你是,李长青?你也在钱塘实验室?”

文小刚似乎有些意外。

李长青笑道:“我现在就在庞教授手下做事呢。”

两人寒暄片刻,这时,庞学林又指着曹源道:“文教授,这是曹源教授,也是中科大毕业。”

文小刚笑了起来,说道:“小曹我怎么会不认识呢?当初在麻省理工的时候,他想考物理系,结果没进去,后来转去了电子工程系,没想到兜兜转转,我们又在这里见面了。”

“文教授,您好!”

曹源也和文小刚握了握手道。

随后,四人分别在会客室的沙发上坐下,左亦秋为他们端上了香浓的咖啡。

这时,文小刚说道:“庞教授,不好意思,这次冒昧来访打扰到您了,我也是一时间找不到您的联系方式,才直接找上门找您的。您应该已经猜到我的来意了吧?”

庞学林道:“文教授,你应该是为我那篇论文而来的吧?”

文小刚点了点头,笑道:“庞教授,你果然慧眼如炬,其实这次过来,我主要有个问题想问一下您。”

“什么问题,请说。”

文小刚沉吟片刻,说道:“你们应该有了常温超导体的初步技术路线了吧?”

庞学林微微一愣,似笑非笑的看着文小刚道:“文教授,不好意思,这个我没办法直接告诉你。”

文小刚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些太过直接了,说道:“庞教授,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是我冒昧了。是这样的,我在凝聚态物理学领域浸淫了大半辈子,虽然也取得了些许成就。但对于超导理论的本质机理,我始终没能研究明白,更不用说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室温超导体了。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看到有一天室温超导体真正出现在我面前。假如你们真的有实现新型室温超导体的技术路线的话,我希望加入到钱塘实验室的团队中去。不知道你们欢迎吗?”

庞学林微微一愣。有些吃惊,他没想到文小刚竟然会毛遂自荐。

庞学林沉吟片刻说道:“文教授,你能够过来,我个人是持欢迎态度的,但是里面有两个问题。”

“什么问题?”

“第一,你假如想要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必须要放弃麻省理工的终身教职,全职回国。第二,这个项目作为国家保密项目,你的国籍同样是一个大问题……”

文小刚沉默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假如我现在申请更换国籍呢?”

庞学林和李长青对视一眼,有些惊讶道:“文教授,你这是下定决心了?”

文小刚点了点头,说道:“我今年也快五十八了。都说叶落归根,叶落归根。之前考虑到儿女的一些意见,再加上我父母已经去世,老家也没什么人,所以我也没有回国的心思。但这一次,我不想错过这场科学界的超导盛宴。”

庞学林笑了起来,说道:“行,假如你这方面没什么问题的话,我欢迎你能回国,加入钱塘实验室。”

文小刚一颗提着的心这才放松了下来,说道:“好,那我就尽快回美国办理离职手续,至于国内的身份问题,那就麻烦庞教授了。”

庞学林笑着说道:“放心吧,你能够回来,国家欢迎还来不及呢,肯定会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国籍转换手续。”

当天晚上,庞学林在钱塘实验室[ www.baquku.com]内部的小食堂设宴款待文小刚。

第二天,庞学林又让李长青安排人带着文小刚在钱塘实验室内部参观了一圈。

这位大佬在整个凝聚态物理学界,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而且在麻省理工任教超过三十年,可谓桃李满天下。

文小刚的假如,对于钱塘实验室吸引在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顶级学者,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三天后,文小刚搭乘飞机离开江城,重返美国。

一个月后,文小刚放弃麻省理工终身教职,返回中国。

消息传出后,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不过对庞学林而言,这些都只是一些零碎的琐事。

这段时间,他除了定时关注多壁碳纳米管超导体团队以及石毅那边正在研究的动态APT技术外,剩下的时间,庞学林把精力放在了即将准备出版的《探索》杂志上。。

按照庞学林的规划,《探索》系列杂志,未来将比肩《自然》与《科学》这两大老牌顶刊。

除了《探索》主刊外,未来还分别会有《探索·数学》、《探索·物理》、《探索·化学》、《探索·生物》等各个细分期刊。

就像《自然》一样,涵盖数十门学科,方方面面的领域。

当然短期内,《探索》的主要目标将聚焦于主刊的看法工作。

因此,《探索》杂志创刊号,无疑将是重中之重。

如果这一头炮能够打好,以庞学林的号召力,未来《探索》杂志的发展将毫无疑问走上快车道。

因此,但创刊号仅仅只刊登一篇关于超导机制的重量级论文,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再能来上两篇类似的论文,那才是《探索》杂志轰动整个科学界的时候。

可问题是?该从哪里入手呢?

庞学林坐在办公室内,低头沉思,过了一会儿,他拿起趣÷阁,在稿纸上写下了数学两字。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