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香江之落日之城 > 第八十八章 生意上门 (二合一)

第八十八章 生意上门 (二合一)(1 / 2)

“娟姐,进来收拾下!”吃完早餐后,阿红朝着屋外喊到。

“好的,太太!”一个中年妇女立刻进来收拾餐盘。

相比于菲佣,谢昌华更喜欢用自己人,因为懂得分寸,而且因为是中国人,不会轻易犯小错,因为还指望者雇主为家里的孩子倾斜一些社会资源。

“好了,我也该去上班了,今天可能要晚点回来,不用等我吃饭了!”吃完饭后,谢昌华披上外套就朝外走,阿红上前帮着打领带。

“每次周六都有事,是不是在外面养人了?”阿红说到最后把领带撸到了底,抬头看着谢昌华,仔细的打量着蛛丝马迹。

猜对了,但是没奖励,而且试探手段低劣,谢昌华看着阿红,面色不变的摇头叹了口气。

看到谢昌华没有任何心虚的表情,阿红又马上松开了领带,轻柔的整理了起来,边整理边认错道:“我开玩笑的!”

“你知道就好,不要开这种玩笑了,还有啊,你的那些小动作不要在做了,别人只是不好意思拆穿,我就更不用说了!”谢昌华后发制人道。

“不做就不做咯!”阿红轻声狡辩道,双手渐渐环住了谢昌华的脖子,撒娇企图跳过这件事。

“咳咳,谢生,外边有人找,领头的说叫袁更,和谢生您认识!”正当两人想更进一步时,阿力在外面背着两人禀报道。

见到自己钓的鱼主动上门来了,谢昌华朝着阿红耸了耸肩,放下了摸着屁股的手,说道:“知道了,请他们上来吧!”

“喂,整理下衣服啊!”

“知道了,你还是先整理自己的吧!”谢昌华捏了下阿红的大红脸笑着说。

……

“谢生真是年轻有为啊,才几个月不见,就已经功成名就了!”一进门袁更就笑着恭维道。

“袁生过奖了,这两位是……”谢昌华笑了笑后,看着另外两人疑惑道。

袁更马上介绍了起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中侨办的副主任林修德先生,这是联华电子公司的林中翘先生,在香港有一家2000人的电子厂。”

谢昌华点点头有些了然三人上门的目的了,招呼着三人入座。

中侨办是内陆70年后期为了安置越南归侨而专门划地设立的,里面走出了许多的科技名人,至于林中翘则是日后的电视大王,未来康佳电视创始人,78年参加广交会被华侨办拉着入了伙,美其名合作,其实是希望介绍外包工作给越南归侨。

“不知道三位今天来有什么指教?”几人落座寒暄一番后,见他们不好意思开口,谢昌华会意的开口问道。

“哦~,是这样的,谢生,我们打听到你有意发展电子行业,最近更是有大趣÷阁的投资捐给学校开发电子项目,我们中侨办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和电子加工有关,而且质量不错的!”林修德看了袁跟一眼后开口道。

还没等谢昌华开口,袁跟紧接着补充道:“林生的意思是能不能把一些简单的外包工作交给中侨办,比如电路板的焊接,帮助改善一下归侨的就业安置环境。”

来得刚刚好,我正想打入内陆刷好感度呢。

他刚想开口,阿红就给三人一一上了茶。

“多谢谢太!”林修德谢道。

“我们还没结婚呢!”阿红虽然听着高兴但马上解释着。

“一样的,早晚都是叫谢太,等我事业安定了就会结婚的。”谢昌华笑着说道,心里却打算晚点结婚。

“那现在也不是,林先生请喝茶,华哥能帮肯定帮的!”阿红笑着言不由衷的说道。

“哦~,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林修德连忙点头,不过看着钟小姐对于自己突然的热情,心里轻笑一声,他知道这句话叫对了,不过也感叹香港的男女关系真乱,没结婚就同居了。

谢昌华喝了一口茶假装思索了一会道:“大家都是中国人,你们今天既然上门,我肯定会帮忙的。”

“我看这样吧,我今天下午有空,带你们去参观下我的工厂,你们看看能做什么再说,因为维修是一件麻烦的事,而我很多产品都是要远销海外的,最好是质量有保障。”

“你们回去后拿几块样板回去试试,质量鉴定组认为没问题的话,我就交给你们一部分订单,因为我现在刚好自己也有点忙不过来,日本方面那就更不行了,当然他们的质量相当不错。”

林修德激动的点头道:“那就多谢谢生了,我旁边的林生很有经验的,在这方面已经十几年了,不会有差错的。”

“我就知道今天来一定有收获的,谢生上次还参与了邱生的宴会,这次肯定会帮忙的!”袁跟笑着说道,表达出了自己的善意。

“谢生,有空可以去参加一下我的公司,这是我的名片!”林中翘马上拿出了名片。

谢昌华笑着接过看了一眼,顺手放到一旁说道:“林生,帮人代加工总不是一件长久的事,不知道你们对于彩电有没有兴趣,要是你们认为能够做,我可以投资你们去开发。”

康佳对于彩电的正式开发在83年左右,前期都是做收录机,手电,到了91年,康佳销售额就达到了22亿港币,同年林中翘急流勇退,因为他认为几亿人的市场都饱和了,而电视机质量能保持20多年不坏。

“彩电我们也是有想法的,但是技术成分对于康佳来说还是太大了点!”林修德说道。

“林生,你们要抓住中日建交的优势啊,现在你只要有钱,就能够从日本哪里买到想要的技术,而且彩电市场是很大的,要是能够做起来,那么至少能解决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这可比做代加工好多了,我愿意用300W入股30%,你们认为如何。”

79年以来,日本有偿贷款中国三万亿日币,提供技术,共同开厂,企图打开中国市场,这跟中国投资非洲一样都是为了赚钱,友好只是对外的,这样既可以低价买稀有材料,又可以通过卖产品回收资金,还能消耗国内的产品。

不过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国家更加缺钱了。

在未开放之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国企品牌,你全国用一个牌子的冰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各地就像一个小国家,什么都齐全。

随后改革后各国私企入驻,民企发展起来,在放行下快速打通各地市场,以低廉的价格逼死了大量地方国企,从一个人的活变成两个人干一个人的活,到打点拿工资没活干,全靠国家养着,所以到现在都是臃肿不堪,不过全国都串通了起来。

而国外的贸易更是被坑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炼钢厂,因为机器在卖出前都不会告诉你必须买特定的材料加工,比如矿石还得专门去地方买,结果买到最后反而更缺钱了,中国的科研项目许多也都被砍掉。

“相信我,这个行业以后稳赚的,不如早作打算!”

如果不是因为国内市场需要一定的势力,谢昌华绝不会要这么少的股份,还得让他们回去继续分蛋糕。

最新小说: 绝世高手 叶倾城陆云 凡人,睡个觉就成神 逐梦的云 都市之极品神厨 三少爷要逆天改命 为什么高中不能有趣? 海贼草帽团最强仓库管理员 司少甜妻,宠定了 道长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