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赵云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张让也得讲原则(1/5)

第一百七十四章 张让也得讲原则(1/5)(1 / 2)

张方看着面前的所有情报,脸上十分疲惫。

他原本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哪怕在朝中有张让作为后盾,一样因为黄巾猖獗解职。

而后,在史书上没有只言片语留下。毕竟黄巾起义是大前提,哪怕是灵帝都最操心的项目,宦官再牛逼,只不过是树上的藤蔓,不敢忤逆皇帝的意思。

老实说,益州的家族并没有几个出挑的,赵家那是真定赵家早年的分家。

要不是有刘备建立了蜀汉,益州的官员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中原人的眼中,他们和凉州没有什么两样,都属于穷乡僻壤。

张家再怎么蹦跶,也仅仅在犍为郡有一些影响力,而且张家人丁单薄,目前他唯一的子嗣张猛,都是过继的,家族的嫡出就没有男丁。

想不到啊,这就是自己的儿子,骄奢淫逸,动辄灭人满门。

好在这个小畜生并没有冲那些世家下手,都是小寒门和小豪族,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十多家。若论影响力,肯定比不上自己的行动。但是只要爆出去,张家永无翻身之地。

“来福,你去把少爷叫进来吧。”张方无力地挥挥手。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归宿,他想尽办法,弄了个校尉在头上。

现在想起来十分后悔,要是没有这个头衔,小畜生哪有胆量?

“阿爹,你叫我?”张猛其他的不行,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孝顺。

不管在何时何地,只要是父亲的命令,毫不犹豫地执行。

“你没有什么要和为父说的吗?”张方直直地盯着他。

尽管不是自己身上的骨血,当初抱养过来的时候,刚刚才出生,脸上都是皱皱巴巴的。

从来没有生养的张方在抱着孩子的一刹那,婴儿眼睛就睁开了。打那以后,他就认为孩子和自己有缘,是天定的父子。

张家文不成武不就,张方自己后来要不是通过关系找到张让的门路,不过在犍为郡武阳县打转,传说中寿高八百冲的彭祖与张家没一毛钱的关系。

他对儿子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一辈子能够平平安安,多为张家开枝散叶就好。

犍为本身就不是啥太平地方,习武的人很多。张方耗尽三成的家产,让张猛拜师学艺,经过不断地进食高年份的补药,终于成为武者。

尽管张猛在外面确实猛,在父亲面前温顺得像头小猫,武阳本身凭借着孝义仁在益州大大有名,每一个家族对子孙最重要的教育就是这三个方面,其实孝排在第一位。

他看了看父亲的眼睛,发现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

“孩儿知错!”张猛一看躲不过去,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所有那些家族的资料,都是孩儿的朋友给的。那些家族里面的武者,也都是他派人杀的。”

啥?张方脑袋嗡嗡作响,很显然,是中了别人的圈套,难不成竟然有人专门想让自己去直面真定赵家么?

目前的冀州从事王球,据说与镇南将军赵云关系匪浅,随时都在盯着自己。此次针对赵家的行动,看来是踩着了他的痛处,一直没有发声,指不定啥时候就要发难。

此前的冀州别驾从事沮授,为巨鹿广平人,没来由直接辞官,跑到袁绍手下做事。

他们都不敢和赵家硬碰硬,自己还以为捡到个便宜,原来落入到别人的圈套中。

“我的朋友刚走,”张猛从袖口里掏出一叠东西:“说是我们张家在犍为截杀了永昌那边的商贾,他把卷宗抽了出来。”

“你那朋友叫何名字?”张方眼前一黑,不仅儿子这边出事儿,就是家族里也是不安分,你即便要杀人,就不能做得隐蔽点儿?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