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史上最强投机者 > 第6章 万元户

第6章 万元户(2 / 2)

说着话,刘淑英端着一碟辣椒炒猪肝走出来,看见小院儿里的陆远山随口支应道:“锅里还有西红柿蛋汤,盛出来吃饭。”

“行,这交给我。”

陆远山沉稳的一点头,撸起袖子就走进厨房里了,刘淑英抿嘴一笑,招呼陆航说道:“儿咂,进屋吃饭。”

“哎,好嘞。”

家里这一套平房65个平方,客厅窄小的只能放一张餐桌,靠墙角打了个三脚架,上面放着14英寸彩电,用带着蕾丝边的白色电视罩盖着,防止落下灰尘。

餐桌是一张油漆斑驳的老木桌,沉重而结实,似乎再用上100年都不会坏,可早已经看不出原来油漆颜色。

陆家四口人,父亲陆远山是南岗下属红星制鞋厂厂长,企业正科级干部,母亲刘淑英是省妇联正科级办事员,处于半上班半退休状态,到了单位也啥事没有。

但刘淑英这个正科级办事员可是正儿八经的行政编,比陆远山企业编正科级强多了,拿的工资补贴也多150多块。

上层建筑决定话语权,因此在家里这一亩三分田,刘淑英说话比陆远山管用的多。

大哥陆江今年24岁,金陵陆军步校毕业后,在南方粤省某部队任副连职干部,中尉军衔。

陆航18岁,今年大学没考上,在家待业三个月有余。

家庭地位从父母都围着转的恒星,瞬间转变为无人问津的荒僻星球,看着都有些糟心的那种。

桌上摆放着热气蒸腾的两菜一汤,翠绿的蒜苗炒肉片,酱色浓郁的溜肝尖,还有一碗泛着油花的西红柿蛋汤,都是家常便饭,可是刘淑英一双巧手做出来色香味俱佳,看着就引人食欲。

一家三口坐在桌边吃饭,说着家常话。

“老陆,上个月工资该发了吧,有没有奖金啊?”

“呵呵,吃饭,别提这些不开心的事。”

刘淑英听了很不高兴,又唠叨开了:“你们那个破厂都好几年没发过奖金了,人家刘海山建行系统每个月都有两三百块,奖金比工资都高了,刘海军他们纺织厂也有奖金,虽然没有那么高,一个月也有五六十块,最起码把每个月的菜钱应付了,省着点花能存不少钱,就你们那个破厂一分奖金都拿不到。”

“咳咳,淑英,你当着我这个厂领导的面,一口一个破厂子,是不是不大妥当啊?”陆远山干咳了两声,试图负隅顽抗。

“切,你不要笑死我。”

刘淑英夹了块肉给儿子陆航碗里,然后给陆远山丢去了两个大大的白眼球,说道:“就你们厂做的那个翻毛劳保鞋,年复一年的不换个样,就苦一点手工钱,八辈子也看不到奖金希望,我对你可算是死了心了。

“你看看电视新闻里播的,人家苏南农村里万元户都不算有钱的了,现在十万元户知道不?给你得猴年马月能苦这么多钱。”

陆远山听了不大高兴,放下筷子舀了口汤在碗里,慢条斯理的说道:“女人家家头发长见识短,苏南乡镇企业搞的那一套,上面也没有个明确说法,咋样还不知道呢?说不定啥时候政策就变了,你就别跟着瞎起哄。”

“什么叫我瞎起哄?最起码人家赚到了钱,真金白银的揣在口袋里改善生活,电视新闻上都支持。”

“是啊,爸,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条路是绝对不会变的。”陆航忍不住说了一句。

对付妻子是没有半点办法,路远山对付儿子可是手拿把攥,笃定的很。

只见陆远山把脸色一沉,拿出父亲的威严对儿子说道:“社会复杂的很,你这刚出校门的小子懂什么?这话就在家里说说,出去不准瞎表态,这是你一个小孩子能参与的事儿吗?”

“我都18岁了。”

“88也是我儿子,敢不听话照样揍你,臭小子。”

行吧,陆航一肚子的远见卓识都闷回肚子里去了。

想要改变父母亲已经形成数十年的观念,无异于螳臂挡车,在家庭暴力威胁下会死的很难看。

老人家还有几年才会南巡讲话,结束了保守与开放争论,说出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一朴实的实践真理。

现在这阵子,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粤省引进外资,搞三来一补的加工业红红火火。

东南沿海一些不良企业,每个月都在《青年文摘》和《大众电影》做广告,吸引不知内情的采购员前去,假冒伪劣的产品从皮鞋到机床一应俱全,坑一个是一个……

苏锡常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兴旺,很多企业渡过了原始积累时期,开始上规模上档次,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参与进来。

而在中西部地区,更多的是沿用老一套的发展思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洲沿海地区,却还没有渗透到广大内陆地区。

《瞭望周刊》上刊发代表不同观点的争论,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大讨论。

新与旧的交织,泛起了层层浪花,时代的大潮奔涌着前进,有人茫然四顾,有人疑虑重重,有人哭天嚎地,有人抹起胳膊已经干了起来。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淘进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

最新小说: 从红楼开始纵横武侠世界 勇冠绿茵从瓦伦西亚开始 修仙,从青梅开始 百年修仙,我快死了金手指才来 我漂泊在诸天世界 功德积聚:我封神成佛 半岛:我的养珠日记 神鬼世界的五通神! 我不是文豪 徐氏家族,符道求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