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新山海录 > 第十七章 两仪殿 (下)

第十七章 两仪殿 (下)(2 / 2)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青山,与天不老!壮哉我青山少年,与国无疆!”

张达不愧是状元出身,一通诵读声音雄厚,语调豪迈,把这首诗的豪气万千和少年人的英姿勃发读了个通通彻彻,闻者感动。即便是朱能这样的武将,也能体会到其中的意味。

费大通摇头晃脑地道:“张大人,末将是粗人。虽说这诗文听起来的确是琅琅上口,但是仅仅凭一首诗就断定一个人的品性,这未免也草率了些。”

张达笑道:“诗如其人,还是可以品味到他的一些风骨。据说这首诗还是他十四五岁时候所做,如此年龄,却能有此豪情志气!难得,难得啊。倒是一块读书的好材料。”

谢伯温呵呵笑道:“这是状元郎想诗文相和,起了爱才之心啊。巧了,本相也听到过一篇诗文,很有意思。也为陛下和诸位诵读一下,共赏之。”接着便把《桃花诗》念了出来。“状元郎年轻有为,自然是喜欢《少年青山说》;本相年老,却喜欢这首《桃花诗》。其实本相一直有些疑惑,如此带些老气横秋,倦怠散漫的诗文为何会从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手中做出来?尤其是其前作还说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为何现在又要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朱能顺口接道:“这一个英雄少年,却为何有此想跳出红尘的心念?莫不是遭受了何等不公或者看不开俗事?”

这一番话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朱能自己说完也有些愣住。谢伯温依旧是笑意莹然。李成山眯着眼睛。费大通的眼神在不断闪烁。

两仪殿里沉默下来。刘公公的腰弯的更低了,似乎想把他的脸扎到地上去,来躲避这火辣辣的一番言语。

张达知道朱能的这一番话算是说到事情点子上去了,很可能接近了事情的真相。再说下去更难收场了。他看了一眼谢伯温,见他没有说话,便硬着头皮道:“陛下,要查,要快!争功犹可为,欺君不能恕!况且北元人用不了五天就要到长安城了。”

至正皇帝用阴冷的眼神看着几位重臣,一字一句地说道:“彻查,三天!”

皇宫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它有天下最难以人知的秘密,却也有最透风的墙。

早上的两仪殿晨议刚结束不久。就有不同的秘信,转到了有心之人的耳朵里。

太子神情阴暗不定。

楚王哈哈大笑。

魏王又去了校场。

至于鲁王,也终于走进了群臣的视野里。

陆家一行人也被从长宁宫里请到了一处秘密所在。

与此同时,一个崭新的名字也进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田无期!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