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革清 > 第369章 礼部新气象(五)

第369章 礼部新气象(五)(2 / 2)

钱清点点头,“我知道。只是以前不明白大明怎么就这么突然间土崩瓦解,还觉得清军很厉害。现在打了这么多年清军,觉得清军不过尔尔。此时虽然相信先生所说,东林党从国家角度来看就不是好人,然而不成想这帮人竟然如此废物!崇祯死时说,大明的朝臣都是亡国之臣,此言竟然是真的!”

霍崇觉得国家弄到这个地步,崇祯当然要负责任。只是历朝历代之中,在正史中记载的亡国之君,只有商纣王与崇祯是自杀殉国。与满清覆灭时候的丑态相比,崇祯还真的是刚烈英武。所以批评崇祯的话就说不出口。

正不知道该怎么讲,就听钱清稍稍压低了些声音,“先生,我对此事在意,也是为了咱们的孩子。他们断然不能让袁崇焕这样的家伙的给坑骗了。这才想听陛下说说。”

霍崇心中一震,扭头看向钱清。

军中的发型有规定。男子统统是军中短发,就是三毫米圆寸。从最高统帅霍崇,到普通士兵,全部一样。

女性则是齐颈短发。钱清是端庄的鹅蛋脸,留着这样的短发,看着还是小姑娘一样。然而听着钱清的话,却是一种充满了母性的感觉。而且钱清的目光沉稳坚定,虽然成亲不多久,感觉就颇为不同。

一时感动,霍崇却说不出安慰的话。只能把这件明末著名的事件再给钱清讲了讲。

按照为袁崇焕辩解的那帮人所说,‘十三日,侵晨,报奴全军过石门驿,公令马步兵尽出城外列营。营甫定,有奴骑二百余,分四队扎我军之东南,相持两时,并不件贼大兵。公令我发炮,贼闻炮即四队排为一字,忽退去。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

即便是华夏军因为路径依赖的关系导致近战并不令霍崇满意,也绝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华夏军仰仗着火器优势,向来是只要能与敌人进行大规模野战,就哪里遇敌,哪里破敌。断不可能出现‘欲战而无可战’的局面。

钱清曾经率军与鄂尔泰岳钟琪不交战,那也是因为钱清不想打成击溃战,想追求更大战果。而且当时在济宁,击溃敌人并不是主要目的。

霍崇叹道:“清儿,我之所以要整顿部队,就是不想让部队把某种看似万全的战术当成金科玉律。若是如此,咱们华夏军早晚也会弄出战无可战的混账事情!”

蓟门天险,不是现代人说的。这是古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既然称为天险,必然是非常难通过过的。一个人可以说谎,一群人也说谎?事关家国大事,举国上下一起说谎?但就是被潜越了,仔细看看当时守蓟门的上级主官是谁,他和袁有什么矛盾。潜越蓟门之前,为什么兵被调走了?明知蓟门失守,为什么大军拖拖拉拉。

好一句战无可战,面前根本没屁人,鬼跟你战?再者,蓟门失守,王已经死了,赵率教也死了,京城危在旦夕,居然在摆了一天阵,然后战无可战。

大军回援,连斥候都不派?连多少人跟自己对峙都不知道。

很明显,再蠢的主官,也知道派斥候去查探一下敌情吧。可以肯定,以辽东兵马征战多年,肯定知道这一条的。辽东兵马整天吹天下无敌,难道连个斥候都派不出去?肯定也不是。

钱清打了这么多年仗,听霍崇简单分析了这么些,也已经明白了霍崇的担忧。她慢慢的点头,感叹道:“先生说的是。若是咱们的部队只会在平原放排枪,的确是迟早会如此!”

“所以关键不在于是不是打了败仗,而在于是不是能根据局面努力争取胜利。更重要的是,这胜利到底是将领的胜利,还是人民的胜利。若是将领的胜利,他们当然就不会把士兵的生命放在眼里。他们打了胜仗,升官发财去了。死的那些人只是他们的垫脚石。若是如此,人民的牺牲又算是什么?!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好铁不捻钉,好汉不当兵。这话真的是胡话么?当然不是!谁的命不是命,凭什么给别人送死!”

霍崇说完,心情更是不高兴。想了想,就让人叫来礼部宣传口的负责人,询问最新宣传的《东林党》《龙门客栈》以及相关的几部戏剧准备的如何。

就见宣传口的家伙抓耳挠腮,一脸的为难,霍崇心中大大的不快。就逼问这家伙,到底准备了多少。

礼部毕竟是礼部。见到霍崇这反应,宣传口的不辩解,不推脱,满脸羞愧的答道:“陛下,这些总是没有商议出要点。所以总感觉不对头。请陛下指点。”

霍崇并不在意这样的反应,若是这些人能够写出在21世纪工业党眼中脉络清晰,有层次有深度,甚至是深入浅出的剧本来,霍崇倒是会意外。既然这家伙说了实话,霍崇就命道:“把人叫来,我亲自和他们谈!”

剧本拿来粗略浏览,霍崇就气乐了。这完全是说书先生的范儿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所有人都特么一球样。

当然了,也不能说礼部的人并不努力。他们的确试图着写出点啥来。然而完全没搞明白敌我矛盾是什么。既然事情搞不明白,那就只能归结于好人坏人,忠臣奸臣。

霍崇这边命人立起了好几块大黑板,把需要准备的文具准备好,就先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都赶来。霍崇先问道:“都吃饭了么?”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只有两人说道:“没吃。”

“把饭吃了。饿着肚子,干活不专心!”霍崇和以前一样的走起了流程。

等众人都没饿着肚子的,霍崇这才把潜越蓟门的著名案例拿出来给大家讲。

“若是说袁崇焕是后金的奸细,这个的确过了。毕竟么,大家看现在满清覆灭就在眼前,他们当中的大学士可有人投降的?一个都没有!因为他们在满清那边拿到的利益比咱们多。那些人才不肯抛下那丰厚的家业,跑来咱们这次从头做起。所以不要把袁崇焕塑造成一个心思深沉的坏人。我们要说人民能懂的话,那就得从基本的人心做起。咱们再看这个案例!”

祖大寿可是袁督师的亲密战友啊!祖大寿原本是想给袁崇焕辩解,却在不经意间,揭发袁崇焕让皇太极“潜渡入蓟”,使得真相大白:臣在锦州哨三百里外,踪迹皆知,讵意忌臣知觉,避臣邀截,乃从老河北岸,离边六日之程,潜度入蓟。督师袁崇焕檄调,当选精兵统领西援。十一月初三日,进山海关。随同督师星驰,途接塘报,遵化、三屯等处俱陷。则思蓟州乃京师门户,堵守为急。初十日,统兵入蓟,三日之内,连战皆捷。又虑其逼近京师,间道飞抵左安门外扎营。二十日、二十七日,沙锅、左安等门,两战皆捷。城上万目共见,何敢言功?露宿城壕者半月,何敢言苦?

说白了,祖大寿的辩解逻辑就是,袁督师知道皇太极在老河,可皇太极太狡猾,袁督师“不小心”就让皇太极“潜渡入蓟”了,但最后袁督师还是赶来京师,并连战连捷,所以袁督师冤枉啊!显然,祖大寿觉得袁督师让皇太极“潜渡入蓟”不是什么大罪过,嘴巴一溜,就把真相说出来了。因此袁崇焕被皇太极潜越蓟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要知道袁崇焕可是“合四镇兵十五万三千有奇,马八万一千有奇”,这全国精锐在手,结果硬是被皇太极“潜渡入蓟”,连牵制作用都没有,搁你是崇祯,你也要给气炸了。

听霍崇讲完这些,这帮礼部宣传口的要么沉思,要么不知所措。霍崇就问道:“潜越蓟门,这是个发生的事情。我们要讲的不是这件事本身如何,如果只讲这个,就是小孩子为了圆谎,就只能继续编造。同志们不要觉得袁崇焕等人是啥不得了的人,真的那么不得了,他们就把事情搞定了,而不会说这么多屁话!这件事只有一个要点,就是关宁军不肯为国效力,为什么关宁军不肯为国效力?理由只有一个,也是任谁都能明白的道理。关宁军的地位在于关宁军有人马,如果关宁军死战,拼光了,这些关宁军的将令们以后拿什么保障他们的荣华富贵!就从谁都能明白的利益入手!”

有人问道:“陛下,那就是关宁军们不好么?”

霍崇叹道:“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把关宁军内部分析一下么!”

经过一上午的分析,黑板上写了不少内容,哪些纸片上写了各种人物以及组织关系的特点,贴在各个要点上。

然后霍崇指着关宁军几个重要人物的点,“咱们觉得关宁军是坏人,然而关宁军将令看来,他们都是大大的好人。为什么是好人,起码他们没有投奔后金。朝廷有命,他们也去了!这就是他们以为自己是好人的根本!”

下面一阵苦笑,大家除了哭笑,也没啥能表达此时心情的方法了!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