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 第四十六章 这就是朕的卧龙啊

第四十六章 这就是朕的卧龙啊(2 / 2)

就像人人都知道苹果会掉下来,但是只有一个牛顿思考了,找到了万有引力。

其实不止透光镜,之前朱由检大意了,没有仔细查看凹透镜的所有典籍,所以自己洋洋得意秀了一把。

如今想来,恐怕那些官员工匠都是戏精吧——竟然成功骗过了他,让他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

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华夏先民就已经玩过透镜取火了。

不过,好在朱由检没有习惯性揽下“发明”功劳,不然,真要贻笑大方了。

不对,其实,之前朱由检窃取的很多“发明”,也是早就有了。

看来,还是读书少,丢人现眼了……

但是,那又怎么样?

“难道还有人敢跟朕当面对质,指责朕剽窃祖先专利不成?”朱由检默默自我安慰。

虽然朱由检暂时从心理上宽恕了自己,但是这也给他敲响了一个警钟。

说话做事前,还是要好好查一下,免得再闹出笑话,影响皇帝威信。

于是,朱由检开始抓住一切时间,阅读让小宦官小宫女整理出来的相关资料。

正看着呢,又来了电话,朱由检接过,只听里面传出了徐光启的声音:“陛下,微臣和茅元仪,参考陛下的提点,根据茅元仪的《武备志》,操练的京营已经可以一观,请陛下御驾阅兵。”

“哦!朕知道了。朕等会儿就过去。”朱由检现在已经很沉得住气了,不像之前,只是刻意压制躁动的心。

现在的朱由检,已经颇有些老气横秋的稳重了。

听到徐光启提到茅元仪,这个人,朱由检只是有点印象,好像也是徐光启禀奏,要重用的人。

当时朱由检也正是粗略翻了翻茅元仪的资料,就决定启用,之后就忘了,现在要去见见这个干将,朱由检自然要做一番功课。

于是,命人取来茅元仪的资料,再细看一遍。

哪怕之前已经错略扫过,确定此人很了不起,值得重用,这一次细看,朱由检仍然暗暗直呼“好家伙!好家伙!这么牛气冲天的巨擘,前身不能好好重用,实在瞎了眼,失了智!”

只见资料上写得清清楚楚:

茅元仪,经朱由检换算,生于西元1594年9月17日,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归安人,文豪茅坤之孙。

茅元仪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读兵、农之作。

正当茅元仪立志报国之时,东北建州女真族崛起,其首领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四年(西元1616年),在赫图阿垃建立后金政权,自称金国汗,建元“天命”。两年后以“七大恨”为借口,兴师攻明,辽东战火纷飞,战乱屡起。

战败的消息纷纷传来,举国为之震惊。

茅元仪于焦急忧愤之时,发奋著书立说,刻苦钻研历代兵法理论,将多年搜集的战具、器械资料,治国平天下的方略,辑成《武备志》,于天启元年(西元1621年)刻印。

《武备志》由十八卷兵诀评、三十三卷战略考、四十一卷阵练制、五十五卷军资乘、九十三卷占度载五部分组成。

其中战略考,以时间为序,从战略的高度选录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六百余个战例。所选注重奇略,“足益人意志”。

军资乘分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类,下设六十五项细目,涉及到行军设营、作战布阵、旌旗号令、审时料敌、攻守城池、配制火药、造用火器、河海运输、战船军马、屯田开矿、粮饷供应、人马医护等事项,颇为详备。如收录的攻守器具、战车舰、船、各种兵器就达600种。其中火器180多种,有陆战用、有水战用、有飞行器式,也有地雷式……

自此以后,这位年轻学子声名大振,以知兵之名被任为赞画,随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辽东,与同僚鹿善继、袁崇焕、孙元化等人一起,在山海关内外考察地形,研究敌情,协助孙承宗作战,抵御后金的进攻,并到江南筹集战舰,加强辽东水师,提高明军的战斗力。在孙承宗指挥下,明军在辽东收复九城四十五堡,茅元仪也因功荐为翰林院待诏。

孙承宗被排挤去职,茅元仪也随之被削籍,于天启六年(1626)告病南归。

朱由检越看越欢喜,有这样堪称诸葛亮的人物为己所用,何愁天下不平?

朱由检甚至都开始掰着手指头算需要几年能够实现“日月所照,皆为大明”了。

正在这时……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