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林冲水浒 > 234 赵恒恼怒杀陈东,林冲盘点穿后史

234 赵恒恼怒杀陈东,林冲盘点穿后史(2 / 2)

汉人为何很少出其常驻区域,尤其是不往北部定居。关键原因是农耕民族在无法种田种地的地方无法生存。所以林冲特别重视耐寒作物的培育,在库页岛等北部区域,专门给北平农业大学划定了几个试验区,要求他们必须尽快培育出耐寒作物,麦子也好,青稞也好,反正得让人吃饭。

相对而言,林冲对作物产量倒无所谓,甚至不希望提高太快。产量高了,汉人更不愿意移民外迁了。

林冲得另一项措施是鼓励汉人成为牧民,这个还真不容易,只有通过交易牛羊制品的商家来做还有点效果。鼓励汉人捕鱼倒好办些,像库页岛上、北海道、海参崴这些北地沿海,鱼群丰富,可以解决一部分口粮。

第六是解决北宋的四冗问题,冗官冗兵冗学冗费。

林冲穿前深知官冗之害,解决方案无非是定死额,限滥权,纵监督。说起监督,不外乎内部监察、外部的舆论和民众。没有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就好比左手管右手,天天抓,日日生。大华朝除了设立监察局,另外允许报纸揭露评论官员,允许百姓控告官员官府。并且还要公开官制结构,官员数量和标准待遇。适当时候林冲还会要求官员公开收入,禁止官员经商。

至于冗兵,那是北宋,登州军大华军都是严格训练战场生死磨练出来的,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冗兵的迹象,六十万军队虽然花费不小但却必要。军校体系、标准化训练、经常性战事、火器优势、战船研发、高效后勤等,都是大华军战斗力的保障。

冗学也是北宋大毛病,培养了一大帮之乎者也诗词歌赋纸上谈兵的废物,还得让他们进太学,当官。林冲把科举变成了高考,也就是十来所大学的招生考试,而且考试内容也大大变化,成了以算术、格物、地理历史等实用学问为主。虽然反对者多多,但还是被林冲强行推进了。也亏得残宋这个垃圾桶吸纳了大部分旧儒生旧文人。

林冲的大华朝,蒙学三年、小学三年,中学三年、大学三年。蒙学启蒙基本国语算术常识;小学加上格物历史文明,也是参与官吏考试的基础条件;到中学已经类似林冲穿前的中专大专了,毕竟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那么全面的各科知识。开封和洛阳的师范学校,招的便是小学毕业生,只不过学制比普通中学多了一年;大学则有点类似后世的的大学加研究生院了。

冗费是前三冗的结果,说来大华朝每年开支不比北宋少。官,大华朝变吏为官,政权下乡,官员数量不少,待遇也不低;军,大华军数量虽只有北宋几分之一,但军兵待遇好,军需配置好,加上火器开发等,大华朝军费实际远高于北宋;学,大华朝建学校(蒙学、小学、中学、大学),培育师资,花费也不少。大华朝支撑下来,一是靠皇帝和文武们不贪少拿;二是靠各种工技产品远销;三是靠从日本等地的金银。

事实上,不论北宋还是南宋,最后并不是亡在朝廷没钱;而明朝亡时,朝廷是真没钱了。两者相比,除了明朝官员嘴上道德更高实际更贪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禁海。

第七是文庙武庙。大华朝的文庙和武庙,都必须是道庙。

文庙供奉的,依次是老子(道家),墨子(墨家),许行(农家),医缓(医家),杨朱(道家),庄子(道家),韩非子(法家),孔子(儒家),邓析(名家),孙子(兵家),鬼谷子(纵横家),合计十一人,以老子居主位,余十人左右依次排列。

大华朝武庙,供奉的是李牧、蒙恬、卫青、霍去病、冉闵、李靖、苏定方,七人都是外战英雄。林冲穿前,中国人的武圣是关羽,据说之前是姜子牙。但这两人,手上沾的,全是华夏血。林冲实在无法理解选定如此武圣的奇葩思维,说难听点,这是贱。

第八就是文武虚职,原先林冲不屑北宋那些名目繁多的文武虚职,觉得功劳能力挂钩职位爵位,用不着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但大华朝立朝几年下来,林冲认识到,虚职还是有用的。比方,梁山地煞兄弟都被封了伯爵,朱富周通几个,已经回乡当逍遥财主去了;韩伯龙杜兴等,还在为大华朝打拼,甚至要冒生命危险。怎么封赏?提爵太早,天罡兄弟也才公爵侯爵。若不封赏,岂不是鼓励偷懒,冷了热血兄弟的心。所以,林冲与众臣商议,对有功者,除了个人职位爵位,还可有虚职,包括:

太师、太傅、太保、太傅、柱国、节度等对应高级文武;

少师、少傅、少保、少傅、赞读、都尉等对应中低级文武;

诰命夫人、令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等对应立功者母亲和妻子;

最具吸引力的,是对立功者孩子的荫赏,御骑尉、飞骑尉、云骑尉、车骑尉、骁骑尉、武骑尉、散骑尉,凭借骑尉荫赏,这孩子年满十八后,无需参加官吏考试,可无条件入官场,这七种骑尉荫赏,对应的起点就是从七品、正八品、副八品、从八品、正九品、副九品、从九品。值得一提的是,这孩子可以是女儿。

所以继续奋斗者,除了自己的上进,还可以为母亲、父亲、妻子、孩子求名誉,求前程。而像朱富周通等退仕享福人,就只能吃老本了。当然,老本还是很厚实的,仅聚义厅商行每年的分红,就够米西米西的。

其他的,火药、蒸汽机、水力机床、金融、农林渔、标准化、度量衡、阿拉伯数字、复式记账、西北环境保护、水土保植、黄河清淤等等,林冲也盘点了一遍,是否有把穿前知识用上用足用对了。

林冲在书房思考分析、写写记记了三四天,总结了已经做的,规划了还要做的。这才结束了这次盘点。

刚出书房,便有女官来报,北后耶次奥快生了。

欲知耶次奥所生是男是女,且听下回分解。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