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五百零六章 地电流

第五百零六章 地电流(2 / 2)

庞学林也不担心自己的谎言被戳破。

地电流和地磁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地电流是地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地球内部的地核中存在铁镍核心,这层液态物质即可流动,又可导电,被称为导电流体。

由于地球自转,导电流体发生运动。

如果起初在地核内有非常微弱的磁场,就会在导电流体中激发电流,经过非常复杂的相似于自激发电机的机制,磁场和电流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的稳定性,形成地电流和稳定的地磁场。

地电流犹如大地血脉,它的存在和运动很早就被人们发现。

甚至很多科学家意识到,地电流与地震存在着不小的关系。

比如地震就是地壳运动,那地壳运动就正好等同于导体(大地)在磁场(地磁)中运动。

这是类似发电机有电的原理。

发现地震也会产生异常的地电流,要归功于Varley,他对1871年3月17日加拿大地震的观测,才确认了这一现象。

后来,日本对1923年的关东地震和1949年的鸟取地震都取得了地电流异常的震例。

我国是在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起步的。

地电场的观测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在地下相距几十米到百米远的地方,埋放两个铅板,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毫安表)或电压表(毫伏表)的两端,就能从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这种方法是不需外加任何人工电源的。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许多厂矿、学校和农村都开展过地电观测,是群测群防的重要手段之一,老百姓给了它“土地电”的美称。

但是土地电异常却存在着真假难辨的难题。

造成这些异常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金属电极的化学电位极其不稳定,加之自然电场的复杂变化,使微小的地震信息湮没其中。

在技术水平有限的客观条件下,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决定暂时淘汰土地电方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电阻率的观测上,这是一种外加人工电源的地电方法:先用人工电源把变化不定的天然地电场抵消成零,使测量数据得以稳定,再改测地下介质的电性参数——电阻率,这种技术在工程勘探的应用是相当成功的。

但是在地震预报上面,依旧没能起到多大作用。

直到这个时代,人类对于地电流的认知还非常浅薄。

比如落日工程,虽然测量了地电流的相关参数,但做分析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想到地电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做的不错,你先下去吧。”

沉默了许久之后,沈渊才再次出声道。

庞学林点点头,问道:“对了,老师,落日六号……现在怎么样了?”

“烧熔发动机与主舱结合部断裂,地层飞船的烧熔发动机用超高温射流为飞船切开航行方向的物质,没有它,只剩下一台推进发动机的落日六号在地层中是寸步难行。而且构成飞船的中子材料密度大于地核密度,液态铁镍对飞船产生的浮力小于它的自重,现在落日六号正在向地心沉下去。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进入地心!”

庞学林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转身离开了指挥控制中心。

沈渊看着自己这位弟子的背影,微微皱了皱眉。

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自己这位弟子,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