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新山海录 > 第二十二章 驻军

第二十二章 驻军(2 / 2)

当然,目前只有告黑状的,却没有任何一家,任何一个人敢去青山书院或者胶莱水师大营当面怒斥田无期。田无期如今凶名在外,毕竟这厮在长安的时候,连天命都敢去杀。没有十足的把握,这种滚刀肉能不惹就不惹,甚至是,能离他多远就多远。

好在,以青州王家王大轮为首的青州商人,和以崂山太清宫为首的修行门派,旗帜鲜明地站在了田无期的身边。隐隐之间,山东行省以青州为界,齐地山东半岛几乎清一色都是田无期的拥护者;而临淄以西的鲁地,则以田无期为响马贼寇,恨不能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

青山书院的山长孟成京,以及现在已经投身入胶莱水师的指挥同知邹有海都担心田无期收不住手,借灭琅琊王家之威,故技重施,铲除齐地大户以充军资。好在田无期一来并无此意,二来也和两个人做了一次深谈,表示此次只是为了剿灭通倭汉奸,下不为例。这才让两人,或者说两人身后的儒家士林,和修行世家稍微安了下心。

最为让人难以捉摸的是,长安朝廷,或者说是至正皇帝对此表示了沉默。直到正月过去,也没有传出任何的旨意,甚至连假惺惺的训斥一番都没有。竟然像是全然没有这么一回事一般,仿佛琅琊王家也从来没有存在过。

北地的贵人们并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结太久,因为他们很快就被另外的大事情转移了注意力。

无关人事,而是天象。

二月二,龙抬头。

这“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由寒转暖,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然而,大新至正五年的二月二,却比以往来的都冷一些。河北,河南,乃至山东行省依然是天寒地冻,甚至黄河都依然有不少段冻结着。

正在青黄不接中,眼巴巴盼着夏收续命的农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凄惨的现实。过去的这个冬天实在是太冷了,冬小麦都冻死了不少,他们很可能要面对一个欠收,甚至是颗粒无收的夏天。

往年的三四月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总以为熬一熬,到了五六月份能收一季粮食,如今眼瞅着正月过去了,北风依然像发了疯一样狂暴得吹,天气甚至比腊月里都冷,有些上了年岁的百姓都已经绝望了。

从元夕节之后,青山书院的门外就聚集着三三两两的饥民,有的是乡民,也有的是流民。现在满青州府的人都知道冠军侯是青山书院的主人,而这位青山书院的主人虽然强大,但对百姓却十分仁慈。无论是田无期以前收养几个孤儿,还是开书院管饭的事迹青州父老已经是耳熟能详。田无期在贵人们心中的形象不得而知,但对青州百姓来说,他无异于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民开始断粮,自然想到了要到青州书院来拜这尊大神。

以至于,孟成京不得不命孙成毅给田无期去信,请他调兵回来青山守门,防止书院被可怜的百姓踏破。辛华明率领的第四千户所也因此来到了青州。没办法,要是没有驻军,田无期轰轰烈烈搞的书院房地产恐怕早晚会被怀抱着最后期冀的老百姓给挤满。

这一点上,即使是青州卫万户府的指挥使蒋大伟也没吭声,眼睁睁看着田无期把兵驻到了青州。当然,蒋大伟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撅田无期的虎须,毕竟琅琊王家的下场就在那里摆着呢!

山东的世家们没有盼来朝廷下旨惩罚田无期的消息,田无期却收到了枢密院的行文。枢密院同意了他打土豪分田地,把琅琊王家的万亩良田转为胶莱水师屯田的要求,甚至赞扬了他为中枢节省开支的做法,表示以后的粮草补给全部由本地屯田出,朝廷将不会再负责胶莱水师的粮草。至于王家人的处置,则勒令田无期不得再参与,而是转交山东行省平章府,将由大理寺派人会同山东行省按察司共同处理。

田无期自然无所谓王家这些人的死活。无论是斩首还是作为官奴发卖,田无期都无法再捞到什么油水,自然懒得在这方面做什么计较。

有了王家倾情奉献的万亩良田,再加上孙成毅或开或买的一千亩,以及田无期冠军侯的封地,好歹也有一万四千亩地。等开春种上地瓜,别人有没有饭吃田无期不知道,跟着他混的兄弟们肯定是饿不死了。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