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武破三国 > 第71章 噩耗与喜讯

第71章 噩耗与喜讯(2 / 2)

和中部鲜卑不同,东西二部鲜卑首领的家眷可不在王庭,两部一走,鲜卑顿时大乱,檀石槐也一病不起。

得知鲜卑军营大乱,檀石槐病重,高顺和董卓商议之后,集结优势兵力,由九万骑兵打头阵,五万步卒殿后,十四万大军从北门趁势杀出,一举攻破了鲜卑大营。

鲜卑士卒本来就乱成一团,面对突然杀出来的汉军,立马就慌了眼,仓皇四窜,甚至发生了哗变。

这一战从天黑杀到了天亮,一夜的厮杀后,鲜卑各部仓皇逃去,只剩下一座空营。

汉军抓俘虏都抓了好几万,等统计战果的时候,发现此战缴获战马数万,兵器铠甲无数,俘虏鲜卑士兵五万余人。

董卓手下的骑兵现在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他手下各位将军为了军功,各自带着麾下士卒,百里追杀,一直将鲜卑人追出了百里之外,才停止了追杀。

此战大获全胜,九原县大战缓慢地落下了帷幕。

据斥候传来消息,檀石槐在逃亡的过程中一命呜呼了,只不过尸首没有被汉军抢到,檀石槐死后,各部鲜卑士卒为了汗位互相攻伐,乱成一团,已经对大汉没有了威胁。

苏辰这一路也遇见了不少溃兵,有陷阵营在,这些溃兵只有送菜的份儿,也是从这些溃兵口中,得知五原郡取得了大胜,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两天之后,他的大部队和苏寔的援军终于接上了头,慢慢地押送着鲜卑几十万妇孺返回九原。

一个月之后,大部队终于以龟速的行军速度回到了九原县,此时由董卓和高顺二人联手将请功的奏折一份送到了并州刺史处,一份则是由董卓暗中送到了十常侍手中。

远在洛阳的刘宏听闻取得如此大胜,尤其还攻破了鲜卑王庭,当押送战利品的队伍到了洛阳之后,受到了皇帝亲自出城相迎。

董卓这一次十分威风,皇帝热情地接见了董卓和高顺苏寔三人,苏辰则是留在九原处理后事。

皇帝检阅了西凉骑兵之后,龙心大悦,当场封董卓为司隶校尉,增食邑一千户,总共一千五百户。

高顺因公封平虏侯,食邑五百户,迁护匈奴中郎将,这是看上了他处理异族事务的能力。

苏寔因为苏辰的功劳,被升为度辽将军,负责北方军事,原五原郡太守由郡丞郭文担任。

魏煌成了五原郡新的郡丞,苏武则成了五原郡的长史。

苏辰功劳甚大,不过因为他年龄太小,大部分功劳都被分润给了苏寔和高顺,还有董卓,不然董卓不可能一下子成了司隶校尉这样的朝廷高官。

但尽管如此,朝廷也没有薄待他,而是给他封了个破虏侯的爵位,食邑百户,同时担任护乌桓校尉的官职,关羽以及六健将则全成了他手下的尉丞和别部司马,田横为主簿。

在这场战争中,苏家,郭家,乃自董卓都成了最大的赢家,至于度辽将军周建的事情,在喂饱了十常侍后不了了之,即便有人想要给皇帝进言,也不得其门。

高顺和苏寔如今都成了两千石高官,而且还是手握实权的军官,可谓是春风得意。

五原郡太守这个职位落到郭家手里,苏辰早有预料,毕竟此时的遍地太守可是真正的肥缺,一般都是大世家的代表。

虽然虽然也是世家中的一员,但比起郭家,还是差了不少,还在郭家与苏家也算是合作得十分愉快,再加上郡丞和长史乃自各部都尉都是苏家一系官员,苏辰也很放心。

别部司马麾下四百人,六健将都成了别部司马,显然人数不够,苏辰让其在新招募的十万新兵中选取最精锐的士兵,满编六部,由六个司马统领。

关羽负责统帅四万异族骑兵,五百狼骑作为他的亲卫,当然数量已经不足五百人了。

苏寔带着原本度辽将军麾下的四万人,又挑选了一万骑兵,带着五万大军赴任。

至于高顺,除了陷阵营外,他还带了三万新兵,匈奴部落马匹不少,这三万人就是苏辰给他布置任务,要将三万人练成一支精锐的骑兵。

苏辰带回来了几十万人,这几十万人他不打算留在九原,而是准备带去上古郡宁城,也就是护乌桓校尉的治所。

至于那四万各族骑兵,和俘虏的五万鲜卑铁骑也一并带往宁城。让鲜卑和乌桓两族杂居,互相牵制,只有这样,他才能控制住这一群彪悍的异族。

不过涉及到几十万人的安置工作,他也不禁有些抓瞎,这个时候他已经感觉到了内政的不足,一番纠结之后,他终于决定外出游历一番,看看能不能收拢几个人才。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