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武侠修真 > 哥的魔鬼传说 > 第九回 地下墓冢

第九回 地下墓冢(1 / 2)

黔西南的一些偏远乡村,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当地的本土文化。在一些极落后地区,人烟稀少、风俗古怪。比如人死后的安葬,在少数蛮荒并沿袭古老风俗的村落内便是其中一项诡异的禁忌。

据现代一些科学、历史学家考证,黔西南部分自古穴居的村落里,死者的安葬曾有许多不解的疑点,这些疑点中有如下情形:

一、一些地区的死者前一天死去还在家中,第二日尸身却不知去向,也不见有人将尸身抬出的,当地人彼此默契,仿佛都知道尸身去了哪里。

二、从未在乡村、山野间见过当地人的墓地,仿佛所有的死者都不是以土葬的方式来处理,按照当地习俗,亡者一般是不予火葬的,那么这些尸体去哪里了呢。其实,尸体往往在夜间被当地人神秘的转移到了另一处隐秘所在,但具体位置外人则无法得知。

(这些悬疑的丧葬习俗确有考证,曾经在央视某频道播放过部分内容,列位如有兴趣,可亲自深入黔西南采访查证。)

曾有痕迹可考,古时候部分穴居部落死者的尸体,很可能是由同部落中的人吃食了!这种说法虽然恐怖,但却符合古时穴居部落的客观情况:穴居部落的人民一生都喜欢所居住的洞穴,死后意愿或许也是要留在洞穴内;穴居部落有时食物短缺;洞穴内停发尸体容易造成腐烂发臭并引起疾病等。因此古代穴居部落便以这种“将亡者彻底留在大家心里”的方式进行尸体的处理。

还有一些穴居部落则是采取了尸体的集中存放。因为穴居部落习惯了洞穴生活,人们出生到死都愿意将洞穴作为自己的归宿,为了使部落中的亡者死后仍在洞穴中安心休息,在黔西南广阔的喀斯特溶洞地貌的地理条件下,地层之下的各类洞穴、溶洞纵横交错,穴居部落便挑选一处最深、最隐蔽的洞穴作为所有死者的尸体集中存放地,类似于今天的墓园。另外,为了不叫外人打扰,这种墓园的具体位置只有部落中的头领才有权知道,甚至相传,在黔西南的地下深处,有一个真正意义的“阴曹地府”,许多亡者都以另外一种形式活在地府之中。

当然,今天已没有人再穴居洞中了,穴居部落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均已走出了洞穴,住进了附近新建的村落当中,那些原本神秘的洞穴则变成了供游客参观的景点。

话说回来,六年前滕老伯带着尹安重又在黔西南深处寻觅玲珑妖界的踪影,夜晚时常借宿在当地的一些偏远村落中。

某一晚,他们两走入了一个极为偏僻的村落,即使滕老伯常年行走在黔西南,来到这个村落也没有几次,因为实在可以说是在大片穷山恶水的最深处,交通极端不便利,晚上也从未在此借宿过。

这个小村落只有二十来户人家,村子里当天早夭了一个五六岁的孩童,从其中一户人家传出不断的悲泣声。算做村长的一位老者见来了外乡人,对滕老伯二人还算热情,招待滕老伯他们吃过饭后安排了一间空房供两人暂且休息下来。

到了半夜,村落里微微传来悉悉索索之声。滕老伯和尹安仔细一听,是五六号人的说话声。因为滕老伯练过听力,因此对几人的谈话大概都听在耳中,大意是村子里死去的这个小孩算是宗族中的子嗣,要在寅时以前送去宗族的葬冢。

滕老伯很早就知道当地一些丧葬风俗,倒没怎么关心过这方面的事情,不过那几人后来的对话倒是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原来,其中有两个听起来是中年人的村人问一位老者说:“长老,咱们葬冢里的那些怪物怎么办,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啊。”“能怎么样,不要去招惹它们,否则就是死,但愿它们不会一直呆在那里吧,哎。”老者似乎极为无奈的叹道。“但愿是这样吧,长老,那我们先去了。”一名中年男子说完,似乎抬起什么略重的物事,轻轻的出村而去。

怪物!滕老伯顿时心中一惊,难道这与他苦苦想找的玲珑妖界有关吗。滕老伯当下叫上尹安,两人准备好防身行头后悄悄的从屋子中出来,乘着微稀的月光,远远循着那几个村人的身影跟了上去。

从子时不到硬是在荒山野岭中走到了寅时,一路上树影婆娑、怪鸟哀啼,绕过几道山梁后,滕老伯二人跟着几个村人的黑影来到了一片错综复杂、怪石崚峋的山岭里,这山岭爬上不久后是一条深沟,下了沟后七绕八绕,若不是滕老伯眼力耳力远超凡人,定然早已是跟丢了。

最新小说: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我真没想顿悟啊 万法修真路 传奇附身 最强附身系统之金牌武师 深山武馆 异界之御兽之主 原剑客 简心沈桀修 神医王妃睥睨天下千云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