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大衍江湖行 > 第一卷帝京风云第七章靖王之殇(下 )

第一卷帝京风云第七章靖王之殇(下 )(1 / 2)

秦舒,当朝九皇子,以他六岁之龄便能做出《咏鹅》的神童才能,以他在武道是表现的毅力天赋,以后面对的必然是波澜壮阔的人生,可是凡事最怕的就但是二字。

事情就出在那位秦舒的授业恩师王祭酒,一生中自己学问做的极大,贵为国子监祭酒,在读书人中也算得上的数一数二的贵人。

自古便是名师出高徒,但是这位王祭酒虽然是大衍朝声名远播的大儒。但是门下确实后继无人,王祭酒奉行有教无类,门下弟子数千,虽然不曾有一人能够继承自己衣钵。

观其一生却为大衍朝教导了无数的能臣干吏,但在那些皓首酸儒的老不羞眼里,那就是你学问虽大,育人不行。这也是王祭酒心中的一个梗,本想着自己可能终生抱憾。却在晚年这上书房,遇到这样一位麒麟儿。

喜不自胜之下,不由的想起了之前那些儒林同辈对自己的羞辱之词。兴冲冲的请了一帮人家中饮酒,虽然大家不知道各种缘由,但是王铁鸡这个人的饭大家却是必须去吃的。甭管当时作为寒门新贵,新科及第一日阅尽帝京花时,还是学问终成登上国子监高位时。可能听过这王铁鸡请过一顿饭,喝过他一口酒,反而别人家有事,他倒是闻风而动,不请自来。

能喝上王铁鸡的酒,以后跟那些此时不再帝京的旧友,又多了一些喝酒时的下酒之事了。虽然不知道其中有什么门道,大家却是准时赴宴。但是让王祭酒郁闷的是,往常席间不到十句话就得吵起来的这些老匹夫,今日不知为何,一个个默不作声。不吵起来,怎么让他们骂自己空有学问,后继无人。不得不说这读书人想弯弯道道的,确实心有七窍。

见这些人不上道,眼珠子一转。突然抱着脚脖子喊着腿疼,其余人等是实在看不下去了。今晚王铁鸡始终在找茬,奈何在座的都太清楚他的为人了。憋了一晚上,看来这王铁鸡是实在绷不住了。昔年同窗实在看不下去了,再不接茬还不知道这老东西能闹出什么妖来。

“不知王祭酒这腿是怎么伤的,严重否?”

王祭酒看到终于有人接茬,瞬间将腿放下,连忙道:“前些日子带着新收的学生御园采风,不小心扭到了脚。”仿佛刚刚喊脚痛的是另有其人,哪还有一点病痛缠身的样子。

大家一听他的话,顿时明白了。合着是收了高徒,想要一雪前耻。既然话已经说出来了,酒也喝了,全当让他嘚瑟嘚瑟。

“王铁鸡,不是,王祭酒不知道何时收了一位高徒啊。”

坐在主位上的祭酒大人,一刹那间眉飞色舞。连那一时口误也是懒得计较:

“老夫近日突然心血老巢,去了上书房。见一皇子读书,起了考量的心思。三问三解具是可圈可点,这等七窍玲珑之材,我见心喜,不忍司业误人子弟。将他收归门下,教导一段时间后。前日御园采风,恰巧看到几只天鹅在湖中畅游,劣徒倒是做了一首诗。”

王祭酒说的倒是高兴,底下那位国子监司业却是痛心疾首。这个老匹夫,虽然是上书院的大师傅。但是以往从未听说他真的去教导皇子读书。这位刘司业看到这位皇子聪颖,跟这位祭酒大人聊起来。当天下午这个老贼就晃悠到了上书房,考校了那位九皇子。从此国子监中多了一位暂代祭酒的宁司业,上书房多了一个诲人不倦的王祭酒。

可是谁叫他即是祭酒,还是自己的授业恩师呢。此刻王祭酒在堂上夸夸其谈,唾沫横飞。殊不知自己的学生在堂下已经心如刀割。

其中内因,外人自然不知。但是大家都知道的是上书房是皇子习文之地。皇子六岁入学,一个六岁小儿能做的什么诗文?

“不知王老大人高足有何佳作,不妨拿出来大家一起品鉴品鉴。”在座的都是儒林老宿,对于诗词歌赋,自是精通。只想着等会怎么羞辱他,写的不好自然说他没有品鉴能力,这种诗词也好意思拿出来。

若是写的好,必然是老匹夫佐证润色,为弟子扬名,巴结皇子。一时间心里腹稿都打好了,该怎么骂才能既不失文人风度,又能痛快淋漓。

王祭酒可不知道这些‘老友’,心里在想什么。只想着赶快扬眉吐气一下,连忙从袖中拿出一沓纸张,分发传阅,准备的倒是十分充足。

孔宣看着手上这首诗,一时间却是所有的腹稿皆是无所用处。在座一堂都是世间顶尖的一撮文人,自然能够看得出来。这首诗描绘的场景,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咏鹅》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这首诗不说是千古佳作,但是却是极为有趣的写景诗。

这是一幼龄小儿所做?一孩童能做的出来这般佳作?还被王铁鸡遇到了?倒是没人怀疑这首诗是王铁鸡润色的了,毕竟他本不擅长诗词歌赋,这首诗词又充满童趣,顶多个别字眼是王铁鸡所改,但是这也是大才了,看来其所言不虚,确确实实是收了一个高徒。

“哦,看来祭酒确实是偶得高徒啊。只是这位皇子虽然玲珑剔透,但是入学时间不久,想必入学之前另有名师吧。”

话里话外一股酸味,你这徒弟的本事我们认。但是你这是拾人牙慧,就这老小子的教学功夫,众人可是在清楚不过。

“那又怎么样,我且问你,这是不是我的学生?是不是跟我出去采风所做?为什么以前没有做出来,偏偏我教导之后做出来了?这不是言传身教的最好解释?”

看着这个老贼在上面洋洋得意,唾沫横飞,几人确实无语,当代孔家夫子孔宣拂袖而去,显然耻于与他为伍。

王祭酒看到夫子离席,不但不生气,反而更觉畅快。一扫多年积怨还跟旁边的廖文首说道

最新小说: 诸天:从火影开始签到 辛月娘 酆都招抚使 相思有毒 执枪扫天涯 一个关于丝路的故事 威震八方叶凡 飞刀弱?可知小李飞刀,例无虚发 无耻宗主系统 我有一间魔兽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