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新山海录 > 第八章 募军 (上)

第八章 募军 (上)(2 / 2)

田无期想了想道:“要不每个地方各招上一千人?现在吃闲饭的这么多,真要是一下子拉起万户编制来,我还真怕咱的粮食不够吃。兵部的补给都在这二十万两银子里边了,今年是甭指望了,至少得熬到明年夏收。先招三千人,看看情况。年前或者年后可以再招三千。”

孙成毅道:“是,东主。那招募的这部分兵士,您是想用乡民还是流民?”

田无期道:“第一批三地都各自招募本地乡民,算是照顾下自家吃不饱饭的乡亲吧。至于流民,成分太杂,现在还不是时候。”

孙成毅点头道:“是,东主。”说完之后,又像是想起一件事来,接着问道:“东主,原胶州卫千户所和莱州卫千户所的老兵如何安置?”

田无期问道:“这两个千户所到底还剩下多少人?”

孙成毅道:“原胶州卫千户所和莱州卫千户所俱是上千户所。其中,胶州卫千户所乃是十支百人队满编,加上千户亲兵队及后勤兵,计员一千两百人;莱州卫千户所为八支百人队,计员九百人。倭寇入侵之时,胶州卫千户,副千户当场战死,几乎全军覆没,只逃回了一支百人队,还不满员。莱州卫稍微好些,好歹退到了青州,不过损失过半,剩下了三百人出头。千户和副千户战后以畏敌胆怯被锁拿问罪,斩首示威,家眷被发卖为奴,百户以上免死罪,但尽数发配燕山卫入冲锋营,现在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了。这两支卫所现在加起来不到四百人,有几个副百户官儿和若干个十夫长,一直驻扎在青州大营。当然了,名为驻扎,实为看管,如果不是因为多是军户出身,畏惧纵使逃回老家之后也会被锁拿问罪,怕早都跑干净了。”

田无期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道:“这尼玛是烂到根子里了啊。这帮老油条怕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先募好乡勇,再说这些废物吧。”

“是,东主。”

到了次日,青州府衙门外,贴了数张红底黑字的行文。州府衙门外有告示栏,常有州府民情张贴其中,城中的不少富户,以及闲汉有事没事都喜欢去溜达着看看,美其名曰“关心时政”。今日的州府衙门外围了不少人,识字的交头接耳;有不识字的央请认字的帮忙念出来,却是:

大新冠军侯,领青州,胶州,莱州水师并提督军务、粮饷事田,奉旨成军,建胶莱水师以御倭寇。凡青州城内外男子十五至四十岁之间,并有甲主,乡绅作保以证明为本地乡民者,或身体强健,或坚忍不拔,即可前往青山书院南门参加兵勇选拔。凡选中者,可入胶莱水师,月粮饷银一两,月底现银付给,绝无拖欠。行粮一两,战毕即付。入营即领安家银现银二两,且免家人徭役一人。家中独子者不收,父子,兄弟俱报名者,取其长。

大新冠军侯,领青州,胶州,莱州水师并提督军务、粮饷事田,大新至正四年一号令。

有乡民听不真切,便有数个大嗓门的游侠儿解释道:“这是咱们青州的骄傲,朝廷的冠军侯田侯爷,招募胶莱水师的募兵令。但凡年龄在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身体健康,四肢健全,有志于军中创业的男子,哦,还必须是咱们青州本地人,就可以参加招募比试,成了的就入营当兵。进去就给现银二两,并且免家里的徭役一人,不打仗的时候月饷一两,每月月底发现银;打仗的时候再给一两,打完一场付一场!”

周围围着的老百姓听到这番解读,哗然之声几乎把知府衙门口给淹没了。很快就围上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而且还在一传十,十传百,不断有城中的游侠子,恶少年闻讯赶来,议论纷纷。

“一进去就给二两银子,这么多,真的假的啊?”

“不打仗一个月也有一两,打仗了再给一两,还是现银。我天呢,现银!”

“还免家人一个人的徭役呢。自己当兵,再免去家里一个劳役,咱这家人也不用去遭罪修河了。”

“要什么条件才能去啊?什么,凭什么只有青州本地人才行?俺是曹州来的,凭啥不行?”

“你滚犊子吧。瞅见了没,这是咱们青州的大英雄田侯爷照顾老乡才募的兵,你懂个锤子。谁让你不是青州人,赶紧滚回去修你的河去吧。”

“哈哈哈……”

二两银子什么概念?大新现在普遍的认知是江南稻米江淮谷,一石谷,半两银。一石谷,一百五十斤,折钱半两银子。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三百斤粮食。平年之时,一个人一天两斤粮食,再加上田垄地间的野菜,蔬果之类的,混个不饿肚子还是可以的。算下来一年也不过就是二两多银子。灾荒的时候,一天一斤粮食,掺点杂七杂八,都能活命。这一旦有人入了营,要真能领到饷银,一年下来那可能养活家里五六口子人。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