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水浒新秩序 > 第八十七章 无根之军

第八十七章 无根之军(2 / 2)

怨军是什么?

怨军不是军。

怨军只是一群天不收地不养的无根之人!

天庆六年(公元1116年),渤海人高永昌趁着辽国大乱,杀东京留守萧保先,据辽阳府自立,僭号大元皇帝。

彼时,天祚帝正被女直人叛乱和耶律章奴谋反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抽不出大军来对付高永昌,只能派沈州人南府宰相张琳回沈州主持讨逆战局。

张琳刚到沈州时,手中仅有几百战心士气皆无的辽军,根本无法应对高逆的扩张。

其人针对辽东的现实情况,说服沈州大户放粮,以招募被高永昌祸害的辽东难民为兵,旬日内竟得两万大军。

随后,严加训练数月,再出沈州攻打渤海逆贼。

张琳的平叛策略很成功,招募的辽东难民兵的战斗力也比辽国正规军要强,曾一度打到辽阳城下,却因为完颜斡鲁率金军南下突袭沈州辽军而功亏一篑。

其人的平叛行动虽然最终败了,却给了天祚帝平灭东京道女直人之乱的灵感。

耶律延禧乃授燕王耶律淳为都元帅,授权其人招募无家可归的辽东饥民为军。

并给了正式军名,取报怨于女真之意,谓之怨军。

不愿附逆而逃出辽东的人中,各族都有。

但契丹人和奚人多能回到中京、上京等地再谋营生。

留下来的,其实大部分是汉人。

以辽东之地的恶劣环境,失去了土地和家园的苦命人,不当兵吃粮就别想活下去。

就算朝廷不招募怨军,这些人要么沦为大户奴仆,要么逃到山中为匪,要么回到辽东做金人的生口,要么就真的只能等死了。

所以,怨军的招募工作非常顺利。

耶律淳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招募到了足够的人马,并置前宜营、后宜营、前锦营、后锦营、乾营、显营、乾显大营、岩州营共八营两万多人。

天祚皇帝虽然学习了张宰相的成功做法,但做事却远没有自己的臣子靠谱,加之燕王耶律淳别有心思,怨军成立后,竟然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朝廷完全将怨军当作叫花子军对待,以至于冬日来临,却迟迟不发下冬装。

辽东乃苦寒之地,没有冬装根本无法越冬。

迟迟领不到冬装的怨军军士情绪骚动,被管押太常寺少卿武朝彦利用,其人发动百余名怨军暴动,欲要冲击中军大帐,以“抓获”都元帅耶律淳。

武朝彦的失败了,又挑唆怨军各部一起谋反,皆被拒绝。

其人只能裹挟二千武勇军仓皇南逃,途中被部下所杀。

但武少卿的鲁莽行动,却让怨军背负上了尚未参战就发生哗变的恶名。

这之后,朝廷便对这支无根之军处处防范,保障措施更差,编制一压再压,怨军也与大辽朝廷愈加离心离德。

天庆八年,怨军两营叛乱,劫掠乾州,辽国朝廷出于稳定时局考虑,招安其众。

天庆十年,怨军将领董小丑因为征讨利州叛乱不利被处死,其部下罗青汉、董仲孙等人以朝廷苛待相煽,率怨军作乱,攻打锦州。

天祚帝耶律延禧命耶律余睹、萧干率兵平叛。

郭药师、张令徽等人畏惧耶律余睹的威名,袭杀叛乱主谋罗青汉等人,率众招安。

怨军成军之后屡次叛乱,已经严重影响到帝国的安全。

彼时还是大辽忠臣的耶律余睹趁怨军投降的时机,向萧干建议彻底解决怨军的问题。

“怨军成军后即叛,差点害死燕王,天子宽宥;前年两营复叛,劫掠乾州,已从招安;今年全军再叛,而攻锦州。若不是我们率军前来,一旦城破,恐怕城中数万百姓早就被害。”

“所谓怨军,没能报怨于金人,反而屡次怨叛于国家,已经成了大辽的毒瘤。何不趁着彼辈解甲投降的时机,遣兵掩杀干净,以永除后患!”

辽国外在那时已经经历了很多次叛乱,人心早就乱了,且金军正屯兵边境,意欲攻击上京临潢府,国内形势非常严峻。

萧干害怕杀死投降的怨军会导致不可控制的恶劣后果,不同意耶律余睹的建议。

“怨军之中也有不少忠义之人为一时胁从者,怎么能尽数诛杀?”

萧干虽不同意耶律余睹的斩草除根,但也同样不信任一叛再叛的怨军。

请示天祚帝后,二人将剩下的怨军分为两部分。

其中一部两千人,编为四营,命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各自统领。

另一部六千人,全部打散,分送各路为禁军。

去年底,天祚帝为了应对同舟社增兵边境的被动局面,又迁怨军四部驻守抗同前线涿州。

由此,这些无根之人彻底远离了自己的根。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