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重启大明 > 第二章 筚路蓝缕(十四)

第二章 筚路蓝缕(十四)(2 / 2)

丁容城倒好,完全不商量,直接训奴仆一样地训。

这太监能罢休?得了,镇守中官和总督斗起来,不就是要武将选边站么?

这就是大伙皱眉的原因,哪边都得罪不起,他们不想选边站啊!

可丁某人这么不讲究,直接捅穿了潜规则来骂“谁也别沾手。”

喝兵血大伙都有份好么?就算有人喝得太过份,一般上峰也就说一下军兵苦态之类的,敲打一番,警告别弄得太过火罢了。又不是小旗、总旗之类级别,能入这大帐议事的将领,都是有资格自称“末将”的人啊,哪有这么不讲究的?

好了,大伙进来按着官职分两边站好,一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了,再怎么大老粗也不会这当口跳出来惹祸的。不论是丁容城的火头,还是王毅的怒气,都不是这些将领愿意去扛的事。

果然就听镇守中官王毅一拍大腿,望着丁一说道:“制台这么讲,只怕不太合适!”一众将领在心中叹息:丁制军啊,人家王太监也是奉了圣旨来的,被你这么骂法,谁会忍得下?话说丁容城名满天下,看起来学问怕是有的,只是太直,不懂变通啊!

丁一却冷冷地回了一句:“噢,如何不合适?”

田丰叹了口气,他觉得自己很倒霉,但他不得不站出来当和事佬,他是总镇啊,总不能看着镇守中官和制军在大帐里当着诸多将领吵起来吧?并且依着先前那宣旨太监,这位制军只怕真是如传言中一般是当今皇帝的御弟啊,要在这里和镇守太监吵起来,象什么话?

“制台、公公,这一仗的战果已经勘查得差不多……”田丰也只能这么转移话题了。

王毅立马站了起来,冲着田丰训斥道:“此间哪有你插嘴的地方!咱家与制台自有计较,休得多言!”田丰苦笑着退了回去,他是真的不想开口啊,的确不论哪一位,他都惹不起。要是黔国公挂总兵官的话,那当然有资格来调和,可黔国公府那位才几岁……

丁一也往那些将领扫了一眼,缓缓道:“学生最为痛恨喝兵血的,其他部队,暂时没心思去梳理这些事,但新军那五千人,谁敢沾手,学生就斫谁的手,听明白了么?”

“唯!”将领们倒是不敢迟疑,立马齐声躬身应了,不论后面接着克扣与否,这姿态肯定是要第一时间做出来的。等会镇守太监要是再说什么要大家表态的,自然也是“唯!”了,反正谁也不得罪就是。

“咱家以为,这样真不合适!”王毅又来抬杠,把那些将领郁闷到不行,心里都在咒骂着:就不能两位单独相处时,好好沟通么?非在咱们在场时来对着干?

只可惜的是,他们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他们以为的镇守中官与总督军务的大战并没有暴发,镇守中官王毅接着便说道:“制台心太慈了。”说着他望着那些将领,狰笑道,“那五千新军,制台开了口,哪个要是敢沾,等制台沾完了手,咱家还得慢慢跟你们算帐,为啥平乱拖这么久?还不就是你们老是这么弄,把克敌制胜的新军,搞得全无斗志!你们这是要让咱家不痛快,让皇上没面子!咱家残缺人儿,面子是不讲究的,不痛快也只能咬牙忍着,但你们教皇上不痛快,全家老小都进诏狱里呆着吧!”

除了总兵官田丰,其他将领大都傻眼了,这死太监啥时候这么好说话?被制军训斥完了,不单没有撒泼,还帮起制军说话来了?不过想想先前那个宣旨太监的表现,难不成制台真的一身正气,群小皆辟?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