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万燕VCD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万燕VCD(2 / 2)

这种影碟机粗大笨重,播放的镭射影碟也是个庞然大物。

镭射影碟尺码和黑胶唱片相若,表面和音乐光碟相似,它以镭射读取预先刻录在碟片上的讯号,并转换成影像讯号(如PAL、NTSC)供电视机播放。

由于使用类比储存,镭射影碟没有DVD马赛克、色带或其他因数码量化带来的问题。

而且镭射影碟能提供的影像质素接近广播电视,因为是非接触式的关系,没有录影带放多了会影像会变差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这么粗大笨重的机器和影碟,卖得并不便宜。

一台刚上市的日本先锋LD影碟机要卖到八九千块钱,而一张LD影碟则要卖到四五百块钱。

即便如此,1993年中国市场上,LD影碟机销售达到了一百万台。

其他影音产品销量也很高:组合音响销售一百四十二万台,录像机一百七十余万台,CD激光唱机一百六十余万台。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的潜力。

刘胖子见庞学林呆呆地看着LD影碟机,不由得笑道:“庞兄弟,你对这玩意儿感兴趣?我这边有不少碟片,都是香江那边的片子,还有一些带点颜色的,要不要看看?”

说着,刘胖子朝庞学林眨眨眼,露出男人都懂的表情。

这时,已经将行李放好,跑到庞学林房间里参观的慕青青好奇道:“刘大哥,什么叫做有颜色的影碟啊?是画面彩色吗?”

“咳咳!”

跟在慕青青身后进来的慕东来道:“小刘,庞小兄弟这才多大,别带坏小孩子。”

“慕教授教训的是,教训的是!”

刘胖子嘿嘿笑道。

他可不傻,怎么会看不出慕青青以及慕东来对庞学林的青睐。

而且刘胖子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一双眼睛却毒得很,看人很准。

眼前这位庞兄弟,尽管对方声称自己孤儿出身,成长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但无论从他的言行举止,还是那天晚上展现出的超强能力,都给人非同凡响的感觉。

刘胖子很清楚,和庞学林搞好关系,对自己绝对有好处。

当然,前提条件是不能得罪慕青青。

这位漂亮的小丫头,显然是冲着庞夫人的位置去的。

庞学林笑了笑,没有在意刘胖子的话,而是看着眼前的LD影碟机若有所思。

这台LD影碟机,让他想起了曾经在资料上看到过的VCD技术。

1992年4月,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正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这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视技术博览会。

时任皖省现在集团总经理的姜万勐,正驻足在一个2平方米的展台前,沉思良久,不愿离去。

牢牢吸引他眼球的是一项图像解压缩(MPEG)技术,由美国C-CUBE公司展出。

眼前这项技术,给工程师出身的姜万勐一种直觉:用MPEG技术,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制成音像视听产品VCD,那么,一个低成本、小尺寸的VCD光盘便可以取代既昂贵又占据大量面积的LD影碟,物美价廉,加上国内对影音产品的强烈需求,VCD必将开创光盘记录的全新时代!

这一开创性的构想,促使他迫不及待地想应用C-CUBE公司的MPEG技术。时任C-CUBE公司董事长的美籍华人孙燕生决定与姜万勐合力打造应用MPEG技术的消费电子产品,开创一个光盘记录与播放的全新时代!

皖南省万燕电子系统有限公司顺势成立。

万燕的万,指姜万勐,燕,取自孙燕生。

姜万勐的想法成真了。

1993年9月,万燕第一批,也是世界上第一批1000台VCD机下线。

产品刚下线,1000台VCD机马上被国内外家电公司抢购一空,他们迫不及待地把万燕的VCD买回去拆解研究。

1994年初,万燕VCD进入市场推广阶段,这时,VCD机定价5300元,万燕生产了几万台VCD机,很快也就卖完。

此时的姜万勐和万燕公司,意气风发,雄心勃勃,倾注全部精力财力培育VCD市场:一边向市场推销产品,大打广告;一边收购十一家音像出版社的版权,推出97种卡拉OK碟片,让消费者尽情享用VCD提供的丰盛的视听大餐。

老百姓对VCD的接受很快,而VCD产品推出的近一年来万燕都牢牢占领市场100%的份额。

万燕的努力得到了消费者的十分肯定。

一手打开VCD市场的万燕,在这时走向了最辉煌的时刻。

然而,姜万勐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姜万勐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申请不申请专利似乎意义不大,关键是要让产品尽快占领市场。”

结果,就这一个失误,让万燕把自己逼入绝境:

第一:任何一家家电厂家,甚至家庭作坊都能拿万燕的技术生产VCD机,一时间,万燕出现了无数的对手;

第二:背负着巨大研发成本和市场培育成本的万燕,一台VCD卖四五千都没多少钱赚,面对众多厂家“拿来主义”低成本、低价格竞争,万燕无能为力;

第三:培育市场的各种铺张,耗尽了万燕的财力和精力,因而再也无瑕对自己的技术进行升级改进,落后的技术很快被先进的技术淘汰。

生意人的商业嗅觉是非常灵敏的。

VCD机蕴藏的商机,对于中国商人,特别是粤省商人来说,无异于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青草地对于饥饿的马群。偏偏,万燕开发的这一片青草地,没有任何设防,任何饥饿的马儿都能进来饱餐一顿。

组装VCD整机对技术要求并不高,也没有生产许可等政策限制,再加上市场已经被万燕一手打开,粤省又是散件水货的聚集地,几个因素综合影响之下,很快,VCD组装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珠江三角洲。

“床板工厂”开始遍布大街小巷,一个人一天可以组装10台、20台,一家老少一天就能装出几十台,各种品牌VCD机鱼龙混杂,但生产的产品都供不应求。

1995年4月,在“万燕”耗巨资推出第一代VCD产品后一年,胡志标筹集80万元的资金,在中山市东升镇成立“爱多”公司。

6个月后,胡志标利用进口散件,迅速生产出整机。爱多的VCD机生产成本是低廉的,因为前期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工作已经由万燕完成,爱多只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享受成果。

1995年11月,“爱多”投下重金在央视打出广告。并请影视巨星成龙做品牌宣传,一时间声名鹊起。此时,VCD市场也开始呈现“爆炸式”的增长:1994年,VCD机销售量仅为万燕生产的几万台;1995年增至60万台;1997年猛增至1000多万台。

步步高、金正、万利达等VCD企业迅速成长并占据VCD市场重要地位。

到了1998年,全国约有385家VCD生产企业,其中年产50万台的企业有近10家,年产150万台以上的企业有3家,VCD年产量达到1500万台。

商业部的一份内部报告中指出:“从1994年批量生产开始至今的近十年时间,形成一个年销售收入达人民币一百多亿元的影碟机产业,这种发展速度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工业史上也属罕见。”

这么好看的数据,更加衬托着万燕的凄惨。

早在1996年,距离万燕推出全世界第一台VCD两年之时,全国VCD销量已突破600万台,但“万燕”VCD的市场份额却已不足3%。

同一年,“万燕”被同省的美菱集团重组,成为美菱万燕公司。

至此,万燕,这个一手开拓VCD市场的公司,被迅速成长的VCD市场踢出局。

VCD技术,无疑是自己在商业领域崛起的关键所在。

问题是,自己现在手头的资金加起来才五六千,再过四个月,万燕就将推出第一台VCD影碟机。

因此,庞学林必须想办法在几个月内,搞定原始启动资金,同时申请注册VCD专利,同万燕一起展开竞争。

届时,庞学林完全可以凭借先知先觉的优势,取代万燕的位置,甚至通过专利技术压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对庞学林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