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 第七十五章 下一个目标

第七十五章 下一个目标(2 / 2)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朱由检是在充分阅读了大明搜集到的所有关于玛崃熙雅地区的资料后,才决定出兵的。

首先,此地与华夏颇有渊源。

这也就多了很多名正言顺的理由。

西元2世纪与3世纪,华人首先在此区域建立起许多贸易港与城镇。

依据华夏史料记载,这些贸易港、城镇数量多达30个。

从西元1世纪到15世纪初, 马来半岛南部地区尚无统一国家出现。

据华夏史籍记载, 西元1至7世纪, 在马来半岛南部出现了第一批具有王权特征邦国。如狼牙修、揭茶、丹丹等。

西元5世纪的华夏史书提到南方的一座大港Guantoli,位于马六甲海峡之中。

在西元7世纪,史书记载有一个新港口名为“室利佛逝”(Shilifoshi)——这是当时唐朝对三佛齐的称号。

西元7世纪到13世纪之间,马来半岛的许多地区由三佛齐帝国所统治。

三佛齐是一个商业国家,欢迎每年一度来自华夏和印度的船队到这里来做生意,有时甚至有从日本、阿拉伯和伊朗的船只到达。

暹罗多次试图从北部征服三佛齐。

为了与华夏结盟以对抗这些敌人,三佛齐向华夏皇帝进贡。

从西元10世纪之后,三佛齐的势力开始减弱。

西元10世纪中叶,它与爪哇的一系列战争削弱了其商业发展,并导致国力衰敝。

但直到西元14世纪,三佛齐依然控制着它最富饶的部分,所生产的香木、海产品、金、锡、香料、腊和果干,在华夏和在西方均非常畅销。

约西元1400年,被满者伯夷和暹罗藩属北大年驱逐的旧港王子拜里迷苏剌(拜里米苏拉)率追随者到马六甲河的河口定居,建立了马六甲苏丹王朝——唯一一个统一马来亚地区的王国。

当时满剌加服属于暹罗(大明藩属国),岁输金40两为贡赋。

作为大明爸爸的干儿子的干儿子,马六甲王国也一直保持着同大明的密切交往。

仅记载在册的,马六甲遣使来大明都超过了二十次。

大明也不断派遣使者到马六甲王国。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曾五次到达马六甲王国。

大明永乐元年,即西元1403年,大明中官尹庆到达满剌加。

拜里迷苏剌即于永乐三年(西元1405年)遣使向明朝朝贡,并上表称:“愿内附,为属郡”。

大明成祖封其为满剌加国王,满剌加遂开始摆脱暹罗的控制而独立。

在大明的扶持和保护下,满剌加从此迅速兴起,吸引了来自东西方各国的商人,一跃成为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一等强国。

明武宗正德六年,即西元1511年5月,阿方索·迪·阿不奎带领远征舰队来到马来亚,经过一个月围攻,于同年7月1日占领了马六甲,随即构筑坚固的要塞,组成殖民政府。

马六甲从此成为葡萄牙在东方活动的核心据点。

马六甲的统治消失后,马来群岛分裂为众多互相争战不停的小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亚齐、文莱、柔佛(马六甲苏丹王朝最后一位苏丹的儿子建立)和霹雳。

其它国家有万丹、日惹、吉打、雪兰莪、苏禄和登嘉楼等。

西元16世纪末,欧洲商人在马来亚北部发现了锡矿,透过锡的出口,霹雳变得富强起来。

欧洲殖民势力继续在这个区域扩张。

大明神宗萬曆十四年,即西元1586年,柔佛主动出击,挑战葡萄牙势力。

大明万历三十五年,即西元1607年,亚齐苏丹国兴起,成为马来群岛最强盛富裕的国家。

在伊斯干达.穆达统治下,控制的范围延伸到苏门达腊与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征服马来半岛的锡矿产地彭亨,并将彭亨苏丹掳往亚齐。

天乐二年,即西元1629年,亚齐苏丹国舰队在攻打马六甲的战役中瓦解,同一年亚齐征服了吉打并把许多吉打人民迁到亚齐。

在西元17世纪初,荷兰建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在摩鹿加群岛的贸易,随后占据了爪哇岛上的苏丹国。

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即西元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巴达维亚,随后从巴达维亚扩展势力到马来群岛,与柔佛结盟来对付他们的主要敌人: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和强大的亚齐苏丹国。

现在,大明已经灭掉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该地区只剩下三方还算不小的势力。

所以,大明海军的阻力是有一点,但是,敌人绑在一起也不过是战五渣。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