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21章 局势混乱

第21章 局势混乱(1 / 2)

杨错首先整顿的是骑兵。

因为骑兵本来就是在集团冲锋时才能发挥出战斗力,如果分散开来所起的作用就小多了。

在从马匪那里得到大量的马匹,再加上自己采购得来马匹,一共两千骑。杨错自然毫不犹豫的将他们编入了风字营,并且在以果毅别将曲环做风字营校尉的同时,又给他配了一员副将,安太清。

安太清在范阳的时候虽然是个种地的,但是因为安禄山早有不臣之心,所以把他们编入了预备部队,加以训练。而安太清作为安家人,曾经在曳落河骑兵待过,的确是很合适的人选。

至于短时间内装备问题,杨错也有办法解决,那就是利用唐阵营点数兑换装备。

杨错再花100点数,成功兑换了装备。

至此,风字营骑兵扩编到五千之众。

虎字营、熊字营和山字营都没有选择扩编,依旧维持每营千人的编制。真正的精兵在“精”而不在“多”。在三国时期最为强悍的步军——高顺的“陷阵营”总共不过八百余人,但兵锋所指,攻无不克,便是明证。

这三营士兵在之前就经过两个多月的辛苦操练以及随后与源洧军大战中的磨练,已经算得上是一支精锐之师。而刚收编的杂牌军战力与这三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如果盲目进行扩充,战力不但不能增强,反而会被削弱。

只是,杨错把主要将领进行更换。虎字营交给郝玭,熊字营交给野诗良辅,山字营交给李晟。至于林字营依旧选择刘玄佐。

新整编的“常备军”近一万六千多人的步军,按照十人一什、五什一排、五排一连、四连一营的传统编制,重新整合成十六营,每营千人,又以四营编为一旅。

杨错、李倓、杨天佑、高升都各领其中一旅。利用现有的兵器装备,每旅设两营枪兵,一营刀盾兵,另有一营弓兵。

但是这些营士兵的所使用的刀、枪、弓箭质量实在不敢恭维。看来还得花大力气更换制式装备,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杨错也不敢再用唐阵营点数,只好耐心等着装备凑齐。

在整军过程中,另一个令人颇为头疼的问题就是缺乏大量的中、基层军官。以唐军中原先那些将领的能耐,担任一排、一连之长或许还能胜任,但是一营的校尉对他们而言就实在是勉为其难。

人才的匮乏问题很让人棘手,虽然可以从军中提拔一些基层军官,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好在似乎是天亦助我,杨错的旧部田神功和田神玉居然回来了。他们本来是在河南一带游弋,生怕被唐军认出来。但后来他们兄弟俩遇到了叛军,赶紧逃到关内,又听说杨错在岐州,就赶紧过来。

有了他们,杨错赶紧把自己手里的一旅兵马交给了田神功,而让田神玉去协助此前从未带过兵的建宁郡王李倓。

这样才勉强维持了大军的基本运转。

州衙书房里,昏黄的灯光下,杨错傲岸的身影被灯光映射得很长,他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帅案上那封书信,这是从潼关前线传来的情报。

门外响起“踏踏”的脚步声,将杨错的回忆从遥远的过去拉了回来。

他扭头看时,只见李倓、李皋和杨天佑大踏步入内。

彼此打过招呼,李倓问道:“妹夫,出了什么事?”

“潼关前线传来紧急军情,右相上奏朝廷招募了一万人屯兵灞上,由他的心腹杜乾运统领。不料,哥舒翰上表请求将灞上的军队纳入潼关军队的统一指挥,又以商讨军情为名,将杜乾运召到自己的大营,将其斩首,吞并其军。”

口里说着,杨错把书信递给李倓。

李倓看过之后,道:“看来右相和哥舒将军终于撕破脸皮,这可是大忌呀。”

“这从何说起呀?我记得他们一直关系不错呀。”李皋道。

“曹王有所不知,当年哥舒翰在长安卧病的时候,听说安思顺被解职回到长安,便唆使手下伪造书信一封诬告安思顺与安禄山勾结,导致陛下将安思顺一家赐死。这件事不知怎的闹得人尽皆知,以至于杨国忠对哥舒翰起了疑心。”

李倓说明来龙去脉后,转而向杨错道:“妹夫,你是担心将相不和,从而导致潼关的失守?”

“不止于此。我更担心,有人利用这一点,让杨国忠上奏朝廷,命哥舒将军离开潼关向叛军出击。”

“啊!”众人失声一叫。

杨错轻叹一口气,有些无语。

李倓小心翼翼地道:“应该不会吧?”

“难说呀!尤其是在各地捷报频传的情况下,难保陛下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杨错对此很没有信心。

众人面面相觑,对此也没有信心。

可是干着急也没有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当前军队整编完成,军官配备齐整,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对这新组建的四旅十六营士兵进行严格系统的正规训练。

最新小说: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大唐:我的徒弟是李承乾 宁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