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逆水行周 > 第一百五十五章 近忧

第一百五十五章 近忧(2 / 2)

“这不能吧,昔年刘裕破卢循,不是走海路攻取广州的么?省时又省力。”

“走海路?那得看风信吧,再说海上不比江河,一阵风暴过来,多少艘船都得沉了,江河里沉船你还能游上岸,海上沉船,那就死路一条,多少兵马全都得去喂鱼。”

讨论有偏题的迹象,杨济赶紧纠正过来,周军必须尽快拿下大庾岭南麓的始兴,才能确保主力能够进入岭南,否则若被人堵在大庾岭,就会出现很危险的局面。

若春天还搞不定岭南,夏天一到,烟瘴之地的威力就要作了!

杨济所处的明代,岭南已经不再让人闻之色变,而南北朝直至唐宋时期,岭南都是流放犯人的一个‘著名’去处,这个时代的岭南,除了广州一带,其他地方的开程度很低,气候又温热潮湿,不太适合外地人定居。

周军进入岭南,士兵大多不是本地人,很容易水土不服,甚至连战马都未必能适应当地气候,如果到了炎炎夏季,战事依旧胶着,在岭南各地作战的周军,很可能会爆瘟疫。

军营里聚集着大量士兵,一旦有人患病很容易蔓延开来,一死就死一大片,搞不好到时候连将帅都躲不掉,什么雄心壮志都不用想了。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夏季爆瘟疫还是‘远虑’,而‘近忧’是迫在眉睫的危险。

杨济之所以被宇文温安排做先锋,一路奋力南下进抵江州最南端的南康郡,肩负着一个重任:在岭南陈军反应过来前翻过大庾岭,在南麓站稳脚跟,为岭南道行军守住进军通道的大门。

这个任务很重要,一旦杨济不能快攻拔大庾岭南麓的始兴,周军主力极有可能被蜂拥而至的陈军堵在大庾岭,一旦双方长期对峙,周军可是耗不起的:粮道太长了。

周军的粮草,按从豫章起运开始计算路程,若要运到南康郡大庾岭北麓,6地距离已经将近千里,这和从江北西阳前往黄河南岸荥阳的距离差不多。

车队走千里的6路运送粮草,出时若有十斛米,到了目的地后肯定只剩下二斛不到,因为运粮队伍中途需要消耗粮食,更别说这千里路内大半是崎岖山路,消耗只会更大。

从豫章到南康,官道是沿着赣水走的,按说能借助水力,奈何赣水是由南向北流,而周军的行军方向是由北向南,更何况赣水上游河段水流湍急又多有乱石,行船不易,周军只能走6路输送粮草,耗时耗力又浪费粮食。

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粮道不安全,江州初定,但周军控制的只是郡县城池,从豫章到南康的官道,沿途有许多当地豪强、酋帅叛降不定,甚至还有老虎等猛兽出没,这都会增加运粮的难度和消耗。

所以绝对不能出现周、陈双方在大庾岭对峙的情况,为尽快突破大庾岭,岭南道行军元帅、西阳王宇文温把重任交给行军总管杨济,兵力配置也优先倾斜。

“猇亭之战,刘先主被6逊堵在山路之中来个火烧连营,从此复兴汉室的雄心壮志化作镜花水月,你,要是搞不定始兴,让寡人的大军被陈军堵在大庾岭,届时来个火烧连营...”

宇文温的话回荡在杨济耳边,他定了定心神,望向南方的天空,随后掏出怀表看了看。

“时辰到了,出!”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