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医匡九合 > 第381章 季孙之忧

第381章 季孙之忧(2 / 2)

“启禀皇上,陛下须得防范董卓之故事,不可让勤王兵马入城!”

崇祯虽然不读《三国演义》,不过《三国志》这种正史还是读过几页的。三国董卓的事儿他又岂会不知?

很快,崇祯皇帝就下了决断:“爱卿言之有理。周爱卿去内阁拟定一个条陈出来,守城便用京师三大营的兵马,所有勤王军队尽数移防城外。”

“臣遵旨!”

周延儒长长地应了一声,眼下要扳倒温体仁时机还不成熟,不过已经开始了第一步。若是洪承畴战败。温体仁定然逃脱不了干系!

北京城守不守得住,周大人自然是不关心的,大不了跑南京去嘛……扳倒温体仁,那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

夏天的太阳很毒,团山军五千多火枪兵尽数隐蔽在战壕里,悄无声息地监视着无定河对岸的鞑子军营。

卢沟桥对面的鞑子是正白旗,也曾经试探着远远用弓箭攻击过几次团山军的阵地,不过被三百斤弗朗机炮“教育”一番之后,他们就不再靠近河边了。

团山军的炮兵队以三百斤弗朗机炮为主,千斤弗朗机毕竟太过于笨重,并不适合野战。

此刻,张力带着高元良,在木头的陪同下,正在阵地前视察。

张力手中拿着一个“千里镜”,其实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望远镜,西洋人早就明出来了,只不过清晰度还不行,但也能看个大概。

张力通过千里镜将河对岸距离二里地扎营的鞑子正白旗营地看了一遍之后,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神情严峻起来。

高元良见张力这副表情,心中隐隐感觉有些不妥,于是开口问道:“大人,对岸的鞑子有什么不妥吗?”

张力皱眉道:“鞑子在北京城下与我军对峙,实在不是一个好战场。唯一的解释,便是鞑子想控制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通州。可是,我总觉得这是一种表象。”

“表象?”高元良微微有些错愕,显然张力的思维有些跳跃。

木头这几天一直在卢沟桥防线值守,此刻他也开口道:“大人,有一桩事,属下觉得有些奇怪,也不知……”

“何事?”张力立刻追问,毕竟第一线指挥官往往能够现一些“运筹帷幄之中”的人,不能现的情报。

木头的眼睛深邃了起来,口中淡淡地吐出了两个字:“粮车……”

“粮车?”张力一声惊呼,“鞑子的粮车?粮车怎么了?”

“这几日鞑子往军营运粮的粮车,比前几日少了一大半!”

“什么?!”张力和高元良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呼喊了出来。

粮车大量减少,说明吃饭的人少,那也就是说明--

鞑子军营中没有那么多人了!

“木头,你怎么不早说?!”(未完待续。)

...

...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